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哈佛商學院的“肯德基在中國”,被國外許多著名大學當作MBA課程的管理學教案。但最近,被視為國際化與本土化成功結合之典范的肯德基,卻被不起眼的土豆“絆”了一下
記者李菁
關于肯德基土豆泥的檢驗標準問題,前一陣子還在作激烈辯論的事件雙方,最近突然都偃旗息鼓。
與先前一直出面試圖作澄清相反,肯德基正在努力淡化這場“關于土豆檢驗標準的討論”。肯德基在上海的總部——中國百勝餐飲集團公共事業部的劉勇告訴記者,因為眼下正在同衛生部討論土豆全粉的標準制訂問題,現在不希望媒體過多關注。但他同時建議記者,具體情形可以向美國馬齡薯協會咨詢。
美國馬齡薯協會上海代表處代表陳耀俊先生接受了記者的采訪。陳先生介紹說,馬齡薯協會是美國一家全國性的行業協會,其主要作用是在不同國家作市場調研,制訂不同的衛生標準,本身與肯德基并無直接關系。但肯德基所用的土豆全粉絕大部分來自美國的專業供應商BAF(Basic American Foods),而BAF是馬齡薯協會的會員,所以他們一直關注并參與了對這個事件的處理。雖然美國馬齡薯協會本身是一家非營利性機構,但他們代表的是美國眾多農場主的利益。
正在香港的陳耀俊在電話里耐心向記者解釋了土豆泥檢驗涉及的技術問題。他說,“土豆全粉”是土豆干燥以后磨成的粉——根據常識,土豆去皮后會因氧化作用而發黑,需要加入化學添加劑,也就是通常所理解的漂白劑。漂白劑的使用在不同國家有不同標準,PPM(即毫克/每公斤)值若低于200,不能發揮作用;過高自然對身體有影響。目前大多數國家的標準都是在400~600的范圍之內。因為在加工過程中,漂白劑還要再揮發,最終的含量只可能保留了10%~15%之間。所以陳先生說,當老百姓在餐廳里買到這個產品時,實際上漂白劑遠遠低于衛生標準,“是絕對安全的”。
陳先生說,在國際市場上,法規與商品未必是同步的。單就土豆粉而言,可以說是先有產品,后有法規。他謹慎地告訴記者,“根據我們所查,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個對‘土豆全粉’的檢驗標準”,“對土豆全粉沒有標準時,就引用一個最接近的標準——土豆淀粉的標準”來檢驗。而土豆淀粉幾乎不需要加入添加劑,因此對土豆淀粉漂白劑含量的檢驗,其PPM值的要求是非常低的,因而出現了這次的漂白劑超標事件。
陳耀俊實際上是重申了肯德基對事件最早的解釋:國家質檢局是在用“土豆淀粉”的標準來檢驗“土豆全粉”。但這種爭辯,換來的是國家質檢總局強烈的回應——質檢總局通過媒體表達了這樣的看法:對土豆的進口檢疫中一直包含對土豆全粉的檢疫標準,標準不但一直存在,而且肯德基屬“遠遠超標”。在國家質檢總局強有力的措辭之下,有輿論認為肯德基先前的澄清是在“把社會關注點引到別處”,媒體還出現了“肯德基遭遇信譽危機”的字眼。
在采訪中,記者向事件的各方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肯德基早在1987年就在前門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家餐廳。如果"標準"問題一直存在的話,那么為什么會在2001年才出現檢疫不合格問題?這只有兩種可能:一、以前進口的產品都合格,而這次的產品不合格;二、這是第一次做此項檢驗。
陳耀俊的介紹實際上否認了第一種可能性。他說,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快餐,肯德基的土豆泥是按照一個在國際上通行的標準來生產的,一直如此。對于運到中國的土豆全粉是否與其他國家——比如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有差異,陳耀俊否認了這種可能。他說,土豆全粉都是工業流水線上的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可能決定哪一批貨是送到哪個國家的,“這樣做反倒會增加成本”。接受受訪的幾位食品學專家也毫不猶豫地否認了這種可能。
應記者要求,陳先生提供了一份肯德基土豆成粉的漂白劑在不同國家的一些標準。數據表明,歐盟國家大多是400PPM,亞洲的日本是500PPM,而新加坡、香港地區則是550PPM。陳先生說,他們正在同中國衛生部協商的標準,也不會差得太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食品專家告訴記者,他不記得我國有專門對土豆全粉的檢驗標準。以前的慣例似乎是沒有標準就不用檢;而一位食品專家給記者打了一個很有趣的比方。她說,騎車帶人是不允許的,但是這種現象一直存在,“今天警察抓著你,要罰你,那很正常,你總不能說以前我也這樣,你怎么沒罰?”這位專家對媒體的關注則顯得不解和不滿。她說,發展中國家法制不健全,以前那么大的企業沒有申報,沒有人查它,現在查它、讓它申報,沒什么不正常的。她同時提醒記者說,中國還沒有加入WTO,這樣的問題以后還會有。這位專家的話似乎驗證了第二個可能性。
但真正的局內人顯然不愿意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記者打電話到土豆泥粉的“事發地點”上海和廈門檢驗檢疫局,兩方的回答出奇地一致:國家質檢總局已專門強調過,關于“肯德基事件”,一律由國家質檢總局來回答。再打電話到國家質檢總局,對方對記者的關注顯得有些不耐煩,“我們已經發過聲明了,除此之外沒什么可說的”。而肯德基方面,即便在種種頗為不利的輿論面前,也顯得相當克制與忍耐,有關負責人一而再、再而三禮貌而堅決地拒絕發表任何看法。在中國這樣一個人人爭相涌入的大市場面前,怎樣的姿態才是明智的,肯德基顯然有自己的考慮。
其實,在土豆的“標準”問題之前,更早被關注的是“土豆經濟”問題。
在中國,提起肯德基,必然要想起麥當勞。但麥當勞不生產土豆泥,惟一消費土豆之處就是薯條,而麥當勞的薯條原料全部來自本土。與麥當勞不同的是,肯德基生產土豆泥的原料,全部是從美國千里迢迢運過來的。有人這樣算了一筆帳:肯德基在全國有450家連鎖店,每家連鎖店每天賣出的土豆泥不低于600份,每份土豆泥的價格是3元人民幣,如此算來,一年單土豆泥的銷售額便達3億元人民幣。與之相對應的事實是,我國土豆年產量居世界首位,農民和地方政府每年還要為消化這些土豆頗費心思。
肯德基若能在土豆泥產品上實現本土化,與中國土豆結上“國際姻緣”,無疑是許多人樂意見到的結果。媒體前一陣子甚至掀起了一陣關于“土豆商機”討論的熱潮,原來3億元人民幣的“土豆商機”又升到了5000萬美元。
“中國版”土豆為何沒有得到肯德基的青睞?肯德基的答復是“在中國找不到合適的土豆供應商”,而中國農業經濟研究所的牛若峰教授則表示,中國土豆無論從技術上講還是從質量上講,完全沒有問題。
可以預見的是,肯德基的土豆難題實際上并非看上去那么簡單。接受采訪的幾位專家都強調了“標準之爭”的非科學層面上的東西,究其原因,他們的回答顯得有些“莫測高深”:“這涉及到很多非常復雜的問題”,“甚至可能上升到國家利益的高度”,所以他們一致的觀點是認為媒體應當淡化。美國駐華使館也參予到此事的處理當中。據介紹,使館農業處協同馬齡薯協會,正在同衛生部商談新標準的制訂問題。記者已向農業處詢問美國方面的看法,但到發稿時為止,還未收到任何回復。
土豆泥“標準之爭”與“土豆經濟”是否有聯系、有什么樣的聯系,外界不得而知。
很顯然,無論是肯德基還是國家質檢局,都明確表達了這樣一個信息:竭力化解以前的對立情緒,不愿把這場標準之爭升級,由此看來,雙方的和解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屆時,肯德基的老人頭仍會和藹地微笑。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