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平
年薪:取代學歷?
美國《財富》雜志是這樣評價金領的:他們年齡在25歲至45歲之間,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工作經(jīng)驗、經(jīng)營策劃能力、專業(yè)技能和一定社會關系資源,年薪在15萬美元到40
萬美元之間。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城市社會經(jīng)濟調(diào)查總隊在北京、上海、浙江等10個省市對9956戶城市高收入家庭進行的問卷調(diào)查顯示,“金領”高收入階層的月薪大都在1萬元以上,有一套屬于自己的住房,市場價格在80萬元左右,有一輛進口車或至少有一輛奧迪、桑塔納等檔次的國產(chǎn)轎車;飲食不超過家庭總支出的1/4。
有些專家認為,年薪在10萬元~20萬元的屬于中級人才,高級人才的年薪在20萬元以上。高分低能的高學歷者大有人在,況且目前假學歷泛濫成災,用學歷來衡量人才的標準已是老皇歷了。如果一個博士不能帶來經(jīng)濟效益,那么就很難說他是高級人才;反過來,能帶來巨大市場效益的大都是高素質(zhì)人才;另外,一個具有高素質(zhì)的人,即使他不是高學歷者,也沒有職稱,但他在不斷地學習、充實知識來適應社會,這樣的人顯然就是中高級人才。用年薪來作為所謂中高級人才的標準肯定不是最合適的,但是在拿不出更好標準的前提下,年薪作為人力資本的一種衡量方式也是可行的。
“英雄不問出處”,用人不拘一格。真正的人才不再被學歷、出身(國籍)、工作經(jīng)歷而捆綁死。寒家白屋、市井村夫,甚至是“看守城門的門童”都可能是奇人異士。高學歷的光環(huán)將逐漸被淡化,真正檢驗人才的是市場,是投入產(chǎn)出比。企業(yè)對高級人才的評判最有發(fā)言權,因為它是用市場機制的“賽馬”形式,不拘一格地選擇人才。因為“賽馬”是公開的競爭,在統(tǒng)一的規(guī)則下,哪匹馬跑得快,大家一目了然。用不著伯樂來“相馬”,是因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而且能夠避免伯樂自身的偏頗之處。通過“賽馬”機制“賽”出的是高級人才,企業(yè)自然會給予高額年薪,因而用年薪來衡量是否屬高級人才不無道理。
“大人才”觀:挑戰(zhàn)“小人才”觀
什么樣的人是人才?是不是特指那些高職稱、高學歷的人?一種“大人才”觀念正在上海逐步建立——據(jù)上海市人事局透露,自從該市停辦藍印戶口、推出居住證制度兩個月以來,有1100多名境內(nèi)人才獲得了上海市居住證,其中20%的獲證者沒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在這些本科以下學歷的獲證者中,既有高中學歷的美工,也有中專學歷的演員,更不乏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他們在做完一份特殊的問卷并達到“及格線”之后,分別拿到了時效為一年、三年和五年的上海市居住證。
這份特殊的問卷名字叫“評價計分體系”。以往在人才引進條例中頻頻出現(xiàn)的“本科以上學歷、中級以上職稱”,在該體系中被14項要素所代替。“評價計分體系”雖然考慮了申請者的職稱和學歷,但更突出其綜合能力和專業(yè)水平,取得職業(yè)資格、擁有發(fā)明專利及取得經(jīng)認定的專業(yè)培訓證書都能得分;行業(yè)協(xié)會對特殊人才的評價和推薦也在計分之列。同時,上海市人事局正會同有關部門針對傳統(tǒng)工藝、工藝美術、文化體育等各項專門技能分別制定計分標準。
應該說,以職稱和學歷為標準判定是否人才,是合理的、易于操作的一種辦法。畢竟職稱和學歷都是國家認可的一種資質(zhì),它一目了然地提供了“人才”的受教育程度和專業(yè)水平。但我們也應看到,這個標準不能絕對化。首先,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職稱和學歷的評定和認定,往往摻雜著一些復雜的因素,并不能代表一個人全部的和真正的水平。其次,人才是有針對性的,即他在自己所從事的某一領域某一行業(yè)甚至某一單位某一企業(yè)內(nèi)才有用武之地。在這種背景下,以職稱和學歷劃線就顯得過于寬泛,有可能使人才難以擇良木而棲,而用人單位也難以惟才是用;而這種畫線從另外一種意義上來說又顯得過于狹窄,它使得沒有職稱和學歷的人才空懷一身武藝,使得用人單位盡管虛位以待卻只能望才興嘆。這可以說是資源的雙重浪費。最后,在人才的認定上,一些地方普遍存在著簡單化的傾向。這種簡單化一是指僅以職稱和學歷這種只能反映人的局部能力的內(nèi)容分界,二是指它對人才的認定是粗線條的而非細線條的,三是指它是以人事部門為主導而不是以實際需要為主導。這種傾向等于將人才一勺燴,對用人單位來講,就有可能造成引來的雖是人才、卻對不上胃口的尷尬。因此,上海正在建立的這種“大人才”觀,就有了現(xiàn)實針對性。它不但從方向上放寬了人才的定位,而且從技術上完善了人才的認定過程。這種改變對人才更公平,無疑也會更契合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更適應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多方位、多層次的需求,從而使我國的人才市場更加活躍,為我國的市場經(jīng)濟建設注入更多的新鮮力量。
新世紀的高級人才觀,不再把那些“一旦擁有、享用終身”的學歷、職稱當作主要衡量標準,而是更加因地制宜、實事求是:有的人今天是人才,明天可能就不是人才;在甲地不是人才,在乙地可能就是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