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可如今的這個“天”,出現了可怕的“黑洞”,而且比天體黑洞更神秘,更令人們失去生活的自在和安全感。
“吃不出人命就沒事”
剛剛跨入馬年,中消協就食品安全問題連發三道告急“金牌”:
第1號消費警示———當心,糧食中摻有有毒物質。目前糧食安全隱患主要是:面粉中添加的增白劑超標;以工業用的磷酸鈣鹽和滑石粉作增白劑;在面粉及其制品中添加國家禁止使用的“吊白塊”,冒充面粉增白劑;含有甲醛的米面制品在一些地方的中小餐館中被大量使用。
第2號消費警示———醬油,看清后再食用。當前市場上的部分醬油三氯丙醇含量較高,大多數配制醬油沒有按國家標準標注“配制醬油”。
第3號消費警示———食糖中發現“吊白塊”。加入“吊白塊”的食糖色澤更潔白,冰糖更晶瑩透亮,紅糖更鮮亮。
這些警示既非空穴來風,也非故弄玄虛。繼毒大米事件后,有關部門對10省市的小麥粉產品進行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僅40.4%,其中小包裝合格率為55.85%,大包裝僅27.5%。
近期,重慶市、浙江省又分別查獲添加“吊白塊”的食糖、冰糖數噸。
國家質檢總局2001年10月29日公布了第三季度蔬菜農藥殘留抽查結果,農藥殘留超標率高達47.5%。
為什么“吃”這一關乎人身健康甚至性命的事情會出現如此可怕的局面?蘭州一位面館老板的話很有代表性:現在中小餐館使用的廉價面粉都有毛病,“一家愿賣,一家愿吃,只要當場吃不出人命就沒事兒”。
我們還敢吃什么?
專家指出,以上列舉的“毛病”不僅是“隱形殺手”,它還可能是“現行殺手”。
“吊白塊”,化學名稱叫甲醛次硫酸氫鈉,為工業用漂白劑,人體攝入10克即可致人死亡。“吊白塊”在加工過程中分解產生甲醛。甲醛進入人體后可引起肺水腫,肝、腎充血及血管周圍水腫;甲醛在體內可轉為甲醇,有弱麻醉作用,對視神經有一定影響。長期食用添加“吊白塊”的食物易致癌。消費者因食用摻了“吊白塊”的食物引發的中毒事件已發生許多起。
醬油分釀造、配制兩類,只要符合生產標準都可安全食用。但配制醬油如執行標準不嚴會產生三氯丙醇,這種化合物毒性較大,對肝、腎、血液、生殖系統等均有毒副作用,且可致癌。
農藥殘毒的殺傷力是不言而喻的。前不久,新疆一些消費者因食用了有農藥殘毒的小白菜中毒,造成一死二傷。
據有關統計,我國每年食物中毒報告例數約為2—4萬人,但專家估計此數不及實際發生數的1/10。而越來越多的婦女更年期紊亂、孩子性早熟、男性生育力降低、癌癥等,不少是由于食品中的有害成份所致。
人們常常會有這樣的困惑:以前吃肉怕是注了污水的,現在卻怕是帶有瘦肉精的;吃海鮮怕是用甲醛或福爾馬林浸過的;吃雞、鴨、魚怕是激素催大的;吃大米怕是工業油拌了的;吃面粉怕是加了“吊白塊”的。過去甲魚自然生長要7年,現在用上性激素乙烯雌酚,7個月就速成;飼養黃鱔有人竟用避孕藥催肥;為了讓獼猴桃個兒大,有人就噴施“膨大劑”……這不是在人們的生活中布雷嗎?
有關業內人士指出,我國食品安全隱患主要來自: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農業種植、養殖業的源頭污染;非法生產經營的假冒偽劣食品;食品工業中應用新原料、新工藝帶來的新問題;工業污染導致的環境污染;原先未知、正被人們漸漸認識及尚未認識的有毒有害物質;進口境外食品安全問題的影響等等。
太多的秩序“空環”
我們所面臨的食品安全問題,大多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有生產經營者的法律意識和文化素質問題,更有良知缺失問題;有監督管理不力,更有政府職能缺位、法制不健全問題。審視我們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不難發現在秩序的鏈條上,存在太多的“空環”。
———標準不健全。我國的有關農業標準,存在著不規范、不適應發展的缺陷,許多地方標準的貫徹也就是發發文件。有關資料顯示,以農藥殘留量標準為例,許多國家及一些重要國際組織都實施了水果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我國在已制定殘留限量標準的50種農藥中尚有21種農藥既無檢驗方法,又無測定標準。
———機構不適應。我國的食品安全管理涉及到衛生、農業、工業、工商管理、質檢、商業等眾多部門,管理重復交叉,使很多問題在管理上不能到位。
———制度缺位。我國大多數城市尚未建立農副產品市場準入制度,沒有專門的檢驗機構,大多數食品不經檢測就直接上市了。
許多國家都大力推進了產品責任制,產品責任者必須賠償消費者因消費其產品受到的損失。我國雖然有散見于相關法律中的賠償規定,但存在許多空白。
我們的法律和制度時常起不到懲戒作用,實際上是放縱了違法者。上海曾有一家飯店因食品衛生與標準嚴重不符被查處,經理起初非常緊張,當聽到執法人員說依據規定要罰款1000元時,經理那顆提在嗓子眼的心一下子就歸位了。而在發達國家,關于食品安全的法律相當嚴厲,出現問題的商家不僅要立即停業待查,且高額的罰金會令其倒閉。這樣,生產經營者如果拿食品安全當兒戲,那等于是在為自己張羅后事。
近聞,上海從3月1日起實施《小包裝蔬菜地方標準》,不合格的不準進入市場銷售。北京市有政協委員建議用公布“食品安全指數”的辦法,每天向社會發布食品衛生檢測情況。這些都讓消費者看到了希望,但愿在“吃”這一最最基本的消費上人們不再提心吊膽。
本報記者姚芃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