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這是一場債務危機引起的政治洗牌,還不如說這是一場“主張發展經濟派”與“主張財政緊縮派”之間的政治爭奪戰。
歐元區絕不會崩潰,但會因大選而出現搖擺和反復。當前的局勢是,各成員國的政治出現多大的搖擺,都必須繼續遵守新財政契約。
被債務危機壓怒的歐洲民眾,正在進行一場政治“報復”行動。
本報記者 王麗穎 發自上海
5月3日至6日,是歐洲名副其實的“選舉時刻”。3日,英國舉行了地方議會選舉,6日,法國和希臘忙著選出新領導,組建新政府;同日,意大利地方選舉,德國北部一個邦也舉行了議會選舉。
從四個歐洲國家當前的選情來看,主張經濟緊縮的右派皆面臨重大挑戰,在民調上也均落后于來自“左翼”的競爭勢力。一旦這一趨勢成為現實,現行的歐債救贖方案將面臨巨大變化。
因此,有分析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與其說這是一場債務危機引起的政治洗牌,還不如說這是一場“主張發展經濟派”與“主張財政緊縮派”之間的政治爭奪戰。
危機時刻矛盾難解
如果薩科齊今日下臺,他將是第9位倒在歐債危機下的國家領導人。
左翼在歐洲復興,始作俑者是德法“默克齊”主張實行的財政緊縮計劃。代表左翼的奧朗德在法國乃至歐洲范圍內都賺足了風頭,因為左翼所奉行的平等、提高普通民眾生活水平的口號在債務危機持續幾年的背景下格外具有號召力。
事實上,不管是左翼還是右翼,只要支持財政緊縮,削減福利體系,意味著遇到選舉就失敗。希臘、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過去已經完成了債務危機下的政府更迭,可債務危機警報一日未解,他們的仕途就沒有保證,如今連經濟最發達的德國基民盟以及荷蘭的執政黨在近期都出現了搖擺跡象。
歐洲媒體報道稱,四場選舉有著相同的背景,緊急貸款已高達3860億歐元,德法核心國家主張的削減赤字的舉措不但止不住債務危機,還加速了區域經濟衰退和失業率上升,導致民怨四起,社會不穩定性因素增加。從大選的激烈程度可以看出,忍耐了三年債務危機之痛的歐洲人已經對“舊領導人”充滿了憤怒之情,西班牙年輕失業率超過50%,希臘全國失業率超過20%,而德國經濟風光這邊獨好更招來了嫉妒之心。
繼續撒錢還是緊縮
由于新政治版圖可能影響政策,歐洲股市5月4日受不確定性影響,大多走跌!堵迳即墪r報》報道稱,本周一對市場的考驗極大,他們既擔心歐洲此前應對債務危機的政策會變化,又擔心以西班牙和意大利為中心的另一波債務危機會爆發,很多投資者擔心希臘會在幾個月內退出歐元區。也有人表示,以奧朗德為首的新一代領導人,很可能進行新一輪擴大開支的經濟刺激計劃,以避免歐洲長期陷入經濟和債務雙重危機。
復旦(微博)大學歐洲研究中心丁純教授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的采訪時認為,首先,歐元區絕不會崩潰,但是會因大選出現搖擺和反復。當前的局勢是,各成員國的政治出現多大的搖擺,都必須繼續遵守新財政契約,緊縮是勢在必行的。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徐明棋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新一輪成員國之間的博弈即將開始,德國本身經濟發展良好,緊縮阻力相對較小,而其他國家一方面經濟在下滑,一方面又要推行財政緊縮,民眾阻力較大,奧朗德上臺后,德法關系或許要面臨調整。
歐元區或“開倒車”
希臘和法國的“星期天選舉”將對德國起草的“財政契約”計劃以及赤字緊縮發起挑戰。這兩個國家的情況非常特殊,法國是德國最重要的盟友,希臘則是歐債危機的震中心,其投票結果可能擴大民眾對工資和政府開支減少,以及納稅增加的憤怒。這股“政治憤怒”明著燒倒的是支持緊縮的領導者,實際上拉下水的是德國往昔的“盟友派”。
法國選情的戲劇性變化以及之前荷蘭內閣的瓦解,預示著在持續財政緊縮的重壓下,歐洲民間和政界都開始出現力度頗大的反彈。不少人擔心,歐元區政界可能出現“開倒車”的趨勢,即放棄收緊財政的立場,轉而重新大舉加大開支。布魯塞爾駐倫敦負責歐盟改革事務的官員Hugo Brady表示,這場大選將把“民主”注入到歐元危機,“雖然我們還不確定大選后會發生什么,但之前的那種沒有民眾參與而僅純官僚機構決定財政削減的做法將有所改善!
不管怎樣分析,德國都成了“罪魁禍首”,敗選者悔不當初時也只會怪自己當初“太聽德國的話了”。此前有人懷疑,歐債危機開始之初,完全可以杜絕危機進一步蔓延,后來之所以從邊緣國家向核心國家西班牙和意大利擴散,完全是“德國陰謀”的結果。該國為了在歐元區確立自己的“發號施令者”的地位,與薩科齊聯手將英國孤立起來,為了要求各成員國遵守新財政契約措施,在“救助款”方面百般刁難,讓市場對歐元區失去信任。隨著西班牙銀行業危機深化,這場信心危機正在失去控制,導致多國發生政治變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