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8月25日電(記者吳宇)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已累計批準日本投資項目3300多個,合同外資超過70億美元。日本已成為上海最大的外資來源國和貿易伙伴之一。但直到今天,27家日資企業才第一次攜手,在上海圖書館舉辦了一次有200多個崗位的人才招聘會。這是為什么?
記者穿梭在人流熙攘的招聘會現場,尋找到三個答案:
首先,這是日資企業為了適應中國國情,不得不改革自身傳統的人才招聘方式的新突破。
據了解,日本企業很注重員工的忠誠度,一般都是獨自或委托專門人才中介機構招聘人才,各家公司非常忌諱在應聘者面前集中亮相。這無形中將公司形象和利益置于第一位,應聘者處于從屬地位。但中國人才市場一向講求雙向選擇,在外商投資來源日益多樣化、數量與規模日益增加的情況下,高水平的適用人才擇業的機會越來越多,不僅將日資企業與歐美、港資企業比,也將各家日資企業進行比較。許多日資企業發現,堅持固有人才招聘模式,效果并不好。
其次,這是日本企業增加在華投資和業務的先兆。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所長吉田智先生專程從北京飛抵上海,坐陣招聘13名中高級人才。他告訴記者,松下進入中國內地23年來,已在10個省市投資建立了近50家合資和獨資企業,占其海外企業總數的五分之一。隨著中國產業、人才水平提高以及原有勞動力優勢的延續,松下還準備將更多的業務放到中國。
來上海設立代表處已10年的島津制作所,現有50多名員工,此次招聘會帶來的計劃是招聘12人。據負責人杜小莉介紹,不僅是上海,島津在中國內地的其余9家代表處都在擴編。
第三,中國逐步放開人才中介服務市場,為舉辦專業層次高、針對性強的人才招聘會提供了可能。據了解,自去年10月1日上海市正式對外受理創辦中介服務機構的申請以來,滬上注冊從事人才中介服務的機構已達240多家,過去少數幾家國有公司壟斷人才中介服務市場的局面,迅速被打破。
在秩序井然的招聘會現場,記者見到今年剛從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大專班畢業的兩位學生。他們反映,日資企業今年在上海招聘的機會還是挺多的,不過要求也挺高。雖然他倆都已通過了日語二級水平考試,但這只是求職的必備條件,如果有會計上崗證、導游證等,情況可能會更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