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5月31日報道了深圳郵政局出臺臨時新規定:凡持銀行卡到郵局匯款,均享受8折匯費。多年來郵政與銀行之間在金融上的明爭暗斗再掀波瀾,他們之間的競爭會不會引起多年來一成不變的匯費下調?黃偉江 攝
本報記者謝孝國 實習生呂曉霞
廣東郵匯蛋糕誘人
我國現代郵政自1898年1月開辦現代匯兌業務至今已走過百年。期間經營主體幾經變化,但最終還是由郵政為經營主體。
自1996年全國郵政匯款總額突破2500億元大關后,這些年一直維持在2800億元左右,最高的1997年達到3600億元。以一般匯費收入1%計算,每年郵政的匯費收入就在28億元左右。與此同時,隨著近幾年銀行電子匯兌業務突飛猛進的發展,業內人士稱,近年來銀行的國內匯款總量應是郵政的倍數,若以兩倍數來計算,銀行每年的匯費收入在50億元左右。全國總的匯款市場收益不下80億元。在目前我國金融市場利益日益攤薄的情況下,匯款這塊蛋糕會越來越引人眼球。
廣東作為全國第一大匯款出口省,2001年廣東郵政匯款總額占全國近23%,全國匯款約1/4的市場集中在廣東,而廣東又主要集中在深圳、東莞、廣州、深圳又占廣東1/4的市場。
業內人士分析,近幾年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費觀念的提高,以及金融服務產品日益深入人心,國內匯款業務量只會有增無減。
銀行也來湊熱鬧
中國建設銀行醞釀一年的“速匯通”于今年5月1日正式開通。建行深圳分行匯款業務負責人陳宏小姐說,今年5月份深圳建行匯款總額5.5億元,是去年同期2.2億元的1.5倍。而去年深圳建行的匯款總額為106億元,直逼深圳郵政的150億左右,加上其他銀行的匯款業務量,深圳銀行的匯款總量大大超過郵政。
“速匯通”是中國建設銀行針對匯款業務新開通的一種電子匯兌品牌,同行儲戶匯款兩個小時內到賬。其實,在銀行系統內,中國建行最先向電子匯兌吹起進軍的號角。1998年底,建行率先推出電子匯兌24小時到賬業務,第二年上半年業務量就達407億元,而同期全國郵政匯兌只有1370億元,這不僅吸引了工行、農行、中行跟進,更讓一直“一單(匯款單)走天下”的郵政坐臥不安。
從近幾年郵政匯款統計來看,1997年郵政匯款達到3600億元后,隨后到2001年,基本上都維持在2800億元左右,其時這幾年國內匯款業務量大增,郵政匯款量卻不增反降。既快又安全的電子匯兌確實成為銀行爭吃郵政匯款的致命武器!
郵政再也坐不住了!2001年7月1日,中國郵政在全國20個省會城市首先開通電子匯兌業務,并傳出聲來,于2002年元月1日,多年使用的郵政匯款單將會退休。事實上,郵政開通電子匯兌之初,其業務量的增加確實讓郵政歡心鼓舞,當年9月份就比上月業務量增加66%,但“好事多磨”,由于郵政匯款業務量一時大增,網絡傳輸出現擁塞。據透露,由于郵政網點遍布邊遠地區和鄉村,實現全國一盤網聯動并非易事,因此今年元月1日,也未能實現匯款單“退休“。
在郵政與銀行的“電子”戰中,銀行的技術優勢比較明顯,這是郵政也不得不承認的,但銀行也十分清楚,一旦郵政網絡建設跟了上來,其遍布全國各地營業網點是任何一家銀行都無法比拼的有形網絡優勢。因此,業內人士認為,從長遠來看,郵政與銀行的匯款“電子戰”,郵政有可能后來者居上。
競爭打起“匯費牌”
其實,銀行不僅在電子匯兌技術上占有一時的優勢,同時在最能反映市場指標的匯費上也有優勢。因此,郵政現時在大力發展網絡建設的同時,也不得不把眼光盯在競爭的另一點上———匯費。
現行郵政的匯費標準是1993年由當時的郵電部制定的,即每筆匯款按匯款額的1%收取,最低是2元,最高是50元,但每筆最高匯款限額是1萬元,也就是說你要匯100萬元,至少要匯100次,交500元匯費。
相比較,銀行的電子匯兌就比郵政靈活得多,大額匯款也實惠得多。據介紹,在匯兌的收費標準上,銀行目前有不同方式,一種是按照國家計委、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關于制定電子匯劃收費標準的通知》中要求的1萬元以下收費5元;1萬元到10萬元之間收費10元;10萬元到50萬元之間收費15元;50萬元到100萬元收費20元;100萬元以上按照萬分之零點二的標準收取,最高不超過200元。
但時下多家銀行,不管客戶匯款多少,一律按1%收費,但最高收費50元為止;甚至有些銀行收費上限為10元;同時,一些銀行還開展代匯工資、匯款抽獎等。
顯然,更市場化的銀行,在與郵政爭奪匯款業務時,在匯費上有更多的“法寶”可祭。
郵政匯費能否降低
深圳郵政局實行銀行卡匯款8折優惠,雖是一時的舉措,但局內人士也不得不承認,這種“活動”確實是來自銀行的壓力。
深圳郵政雖稱這是一時之舉措,卻也帶出郵政一個敏感話題:執行近10年的郵政匯費,在如今郵政市場轉型和銀行不斷擠壓的情況下,會不會有所松動,也就是說會不會有所降低?一位從過去郵電分家出來的電信管理人士說,郵政匯兌現在也實現了電子化,其成本很低,加之郵政如徹底整合郵政“三網”(金融網、信息網、物流網),其傳遞成本會大大降低,最現實的例子就是現在電信資費不斷下調,同樣隨著郵政科技水平的提高,郵政資費沒有理由不下調,除非郵政要放棄市場。
但廣東一位郵政人士卻說,郵政是面向居民個人之間的小額匯款,中國人民銀行規定郵政金融部門不準對公開戶,也就不可能有賬戶間的劃轉。而個人匯款又有幾個人能匯100萬元?同時,郵政近來開辦電子匯兌,不是成本大幅下降,而是成本大大上升了。他認為郵政匯費下降不可能。
深圳市郵政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則說,郵政匯費下調或減少限制,只是遲早的事。郵政成本下降不是靠提升或維持較高資費來實現,而是靠開發擴大市場占有率。他說,如果中國郵政能將匯費下調到與銀行的持平,依靠郵政現有的網絡優勢,就能使匯兌業務量成幾何級數增長,因為人們畢竟習慣到郵局匯錢。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