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商場小家電的價格與出廠價差異驚人,有些差價甚至近1倍,而消費者往往誤認為是廠家或商場提高了價格,事實上,經本報調查,價格欺詐、售后服務跟不上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其幕后的罪魁竟然都是柜臺出租。小家電同質不同價
記者近日實地走訪了京城數家小商品批發市場,為了取得相關的對比數據,幾家最具典型代表意義的大商場也被納入了采訪對象的名單。經過一系列的市場調查,得出了下面的
結論:同樣是一種商品,一個型號,價格差距在幾百元之間已經司空見慣,有的甚至高達上千元。這在小家電領域表現的尤為突出。
盡管大多數消費者都認為“便宜沒好貨”,在大商場買東西圖的就是放心,但不為人知的是,一些大商場的進貨渠道其實就是這些小批發市場。據萬潤發家用電器服務中心的張先生介紹,全市大商場小家電的采購,有70%是來源于小批發市場,另外30%才是直接從南方廠商采購。
擺在大商場柜臺上的商品和小商品市場上小臺面上的商品,從里到外完全一樣,但在價格上卻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同樣的貨源渠道、同樣的質量、同樣的售后服務,但在價格上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小商品市場的攤主們有一肚子的委屈。根據一份關于返修率的記錄顯示,小商品市場小家電的返修率比一般大商場確實高,但只高出一個百分點,這種差別已經可以被忽略不記了。灰色代理商
為了尋找中間差價的成因,記者采訪了一些知名的大商場。據了解,商場中的很多小家電柜臺都已經被出租出去,少部分直接出租給了廠家,大部分出租給了代理商,其中有一級代理商,二級代理商,甚至還有三四級代理商。盡管商場的各項開支要比小商品市場大,但如果同樣的商品貴得離了譜,恐怕其中就有問題了。
據透露,商場除了向租戶收取固定的月租金或年租金外,對其商品售價、銷售手段等方面一般很少過問。代理商利用各種手段取得柜臺的承租權,各種手段往往又是灰色的。據了解,某著名商場一電話機柜臺的承租者由于和樓層經理的關系比較好,又送了厚禮,就包下了這個柜臺。因此,在面對廠商或其他代理商時,他就有權決定哪種品牌可以進入商場,哪種品牌不能夠進入商場。
另外,取得承租權的代理商可以自主定價,明明是180元的商品,他一定要標出260元,然后再打八折,最后變成208元。在消費者的眼中,好像真的是商家讓利促銷一樣,其實,并非如此,吃虧的還是消費者。
在售后服務這個環節,很多代理商經常是包臺之后,做了一段時間就撤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如此以來售后服務就斷了。后來的包臺者就只能互相扯皮,以“這個產品不做了,質量不行了,已經淘汰了”為借口,對售后服務百般推脫。雜牌產品利潤最高
“知名品牌的利潤已經非常低,無法再大幅度提價。”一位電話機柜臺的老板告訴記者,“因為知名品牌在人們心目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均衡的價位,消費者心目中都有數了,但對于那些雜牌子,或者說特別不知名的品牌來說,它們在消費者心目中沒有形成一個心理價位,消費者根本無從了解這些品牌的性能、質量,全憑我們一張嘴,所以它的價格反而可以定得高些,而且利潤空間很大。”據了解,雜牌商品的平均利潤可以達到30%到40%,而品牌產品的利潤最高也就只有15%。
業內人士認為,商場方面應該讓消費者了解哪些柜臺是包出去的,哪些柜臺是自營的,因為消費者享有知情權。商報記者李海 趙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