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一夜成功嗎?學歷不限,無需經驗,請你加盟”、“年薪5萬”、“因業務發展,年薪數萬,分住房、投保!”這樣極具鼓動性的廣告詞,誰聽了不會心動。不過,看到這樣的招聘廣告您也要留點神。因為,這些漂亮的廣告詞背后,可能有您不了解的內情。近日,記者接連接到幾位求職者的反映,他們在輕信了報紙上的招聘信息后,上了虛假廣告的當。
一位孫先生告訴記者,一家公司刊登了人員招聘廣告,在這之后,公司以培訓為由,讓40多位前來應聘的求職者交了620元的保證金。孫先生由于急于找到工作,輕信了廣告上的承諾,報了名而且交了費。在參加了幾天的“培訓”后不久,公司從上到下所有的工作人員竟然神秘“消失”了。這樣一來,孫先生不但沒找到工作,連所交的保證金也沒了影。無奈之下,只好把這家公司告上法庭。
據市職業介紹中心有關人士介紹,招聘單位在招聘過程中收取押金是違反有關規定的,如果已經交了押金,應立即向有關部門反映,避免或減少損失。如果受騙數額較大,應通過法律途徑加以解決。一些企業在招聘時正是利用求職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設置重重“陷阱”。據了解,受害者多為閱歷淺、學歷低的年輕人,這些人一來求職心切,二來防范意識不強,極易“上鉤”。另外,一些受騙者要求刊登廣告的媒體賠償他們的損失。其實,如果是因審核不嚴而導致虛假招聘廣告登出,所刊登的機構應承擔責任。如果招聘單位的經營證件和招聘內容得到了證實,發布招聘廣告合理合法,就無過錯可言。
一位正在上大三的學生說,她最近在找工作的時候,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在去一家即將創辦的雜志社應聘時,被收取50元的考務費。主辦方的回答是,應聘的人太多,企業負擔太重。據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介紹,正規單位招聘人員絕不會收取報名費、資料費,只有不法單位才會在求職之前巧立名目,騙取報名費、服裝費、伙食費、體檢費、攝影費等等。“考務費”是企業用工成本的一部分,應由企業負擔。
記者通過暗訪了解到,有一家公司平均每三個月換一批人,短短一年里連續多次招聘。而事實卻是,公司老板認為頻繁換人可以支付勞動者試用期的工資,這樣能降低勞動力成本。有關專家認為,目前人才服務機構之間競爭加劇,招聘會一場接一場,招聘會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企業出來幫助主辦單位“撐市面”,而直接的受害者卻是求職者,讓他們望“會”興嘆。據了解,由于中介市場有較大的市場需求和利潤空間,一些不具備條件和資格的中介公司也趁虛而入。這些公司不僅沒有經營執照與許可證,甚至連辦公場所也沒有。所以,求職者的利益根本得不到保證,種種名目的費用往往有去無回。我國的《勞動力市場管理規定》明確指出,發布招聘廣告須經勞動保障部門審核。《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提供虛假招聘信息、向求職者收取招聘費用、收取押金或扣押證件等各種侵害求職者權益的行為。
由此看來,招聘廣告良莠不齊、魚目混珠,應聘者如果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很容易上當受騙。輕則花了工夫、費了時間;重則損了心情、賠了錢財。有關專家提醒求職者,首先,求職者要注意招聘廣告的可靠性。對于社會上各類職介所張貼的招聘廣告,求職者一定要看看它是否有完整的審批手續。其次,要注意廣告內容的真實性,招聘廣告的內容一般應包括:招聘的專業、工種;對招收對象的性別、年齡等要求;工作環境、食宿條件、工資福利待遇等。如果條件許可,求職者不妨到用人單位去看看,情況如果真像廣告所說的那樣,你就可放心大膽地去報名應試。即使不被錄用,也不至于上當受騙。另外,招聘單位在招聘過程中收取押金是違反有關文件規定的,應聘者應該有一種法律自我保護意識,拒交任何押金。
熱力推薦摩托羅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機圖片專區,最炫、最酷、最流行!
和心愛的她養個短信寶寶,體驗浪漫虛擬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