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顧客到大型百貨商店,可能就是為了買件品牌內衣;外地游客來到南京路,可能就是為了買把“張小泉”剪刀……隨著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品牌消費意識越來越強,不少人的消費行為已經越來越朝著定向消費———“終點消費”的方向發展。“五一”黃金周期間,滬上專業、專賣店的經營業績同比增長20%就是最好的說明。日前,在社科院商業研究中心舉辦的研討會上,不少專家提出,應認真研究“終點消費”。
首先,大型商廈在布局上,要更加注重研究“終點消費”。以自動扶梯為例,不少大商店將此設計成迂回式,意在讓顧客多逛、多買。而事實上,隨著“終點消費”人群的增加,人們有可能因為討厭迂回式電梯,而放棄到這家商店消費。據了解,如今國外不少大商店的自動扶梯都已改成連續型,消費者不必繞彎子,就能方便地更上一層樓,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反而增加了營業額。
“終點消費”行為對城市交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消費者希望“一站到達”,不愿把多余的氣力花在路途中。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不少大商店在設計建造時,光考慮用足每一寸空間,對車站之類的配套環境考慮不周,不少商店沒有充足的停車位,甚至沒有地下車庫。一些商街在改造時,新建的座座商廈鱗次櫛比,不舍得拿出地塊建造停車場。事實證明,這樣做的結果適得其反。
“終點消費”趨勢越來越明顯,為專業、專賣店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專家認為,目前本市的專業、專賣店規模太小,品牌和商品的集中度不高。以日本東京銀座為例,在那里攝影器材專賣店、手表專賣店等規模都相當可觀,商品從最大眾化的到最高級、最前衛的,應有盡有。上海南京路、淮海路原先都有不少專業、專賣店,但它們在上一輪商業街的改造過程中淡出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目前,各大商街把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旗艦店作為改造的重點,符合“終點消費”的潮流。
“終點消費”的趨勢,還要求各商街、商圈在改造時注重已有特色的保留,切忌“這山望著那山高”———人人搞“新天地”、家家搞“購物中心”。南京路步行街要瞄準中外游客的“終點消費”,徐家匯要瞄準都市少男少女的“終點消費”,南京西路要瞄準上海乃至長江三角洲地區成功人士的“終點消費”……只有這樣,才不至于“內耗”不斷、商戰不斷。
本報記者吳衛群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