昔日價格殺手如今難覓蹤影。何子 攝
本報記者 段志敏 實習生 柳萌
今年以來種種跡象表明,長期在“走下降通道”和“低位橫盤”的中國彩電行業開始全面回暖。然而,就在此時,在我國推出第一臺97厘米大屏幕彩電和純平彩電的樂華電視,卻大規模退出了國內各大商場,演出了一場叫人看不懂的“空城計”。
在京斷貨
在去年八、九月份的彩電旺季,樂華還頻頻出現在大中、國美周末促銷廣告的最顯著位置。并成為家電連鎖商比大商場售價低的“樣板”。那時候,其售價400余元一臺的21寸特價機一到周末就牽動不少市民的心。
但記者昨日從大中、國美獲得的確切消息是,樂華彩電在京城各商場普遍斷貨已經好幾個月。國美電器早在去年11月就撤消了樂華的展臺。今年旺季促銷的樂華特價機都是臨時從廠家調集,不占場地的限量機。
大中電器彩電部負責人說,在前年和去年樂華銷售形式大好的時候,樂華彩電在大中每月的銷售額能達300萬-400萬元。但到今年春節,由于銷售下滑過劇,大中不得不開始逐步撤消樂華專柜。目前,大中在北京的10余家門店中僅有小營、家和等三四家門店還有柜臺。據透露,樂華的銷售已基本處于停滯狀態,每月銷售額僅為8萬—10萬元。相當于每天賣1臺彩電。而同期彩電銷售最好的創維、康佳和海信3家,月均銷售都在800萬-900萬元。這位負責人說,伴隨著樂華銷售急劇滑坡的是樂華彩電的人事變動十分頻繁。自去年9月到現在,樂華彩電北京市場的負責人已換了四任。由于更換頻繁,有的人還來不及記住名字就離職了。
蘇寧電器今年重返北京市場時,則根本沒有帶樂華玩。
記者四處尋找,發現在北京的大商場目前僅有西單商場等少數幾家還有樂華專柜,但銷量很差。西單商場的樂華促銷員就告訴記者:“一天能賣出一二臺就不錯!”
市場癱瘓
實際上不僅在北京,樂華似乎一夜之間在國內眾多城市同時陷入困境。
據行業內的消息,樂華9月份國內銷售收入不到100萬元,其中80多萬來自上海。資金鏈斷裂導致樂華的生產基地生產出現較大起伏,小型機基本斷貨。各分公司目前銷售的基本都是庫存。而樂華在惠州的彩電生產基地也在9月下旬傳出被TCL掌控的消息。
伴隨著經營困境,樂華的售后問題也遍地開花。天津、重慶等多個大城市的樂華售后維修點紛紛撤出。10月上旬廣州市消委會接到有關樂華彩電維修的投訴,一周內超過40宗。
不過,記者昨日從樂華北京營銷中心獲悉,北京的樂華彩電維修點還在正常運轉,而且公司也沒有接到通知要在近期取消北京的售后服務點。
渠道之禍
今年年中,隨著創維、康佳、長虹等傳統彩電巨頭公布中報,紛紛公告彩電業績回暖,國內彩電業重新迎來春天的呼聲一度高漲。如今,樂華突然爆發的危機似乎給行業內迎頭潑上一盆冷水。
據一位國內著名彩電企業老總分析,樂華的危機源于渠道的變革。隨著彩電業進入微利時代,傳統的龐大銷售渠道成為企業最大的包袱。由此常常引發一系列成本、財務危機。今年5月,樂華董事長吳少章發動被稱為“中國家電企業第一場渠道革命”的改革。主題是砍掉分公司實行代理制。原有的各地分公司改為營銷中心,職能簡化為給代理商提供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提供大型促銷方案的策劃和實施等。吳少章的想法不錯。但在本就問題重重的樂華身上大動干戈,帶來的或許是更早的“殺身之禍”———至少現在看來,變革造成樂華彩電銷售收入銳減,引發了勞資矛盾、債務等一連串危機。
大中電器副總經理史明還認為,樂華此前頻頻在京城扮演“低價殺手”的形象,但低價短期打開的市場掩藏不了市場真正的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