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一個土洋高級人才爭奪5000元月薪的時代已經悄悄開始——
●記者張俊才發自上海
有的MBA,一年甚至幾個月就可以“拿下”;出國留學成為提升價值的“特效藥”。海歸鍍金成色不足。求短,求高,求大成為很多留學生的普遍心態。海外的“短期軍校”使相
當數目的“海歸”整體質量大打折扣。
出國留學應該是錦上添花,而不是救命稻草,海歸價值回歸腳步漸近……
趙翔的案頭放著一疊求職簡歷。身為美國獨資公司人事總監的他,面對采訪的記者,笑著說:“這幾份是‘海歸’,材料越來越厚,越來越精致,但是開價越來越‘實在’。月薪期望6000元左右,不像過去動輒就是幾萬元。”
“這不是留學生的跌價,而是一種價值定位的理性回歸”趙先生忽然嚴肅:“國內的人才也是風淘雨漉,十年寒窗,為什么大家不能都光環洗盡,按質定酬呢?”
趙先生說:“有媒體報道,上海、北京、河南及云南等10個省市和中央金融工委的官員,前幾天組團奔赴北美地區,招攬留學人員回國創業,但是,等在留學生前面的并非滿眼錦繡。”
根據記者近期調查,上海的人才市場,“海歸”和本土人才的薪酬期望和招聘單位愿意支付給兩類人才的工資水平落差越來越小,大有齊平的趨勢。
東方獵頭公司徐經理說:“毫無疑問,一個土洋高級人才爭奪5000元月薪的時代已經悄悄開始。”
富貴等身
“‘海歸’是眼下的一個很熱的詞匯,一般而言,‘海歸’指的是有國外留學、工作經歷,回國創業或工作的一批精英人才;但實際上,‘海歸’也包括在國外完成各種形式、年限不一培訓后歸國的所有人。”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學系張教授說。
資料顯示,改革開放后,中國派出的留學生近40萬人之多,其中有14萬多人已經學成歸國。近50萬“海歸”,在國內大大小小60多個留學生創業園區4000家企業里,每年創造100多億的社會財富。“海歸”隊伍中大部分人員目前承擔著國家級、部省級、市級的科研、攻關項目,不少“海歸”已經成為科研、經濟、城市建設等方面的中堅力量。
“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國際企業紛紛進軍中國市場,而擁有西方的先進技術、西方的風險投資、西方先進的商戰理念、豐富的中西溝通經驗和人際關系資源的中國海外留學人員自然而然受到很多跨國公司的青睞”張教授說,“中國證券市場一半以上都為海歸派所掌控,證監會就集中了一大批海歸巨子,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嘯東就是留學美國后回來的博士。”
市場人士分析,“海歸派”以其國際化的學歷背景,在國外涉足高科技領域的技術優勢,成為人才市場的“新寵”。也正因為這些優勢,“海歸”受到各地政府的百般呵護。
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出臺了各項優惠政策,建立留學歸國人員高科技園區、軟件園區,簡化行政審批手續,鼓勵和吸引優秀人才回國創業。
北京市專門為留學人員企業擔保貸款提供一條“綠色通道”,不但由政府補貼全部貸款利息,還能在10天內得到答復。深圳市還對寧志強等歸國留學人員的18個高新技術項目,發放來深圳創業的前期費用補貼180萬元。根據了解,深圳市已為“海歸”發放各種創業補貼近800萬元,有80多位在深創業的歸國留學人員受惠。
上海市也對“海歸”護愛有加,在優惠政策澤被下,上海軟件企業,2001年雨后春筍,增至近1000家,實現經營收入72.64億元。
“成色”參差
“海歸”得到政府的一路扶掖,成為擁有巨大財富資源的新式“驕子”,一個海外留學回來的博士,可以立即擁有100平米的公寓,外加100萬元的科研經費,而如果是國內培養的博士,即使是復旦、交通大學的博士,得到50平米的房子,和50萬元的科研經費,已經不容易了。這種土洋待遇不均現象目前依然明顯。
但是,創業不是“海歸”的專利,有關人士憂慮:為海歸提供各種優越的投資條件實際上會傷害本土創業者的積極性,本土人才和“海歸”做同樣的一個工作,工資卻極其懸殊,這也有失公平。
更重要的,這些歸來的留學生,從智商、情商—業務經驗和創業態勢、創造靈氣來講是多種層次的。市場人士認為,不看清“海歸”的“修煉”檔次,平均“施恩”,不太合適。
德恒證券有限公司戰略并購部副總經理“老海歸”沈建開說,“留學生回來的有兩種情況,一是功成業就,想回來拓展更大的空間;一是面對海外有生存的壓力,難以自恃。而后者是大多數。”
“有的MBA,一年甚至幾個月就可以把學位‘拿下’,出國留學成為提升價值的‘特效藥’。海歸鍍金成色不足。求短,求高,求大成為很多留學生的普遍心態。海外的‘短期軍校’使相當數目的‘海歸’成色參差。”一有關人士分析。
還有人尖銳指出,EMBA(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實際上是公款消費的現象,出國“數字化、經濟化”正體現這種不正常的財富心態。事實上,在生意場上,不少“海歸”被劃成了一派,成為正面臨著嚴重的形象危機的一個階層。
“倫敦希思羅機場每天都要迎來一大批蜂擁而至的中國留學生,一些在國內考不上大學的中學生,懷揣著家長支助的幾十萬元人民幣,到那里‘鍍金’,”在英國執教的滬籍洪先生告訴記者,“留英之風越刮越烈,留學生隊伍也出現了魚龍混雜的現象。中國學生就有6萬人,從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倫敦到偏僻的蘇格蘭小鎮,到處都可以看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
據權威資料顯示,目前稍有名氣的英國大學都有300—500名中國留學生,就連位置偏僻的山區大學,也有20—30人。英國教育收入,100元中就有10元是海外學生的學費。
如此量的擴張,使留學生整體質量大打折扣。
面臨挑戰
早些年,由于國家管制、語言限制和費用等原因,能夠出國留學是一件困難也是一件“長面子”的事情,而能夠“榮歸故里”更是讓人羨慕。所以,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某某人因為出國鍍了兩年金,回國后就身價倍增了。當時,在“海歸”們的頭上,罩著一層耀眼的光環。
中智網的康家成先生接受采訪時說:“海歸原來瞄準的對象全是大型的跨國公司,而且不愿意從基本崗位做起。現在面對就業‘惡局’,不得不期望值打折。現實已經證明,‘海歸’頭頂的光環開始消退。”
事實上,“海歸”們不得不回來。納斯達克股市危機造成的硅谷大裁員以及國外經濟的衰退,特別是“9.11事件”之后人心的不穩,使得留學生對海外的發展及自身的前途充滿了憂慮。“‘海歸’不得不歸,大批‘海歸’回國,造就了“海歸”四處開花的局面,也使人們對‘海歸’的認識平淡化,籠罩在他們頭上的那些光環也隨著回國人數的增加而逐漸趨淡”趙先生手捏一份“海歸”的求職簡歷笑著說。
“曾經有一個里昂大學的留學生到交行求職,開門見山提出要求:處長位子,2室1廳住房。但是,最后沒能來成,他實在錯估了自己的就業形勢。”交通銀行一人士說,“應該承認,不少留學生的確有真才實學,但隨著赴海外留學的渠道不斷增多,留學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如果用人單位盲目迷信‘海歸派’,不僅將陷入用人的誤區,還會對盲目留學推波助瀾。”
更令一些“海歸”措手不及的是,上海惠普公司一看從英國、法國回來的留學生就不要。與5年前相比,外企對“海歸”的要求越來越高了,不但要有一定的學位,還要有在國外工作的經驗;而待遇呢,相比5年前卻來個“攔腰斬”。
同時,那些在異國職場打拼、功能單調、已融入國外主流文化的專業人士,要放棄多年打磨的生活習慣,回到已變得“有點陌生”的母國家園,忽然遭遇“水土不服”的尷尬。
專家分析,在國外受教育,然后帶著國外的理念、工作方式回到中國工作,他們的長處是有一套先進的管理理念,但是最大的不足是他們跟中國的文化背景、管理理念等方面有很大的脫節,尤其是在中國目前還未完全確立規范的市場環境下,“亂世出英雄”,他們的那一套行事方式不見得就占上風。
張教授說:“出國留學應該是錦上添花,而不是救命稻草。有效才是‘硬道理’,‘海歸’應該心態平和,出國留學只是多一道技能而已,不要期望值太高。”
趙先生分析,毋庸諱言,“海歸派”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不熟悉中國市場、政策和法律,不同語言、文化和行為習慣導致不能有效地溝通。而這方面又是本土人才的長處所在。所以,海歸人才和本土人才各有優勢,具有極大的互補性,有必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海龜“價值回歸”,就是一個洗盡鉛華、走向理性的過程。
就連“海歸”自己也清楚:“光環已經不再,那些中文里面夾雜英文的說話方式人們也不再感到新鮮,真正能給社會帶來新鮮的是怎么樣把學到的海外知識變成管理企業的能力和創造財富的資源。”
《國際金融報》(2002年10月11日第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