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風/文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前,商家之間的競爭就愈來愈激烈,各自的招數層出不窮,最主要的促銷手段就有“買一送一”、價格戰。
買一送一:騙你沒商量
說到“買一送一”,相信人們都不會陌生。隨便走進哪家商店,大都能“巧遇”“買一送一”的喜訊,什么買一臺冰箱送一臺洗衣機、買一部空調送一臺微波爐、買一件皮爾·卡丹送一件上等襯衫之類的誘人的招術,確實讓你心動。畢竟,中國人還不富裕,能住上別墅、開上奔馳的實在太少,大多數人才剛剛解決溫飽問題,還有幾千萬人連溫飽問題都沒解決,若買回家一個“大件”,憑空“撿回”一個小件,當是無比欣慰的事。
可是,天上不可能掉下餡餅,世上不存在免費午餐。由于商家所送商品的品名和數量甚至質量都是模棱兩可的,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常常讓我等消費者叫苦不迭。
我就曾碰到過這樣的事:一家商場為了推銷換季服裝,對外打出“出血大甩賣”、“跳樓價”的牌子,招引了一些顧客。我清楚地記得曾相中過的一款西服,當初因為嫌貴而“忍痛割愛”,看到商家“出血”了,便跑過去想“占便宜”,卻不料,商家的“跳樓價”竟比正常定價還高出二百多元,真讓人張口結舌!
商業競爭中,以欺騙手段坑害消費者的,不僅僅是“買一送一”和“出血大甩賣”。手機實行“三包”規定出臺后,一些商家聞風而動,紛紛在比較明顯的地方打出“最低價位、最高品質、購物零風險、購機送禮”的廣告。耐人尋味的是,一些商家私下透露,他們所出售的都是“水貨”,只能保修3個月,且是在他們自己的店里。如此三包和“低價位”競爭,消費者怎能放心?
說到底,羊毛出在羊身上,甚至有的“羊毛”還被商家“順手牽羊”賺去了。
“買一送一”、“購機送禮”等促銷手段,致使市場上價格混亂,魚目混珠,假冒偽劣盛行,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商業秩序。允許這種現象存在,就是對合法經營者的不公。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由國家計委制定的《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明確地將“買一送一”等13種行為列為價格欺詐行為。
這樣,我們就會清楚地看出,商家采取價外饋贈方式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時,如不如實標示饋贈物品的品名、數量或者饋贈物品為假冒偽劣商品的,都屬于價格欺詐行為。被國家計委列為價格欺詐行為的還有虛假標價、模糊標價、虛假降價、虛夸標價、低假標價高價結算、質價量價不符、假冒政府價格等。經營者行為只要符合其中之一,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就將依照《中國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予以懲處。
價格戰:兩敗俱傷
為了在價格上取勝,且無價格欺詐嫌疑,許多商家紛紛采取降價措施,大打“價格戰”。從兩年前開始的家電價格大戰便是最明顯的一例!皟r格戰”有利于消費者,但對商家卻不見得是利好。表面上,銷量和銷售額都上去了,實則利潤大幅度下滑,企業用于新產品開發和計改的資金便很緊缺,嚴重影響到以后的商業競爭。
單單在國內打也就罷了,可是一些廠商竟把價格戰打到了國外,在海外市場低價競銷、自相殘殺。我國的彩色電視機和自行車等出口產品,就是由于國內企業在一些海外市場自相殘殺、惡性競爭導致反傾銷,最終丟掉了海外市場。無怪乎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2002年年初大聲疾呼:“國內企業要以國家、企業和職工的利益為重,在開拓海外市場時要發揮團隊精神,千萬不要再干那些令國人痛心的惡性競爭!”
其實,開拓國際市場,價格不是惟一的標準,關鍵在于你的質量和售后服務。質量和售后服務跟不上,價格就是降到零也是白費。
惡性競爭:呼喚法律規范
如今,“買一送一”等手段的蒙蔽性已逐漸為人們所識破,而讓消費者趨之若騖的,是那些更具誘惑力的招術。以前曾有報道藥廠在街頭免費散發“壯陽藥”險些鬧出人命、上千人大清早排長隊領取免費醬油、讓觀眾先看芭蕾舞演出、而后“憑覺悟”買票的新鮮事,而去年12月8日發生于河南鄭州的一幕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天,位于鄭州市泰隆大廈的通利家電量販開業首日,推出“一分錢買彩電”活動,人們只要花“1分錢”,就可以定時參加21英寸彩電限量抽獎活動,自然讓人怦然心動。人們天沒亮就冒著刺骨的寒風去排隊等候。不料,大門開處,上千市民猶如開閘的洪水,短時間內潮涌入店,展開了一場規模宏大的“肉搏戰”:門口的玻璃門被擠碎;有的人頭部被劃破,鮮血直流;抽獎處的獎券被哄搶一空。事后,通利公司向在促銷活動中受傷最重的陳姓男子贈送一臺29英寸彩電,算是對他的補償。然而,事件對廣大消費者心靈的傷害,難道一臺彩電就足以彌合嗎?
鄭州市工商局聞訊出動,對“一分錢買彩電”事件進行了調查,認為通利公司的廣告宣傳確有不妥之處,但基本上不屬于“虛假宣傳”范疇,主要問題在于是不是屬于“不正當競爭”。但就是這個“不正當競爭”讓工商部門犯了難:“一分錢買彩電”是屬于“不正當競爭”,還是“廣告效應之內的促銷手段”,國內尚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條文。按《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降價商品要求不能低于成本價進行競爭傾銷,否則便屬違法。但多少數量才夠得上傾銷?法律沒有明確解釋。所以,直到現在,人們也沒聽到下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不久,為了爭奪商業地牌,更是為了擠兌打壓競爭對手,在鄭州市花園路30號的鄭州國華商務有限公司辦公大院里,通利電器公司與號稱“全國最大的電器連鎖經銷公司”河南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展開了一場數百人的激烈械斗,警方出動了上百名警力才控制局面。國美電器表示,自己的人損失嚴重,將會通過法律討個說法。但不管怎么說,那場駭人聽聞的群毆事件,足以讓人們對國內商業競爭的殘酷性和無序性憂心忡忡。
另一種不正當競爭就是盜版。一張光碟,正版要二三十元,盜版只需八九塊;一套設計軟件,正版得花上萬元,盜版只需幾十塊,自然是李逵打不過李鬼了。
盜版是對別人知識產權的嚴重侵犯,是不勞而獲的懶漢行為。一些地方盜版猖獗,不僅損害了別人(守法的商家和消費者)的利益,也損害了國家的形象。我國入世后,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首要任務,就是向盜版開戰。
單純的價格問題似乎還好解決一點,而一些與價格問題無關的希奇古怪的現象越來越多地充斥著大街小巷,大有愈衍愈烈之勢,就非照搬現有的條例所能奏效的。例如,廣州一酒電懸掛希特勒演講的大幅照片招徠顧客,上海一商店掛賣以日本海軍旗為圖案的白底太陽方巾取悅年輕人,更有甚著,印有本·拉登頭像的商品竟也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商家領地,且“非常暢銷”。這些就不只是簡單的商業競爭和道德沖動了,而是關系到民族情感的大是大非、正義與非正義的政治事件了。去年底發生并引發強烈反響的趙薇“日本軍旗裝事件”就是證明。
各種奇招怪式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一個主要因素就是目前對上述惡性競爭尚缺乏法律上的限制和規范,或者說現有的制約和制裁機制蒼白無力,許多事件只能是廣大人民群眾嚴詞幾句,國家行政管理部門出面“干預”幾回,終因找不到相應的處罰條例而不了了之。
誠實信譽:商家立足之本
如今,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各種競爭就更加白熱化。這不光有國內商家之間的競爭,更有國內與外資連鎖店之間的競爭,像沃爾瑪等世界零售業巨頭就已經或計劃在中國開設連鎖店。國內同行之間的競爭本來就烽煙四起,沒完沒了,現在又要面對國外商家強有力的競爭,真叫人焦心爛額。手持刀槍劍戟、磚頭瓦塊及棍棒,守在國門旁邊“抵御”外來“侵入”,不會有絲毫助益,反倒會讓人貽笑大方。
跟做人一樣,誠實守信是商家的為商之本,以信譽為代價獲得利益無異于自殺。一個缺乏信用或者信用度低的商家,即使占得了一時便宜,也不可能有大作為,長遠來看,它終將會為自己的“惡劣”行為付出慘重的代價。
有競爭就有壓力,但如果處理不當,必定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正常有序的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而怎樣規范商業市場、引導商業競爭,則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緊迫而復雜的現實,是一個很難用一個準則、一天時間就能解決得了的問題。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