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第二大鐵礦石進口國的日本,其鋼鐵業在鐵礦石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場邁出第一步,力圖用這一工具對沖鐵礦石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
【《財經》記者 李巖】延續近40年的鐵礦石年度定價轉向季度定價,世界第二大鐵礦石進口國日本近日首次涉足鐵礦石金融掉期市場,意圖以此鎖定鐵礦石價格。
6月29日,路透報道稱,日本三井商社已與瑞士信貸簽訂了日本首個鐵礦石掉期交易,這一消息隨后得到后者證實。路透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話稱,該項交易為2010年下半年每月1萬噸的鐵礦石掉期交易。
日本鋼鐵業力圖用這一工具對沖鐵礦石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鐵礦石掉期是礦商、鋼廠和貿易商結合自身在現貨市場的頭寸(或交易)實現規避風險、鎖定成本或收益的金融工具。舉例來說,礦商為避免現貨下跌可能帶來的損失,在今日賣出一筆鐵礦石掉期合同,當結算日到來時,礦商將獲得合同賣出價格和結算價格的差價,從而對沖其在現貨市場的損失。
2010年以來,鐵礦石現貨市場價格呈現大幅波動走勢。4月底,63.5%品位的印度粉礦價格一個月內漲幅超過20%,較去年同期則上漲190%之多。最高時達到190美元/噸,為2008年3月以來最高。
此后,隨著中國國內鋼材價格步入下跌通道,加之希臘債務危機升級后,市場擔心眾多分析機構擔心這場危機導致全球經濟二次探底,對中國鋼材和鐵礦石價格產生負面影響,導致鐵礦石價格迅速回落。6月30日,63.5%品位的印度粉礦價格已調整到144美元/噸。
三井方面表示,此次交易是該公司在鐵礦石掉期交易市場中的一次試水。這一協議的達成,標志日本鋼鐵業已在鐵礦石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場邁出第一步。
作為全球第二大鐵礦石進口國,受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日本減少了25%的鐵礦石進口,但去年全年仍保持了1.05億噸的礦石進口量。
分析人士稱,鐵礦石掉期交易潛在市場規模龐大。全球鐵礦石貿易規模僅次于石油貿易,位居大宗商品貿易量第二位。
2009年全球鐵礦石貿易量達到9.62億噸,同比增長約8%,相對于2000年的5.05億噸增長了近1倍。其中,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其進口鐵礦石增速迅猛。
2009年,其他國家紛紛減少鋼鐵供給以及鐵礦石進口量時,去年中國粗鋼產量卻同比增長13%,鐵礦石進口量更是高增41%,達到6.28億噸。僅2005年到2009年間,中國粗鋼產量增長了61%,而同期鐵礦石進口量增幅卻高達128%。
面對尚未被金融化的鐵礦石這一塊碩大蛋糕,覬覦許久的國際金融機構已紛紛將觸角伸向這一領域,并對發展這一市場充滿信心。在2008年,德意志銀行和瑞信就分別啟動了各自的鐵礦石掉期交易產品。
上周,世界最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啟動了鐵礦石掉期交易和結算服務。該交易所的公告稱,其鐵礦石掉期交易基于中國港口到港的62%品位澳礦,每手交易為500噸礦石。
分析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在鐵礦石現貨價格存在足夠高的波動,且有足夠多的礦商、鋼廠、鐵礦石貿易商參與掉期交易的前提下,投行只需保證其向鋼鐵廠出售鐵礦石的價格高于其向礦商購買礦石的價格,便可獲得穩定的價差收益。據預測,到2020年鐵礦石掉期交易的規模將達到2000億美元。
不過,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財經》記者,哪怕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掉期市場,目前其規模也僅有每月200萬噸左右的鐵礦石掉期交易,價值約合3億美元。“中國一個月的鐵礦石進口量就有5000萬噸左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