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際財經 > 默多克旗下世界新聞報陷竊聽門 > 正文
14日,英國竊聽丑聞又起波瀾。最新證據內容顯示,除了默多克的《世界新聞報》之外,英國多家知名報紙可能也曾實施非法竊聽,英國《每日鏡報》和《太陽報》等已被列入重點懷疑對象。
英國法官萊維森領導的獨立調查組14日開始了聽證程序,已被捕的私家偵探格倫·馬凱爾的筆記本內容顯示,他除了為已停刊的《世界新聞報》多名記者竊聽外,也曾為《太陽報》和《每日鏡報》搞電話竊聽獲取內幕信息,其中還提及到了其他一些小報的名字。
竊聽任務達2266件
私家偵探格倫·馬凱爾的筆記本在2006年的一次警方搜查中被作為證據封存,他因竊聽英國王室成員電話,于2007年被判入獄6個月。從萊維森法官披露的筆記內容看,馬凱爾也曾受雇于英國《每日鏡報》和《太陽報》,在所記錄的內容中,清楚地寫著28名涉案的新聞從業人員的名字,相關竊聽任務達2266件,涉及5800名受害人。僅一名代號為“A”的《世界新聞報》雇員,就要求馬凱爾提供內幕信息1453次。
馬凱爾習慣將雇主姓名寫在筆記本的左上角,在14日的法庭聽證會上,這個筆記本被作為證據呈上。法律顧問羅伯特·杰伊說,《太陽報》和《每日鏡報》的字樣出現在筆記中,但沒有人名可供指證。
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領導調查的萊維森法官都不得不表示,他完全認同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是英國民主的基礎,但那些自由必須是在尊重他人權力的前提下實行。媒體應為社會生活提供最基本的全面監督,正因為此,媒體的任何失職都會對全體公眾產生影響。
在這個首次聽證會上,萊維森法官對聽證調查的法律依據作了說明,他還警告相關媒體,不能對出庭作證的雇員打擊報復“穿小鞋”,如果這類行為屬實,也將最終影響調查報告對各媒體企業文化與道德標準的評價。
這是在今年7月間《世界新聞報》電話竊聽丑聞爆發后,英國首相卡梅倫經過與副首相及反對黨領袖的磋商,親自指派法官萊維森領導的獨立調查。
調查還將涉及新聞職業道德以及媒體與政要、媒體與警方的關系,審查媒體違法行為的規模與程度及警方調查的初步結果等。涉案相關證人提供證詞是調查的第一階段,預計下周開始傳喚證人。調查組法律顧問還表示,必須弄清楚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對違法竊聽行為究竟應負什么責任。
或將再曝驚人內幕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2日報道,負責調查《世界新聞報》竊聽事件的警察近日發現了一系列“驚人”郵件,他們認為這將把調查推向一個“新的水平”。
這些郵件是《世界新聞報》在印度一個數據存儲中心存儲的大量郵件的一部分。據信警方將就這些郵件的內容質詢詹姆斯·默多克以及《太陽報》和《世界新聞報》前總編麗貝卡·布魯克斯。關于是否應拘留詹姆斯·默多克并進行問詢,警方與刑事檢察院已展開討論。
這些郵件是否表明詹姆斯和布魯克斯參與掩蓋竊聽事實,或者這些郵件是否證明他們早已知道《世界新聞報》記者的非法竊聽行為,目前還不得而知。
外界越來越懷疑,這一新情況可能與《世界新聞報》大量刪除郵件一事有關。三個月前,印度HCL科技公司對英國內政事務委員會證實說,在2010年4月至2011年7月間,應新聞集團的要求,它刪除了該公司的海量電子郵件,不過該印度公司表示,至于刪除郵件背后是否有什么不當行為,它并不知情。
這家印度公司說,它并不負責新聞集團的郵件存儲,稱另有一家不具名的公司負責新聞集團的數據存儲,但它證實曾與后者合作,刪除了郵件資料。它強調說,既然負責新聞集團數據存儲的另有別家公司,因此,“任何稱它幫助新聞集團刪除對其不利資料的說法都是毫無根據的。”
詹姆斯·默多克證實他并未遭警方拘留和質詢,但消息靈通人士說接下來幾周這種情況會改變。一位消息人說:“竊聽丑聞中最令人震驚的內幕消息可能還沒出現。”
調查可能持續數年
就在調查聽證開始的前幾天,在今夏丑聞風暴中聲名狼藉、關門停業的《世界新聞報》老板、傳媒大亨默多克之子詹姆斯·默多克10日再次接受了英國議會特別委員會的質詢。
質詢會上英國工黨議員指責詹姆斯·默多克為“史上第一個不知自己經營犯罪企業的黑手黨老板”,詹姆斯·默多克對此予以反駁,他對特別委員會重申,他不知道竊聽的做法在集團屬下的《世界新聞報》是如此普遍,他表示仍對他在7月質詢時所作證詞負責。然而,據此間媒體報道,另有新發現的錄音證據證明,《世界新聞報》管理層曾開會討論過電話竊聽問題,小默多克所堅持的不知情是否屬實,也將逐步見分曉。
到目前為止,已有十多人因為涉及電話竊聽丑聞而被捕,但從這次萊維森法官披露的筆記內容看,有名有姓的涉嫌人就達28名。英國媒體靠竊聽、靠金錢收買信息來提升報刊發行量的內幕究竟有多深、有多黑看來一時難下結論,就連萊維森法官都說,因為涉案范圍廣,內閣要求12個月內結案難度很大,英國媒體普遍認為調查可能會持續數年。
延伸
靠行業自律還是監管?
7月初,英國《世界新聞報》竊聽丑聞被曝光,8月初又出現倫敦騷亂,這兩個事件都和新聞媒體不無關系。英國政府也開始調整新聞傳媒制度,但目前英國新聞行業主要還是依靠行業自律,英國政府除了立法沒有其他辦法介入新聞傳媒的管理。
媒體自律失效?
在竊聽丑聞中,受到指責的不僅僅是默多克新聞集團,英國政府及首相也因此受到牽連。《世界新聞報》竊聽丑聞發生后,人們開始對媒體的力量產生了擔憂。甚至有報紙開始討論“媒體監督政府,誰來監督媒體?”的話題。英國政府也開始反思國內新聞業的管理制度。
在英國,有人稱新聞傳媒為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權力,英國也是新聞自律的有力支持者。英國新聞業依靠行業自律來規范新聞從業者的行為,新聞行業自律程度在西方國家里也是比較成熟的。
英國的主要報紙都制定了本報從業人員的職業規范,并且英國記者協會也有道德委員會,還建立了自律性的行業組織報刊投訴委員會(PCC)。根據該委員會發布的數據,超過90%的投訴都得到了解決。
但是在此次竊聽丑聞中,新聞行業的自律組織和制度并沒有發揮很好的作用,這也招致了英國政界和公眾對其作用的質疑。
英國首相卡梅倫說,在電話竊聽丑聞中,“報刊投訴委員會”的角色是缺失的,同時認為媒體的自我監管已經失效。
反對黨工黨領袖埃德·米利班德說,在處理《世界新聞報》竊聽丑聞方面,英國媒體監督機構新聞投訴委員會“完全失敗”。
卡梅倫考慮設立一個獨立于媒體和政府的新機構負責監督媒體遵守行業標準。新的監管機構應避免媒體提供資金。這一提議已經獲得了反對黨的支持。
通過立法監管?
8月6日,倫敦發生騷亂,由于騷亂分子利用社交網站在全國范圍內串聯,不少人認為社交網站對騷亂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也促使英國政府進一步考慮如何對社交媒體揚長避短。
卡梅倫還特別點出臉譜、推特以及黑莓手機的名字。他表示,英國內政大臣特雷莎·梅將會晤臉譜、推特和加拿大移動通信研究公司的代表,商討各自在騷亂中的責任和義務。
英國媒體大臣亨特表示,計劃用新《通信法》規范媒體。“我已要求英國電信局研究,對新聞市場份額設定絕對限制是否可取。”英國政府希望在2015年前出臺新法案。
英國進行媒體立法的消息引起了許多人的憂慮。有媒體用“180度大轉彎”來形容英國政府對待新聞媒體的變化。
近日,《經濟學人》網站的文章認為,竊聽丑聞將會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新聞界將會實行比現在更高的行業標準。此外,還有兩項風險將會凸顯:第一,丑聞有可能改變新聞集團的結構;第二,英國有可能對新聞業進行過度監管。第一個風險只能留給法律和市場來決定,媒體應避免第二個風險的發生。
也有人認為,英國是現代報業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報界一向認為自律是維護新聞自由的好辦法。《世界新聞報》竊聽丑聞事發,也是率先由《衛報》等揭發,這說明媒體自律監督是必要和有效的。
竊聽丑聞究竟會對新聞倫理和傳播法構成什么樣的影響還未可知,但人們對此的反思和爭論已經開始。默多克及其新聞集團所留下的問題正等待解答:管理媒體靠自律還是監管?
反思
竊聽的代價與啟示
英國《世界新聞報》于今年7月爆出的竊聽丑聞一度引發國際輿論廣泛熱議,如今,事情又有了新的進展。回顧這一事件自爆發以來的發展過程,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示,它告訴我們,當媒體挑戰其所不該觸及的道德底線時,將會付出何種代價。
無良媒體遲早翻船
早在2007年,《世界新聞報》記者便因竊聽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的手機信息被捕入獄。然而,這一懲戒并沒能喚醒《世界新聞報》。今年7月初,英國媒體披露了《世界新聞報》竊聽失蹤少女手機語音信箱的丑聞。消息一出,舉國嘩然。
事情要追溯到2002年3月,當時,13歲女孩米莉·道勒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失蹤。接到報案后,英國警方進行了大規模搜索行動,卻一無所獲。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親朋好友不停地給米莉的手機留言。手機的內存很快就滿了,然而沒過多久,人們發現手機留言信箱又可以接收信息了。這讓米莉的父母喜出望外——女兒很可能還活在世上!半年后,米莉的尸體在樹林中被發現,警方證實,她被一名夜總會保安綁架并殺害。那么,又是誰動了米莉的手機呢?答案是《世界新聞報》。在米莉失蹤后不久,《世界新聞報》就開始雇用私家偵探獲取新聞故事。偵探入侵被害者的手機留言信箱,案件的進展就此成了《世界新聞報》的“好素材”,而當被害者手機內存不足時,其甚至刪除了一些信息,以便能夠跟進報道。
與以往對王室、政客和明星的“獵奇”不同,該報居然對正遭受痛苦的普通民眾進行竊聽,并干擾警方對案件的判斷和偵破,這一次,人們憤怒了!丑聞曝光后,有著168年歷史的《世界新聞報》在一片討伐聲中被迫停刊。默多克的聲譽和新聞集團的未來在全世界的討伐中岌岌可危。10月21日,國際新聞公司不得不開始拿錢換回名譽,向米莉的家人支付了200萬英鎊(約合2036萬元人民幣)的賠償金。默多克還向慈善機構捐款100萬英鎊,以表達對《世界新聞報》竊聽行為的歉意。據悉,這是迄今該集團向竊聽丑聞受害者作出的最大一筆賠償。
家族管理方式不管用了
默多克的道歉信刊登在英國各大媒體的重要位置,他表示,《世界新聞報》的行為是可惡的。這場風波中,除了報刊業,默多克的電視業務也受到了影響。新聞集團原本持有英國天空廣播公司39.1%的股份,去年6月曾經提出收購剩余60.9%的股權,但這項計劃因竊聽丑聞而擱淺。
10月21日,新聞集團在美國洛杉磯召開年度股東大會,選舉新一屆的董事會成員。由于默多克家族把持企業大約40%的投票權,又得到第二大股東、持7%投票權的沙特阿拉伯王子瓦利德·本·塔拉勒·阿齊茲的支持,默多克最終獲得了將近85%的投票。不過,他的兒子詹姆斯和拉克倫因竊聽危機而受到的影響卻很明顯——詹姆斯的得票率為65%,拉克倫的得票率為66%。這意味著,除去來自默多克家族和瓦利德的投票,占總人數將近2/3的股東反對二人繼續留在董事會。
相關專家對此表示,老默多克的家族管理方式不管用了,這次事件的一個積極作用就是,股東們會推動新聞集團朝著財務透明的方向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的股東選舉是逼著新聞集團向獨立、健全的財務公司發展,而不是成為默多克家族的搖錢樹。”
聲譽比多賺1億更重要
據公司治理評級機構“企業法人資料庫”的尼爾·米諾介紹,在過去6年中,該機構給新聞集團的打分都是“F”,“實在沒有比這更低的分了。”任人唯親也讓新聞集團飽受詬病。去年,新聞集團不但付給默多克的妻子鄧文迪9.2萬美元的“在華開發聚友網業務戰略咨詢費”,還付給默多克的女婿所經營的公關公司35萬美元,付給其女兒控股的電視制作公司1190萬美元。今年,新聞集團又出巨資買下了那家電視制作公司,并且以賠本價賣掉了聚友網。默多克還公開指定自己的兒子作為繼承人,為他們安排的職位遠遠超出了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能力。這對一個大型傳媒集團的健康發展來說顯然是很不利的。
丑聞發生后,新聞集團市值已經大幅縮水。竊聽丑聞的曝光帶給新聞集團的長期影響可能更壞,牛津大學賽義德商學院企業聲譽研究中心主任魯珀特·揚格表示,除了對默多克家族成員提出刑事訴訟之外,對新聞集團聲譽的最大威脅主要來自監管和政策制定部門內部。“以前不敢惹這個‘大客戶’的人開始覺得不用怕了,這幾乎能夠置新聞集團于死地。”萬博宣偉通信公司首席聲譽戰略師萊斯麗·蓋恩斯·羅斯認為,竊聽丑聞是揭示企業聲譽和企業福祉之間直接關系的最好案例,“在如今這個‘聲譽經濟’時代,人們關心的是公司的股票是否物有所值。”其實,默多克早就說過“我們的聲譽比多賺1億更重要”之類的話,遺憾的是,他沒能真正做到。(任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