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陜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日前公布的抽查結果顯示,目前陜西省市場上銷售的茶葉質量參差不齊,約有半數未達到質量合格標準。
據介紹,此次茶葉質量監督檢查一共抽查了西安、寶雞、渭南、銅川、漢中、安康等六地(市)的187家企業生產和銷售的茶葉,主要有花茶、綠茶、烏龍茶和緊壓茶四大類共235批次的樣品,產地包括福建、安徽、湖南、四川、廣西、陜西、河南等11個省(區),占
我國產茶省份的64.7%。其中,陜西本省的茶葉抽查42個批次,合格25個批次,合格率為59.5%;其它省份茶葉抽查193個批次,合格98個批次,合格率為50.8%。
抽查發現,不合格茶葉中品質特征(級別)不合格的現象極為嚴重,占不合格樣品總數的97.3%。許多茶葉生產經營者為牟取暴利,故意抬高茶葉等級,將低級茶葉裝入高檔盒(袋)中,或將陳茶摻入新茶,甚至將加工的廢花摻到低檔茶葉中,從而造成茶葉所標等級和實際質量嚴重不符。一些企業對加工的茶葉隨意定級,而經營者在茶葉包裝質量等級欄中隨意標注“合格”、“精品”甚至“特級”、“超特級”等連他們自己也說不清的級別。
陜西質量技術監督局有關負責人說,目前,陜西茶葉市場質量管理環節十分薄弱。大部分商場、超市的茶葉專柜都是以租賃柜臺的形式由茶葉經銷商直接經營,商場、超市對經銷商在提高質量管理水平方面沒有具體管理措施,部分產品沒有經過任何檢驗就上柜臺,導致茶葉所標質量等級“虛高”,也使消費者對目前茶葉級別產生了嚴重的不信任感。(李梁)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