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
很多年沒有買布料做衣服了。前幾天,一位同事想做條褲子,讓我給參謀一下,我們一同來到商場布料柜臺。她挑中了一塊時下流行的黑色花織錦緞,就在旁邊的小裁縫處量體加工制作,一共才100元出頭。她說,要是在商場買成衣,這條褲子要700元—800元。
我看中一塊燈芯絨的褲料,一問,做條褲子只需50多元的料錢。做工加輔料只要10元。這么便宜!我動了心,花60多元就可擁有一條自己喜歡的面料和款式的褲子,何樂而不為?不久前出差上海,和一位朋友逛襄陽路市場,她為了給丈夫買條燈芯絨褲子,同多家攤主討價還價,從180元一直砍到100元。后來她不僅給丈夫買了兩條,自己也買了兩條,每條80元。一對比,買料做褲子,比買成品便宜。
如今,在商場買褲子,像點樣的,至少一二百元。這么算來,服裝業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無論這個利潤是生產商得了,還是銷售商得了,總歸有得可賺。難怪雖然打折年年打、季季打,但廠家越產越多,銷售服裝的商家似乎更是樂此不疲,只不過比幾年前利潤大大下降了,也許更接近于正常利潤率。
現在國內服裝生產大大過剩,暴利時代早已過去。然而,洋品牌服裝價格仍然高得離譜。一是本身價值高,人家是按品牌所在國人們的收入定的價;二是關稅高,入世前,服裝類產品進口的關稅及其他費用加起來,可達到原產品定價的50%左右;三是人家品牌價值高。一件在歐美售價100美元的服裝,到了中國,至少要150美元。100美元對于歐美人只是個普通價,但1200元人民幣,對于中國消費者,就是高檔服裝了。這就有了一套西裝數千、上萬元人民幣的高價。入世了,服裝的高關稅3年后降至15%,5年后降至零。那么,從現在起,買洋裝價格是不是就開始便宜了呢?
其實,許多在國內銷售的洋品牌服裝,都是在國內生產的,有的甚至完全用的是國產的面料、國內的設計,但掛的是洋品牌,仍然是國外的價格。這算不算價格欺詐呢?雖然企業可以自主定價,消費者也愿意花高價買,但實際上中國消費者花的是與品牌所在國同等的價錢甚至更高的價格,而買到的卻是中國人自己設計、生產的服裝。當然,有人會說,洋品牌特別是洋名牌有其獨有的高附加值,但是,這個高附加值應該建立在該品牌的設計、高科技的面料等文化內涵的基礎之上,而純粹國內設計生產的服裝也要賣國外價,不僅暴利之巨可想而知,也有欺騙消費者之嫌。
入世后,有更多的洋品牌服裝會蜂擁而進,他們大多會把生產基地放在國內。消費者希望其價格會大大下降,畢竟,中國目前的消費水平還遠不能與發達國家齊量齊觀。更何況,本土化是跨國公司定價的基本準則。麥當勞、肯德基進入中國后,售價就是參照了國人的消費能力,雖然還是偏高,但能讓多數消費者承受得起,這才有它越發紅火的市場。
閃爍短信--時尚至愛 動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