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5月5日電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近期,世界上多個國家中央銀行相繼宣布新的利率政策,不同國家貨幣政策走向出現分化。專家認為,是加息或降息還是維持利率水平不變,取決于各國央行對本國經濟形勢的評估。利率政策的差異是全球經濟復蘇不同步的自然反映。
復蘇強勁——
通脹預期升溫促使一些經濟體率先進入加息周期
國際上一些經濟體復蘇勢頭強勁,通脹預期升溫促使它們率先進入加息周期。最近相繼加息的有澳大利亞、印度和巴西等。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簡稱澳儲)4日宣布將基準利率提高25個基點至4.5%。這是去年10月以來澳儲連續第六次上調基準利率,主要是基于資產價格上漲和通貨膨脹的壓力。澳大利亞儲備銀行行長格倫·史蒂文斯說,澳大利亞經濟嚴重萎縮的危險已經過去。經過這次調整,澳大利亞基準利率與過去10年或更長時間的平均利率水平基本持平。史蒂文斯說,目前澳大利亞通貨膨脹率為3%左右,已經從2008年的峰值降了下來,但仍然處在澳儲打壓的范圍之內,對此不能掉以輕心。《悉尼晨報》報道說,防止房價上漲失控是澳儲再次提高利率的首要目標,在過去一年時間里,澳大利亞全國房價平均上漲20%。
近來,印度的緊縮力度逐漸加大。印度央行4月20日決定將回購利率和反向回購利率上調25個基點,分別提高至5.25%和3.75%。該行同時還宣布將存款準備金率上調25個基點至6%。印度央行表示,此次加息的原因是對通脹水平的擔憂。數據顯示,在經濟強勁復蘇的同時,印度面臨越來越嚴重的通脹問題。去年季風雨季出現了37年來最低降水量,導致印度糧食減產、食品價格大幅上漲,也帶動消費者價格指數快速上漲。還有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印度的通脹正在轉向需求推動型,即過度的需求不僅不會促使產量增加反而引起物價上漲,產生通脹。
作為新興經濟體的代表,巴西最近也加入了加息陣營,4月28日巴西中央銀行宣布一次性加息0.75個百分點,將基準利率調至9.5%,利率升幅之大超出分析人士的預期。這是19個月來巴西央行首次上調利率,也使巴西成為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首個加息的拉美國家。巴西央行強調,提高利率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通脹,保障經濟健康穩定運行。
相對滯后——
美國等發達國家選擇超低利率,維持經濟刺激政策
由于經濟復蘇相對滯后,美國、日本和歐盟等發達國家選擇維持超低利率,繼續實施經濟刺激政策。
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在4月28日結束的政策會議上,決定繼續維持自2008年12月以來的接近于零的超低利率。美聯儲認為,盡管美國經濟持續好轉,就業市場正在企穩,但經濟衰退的影響仍然存在,失業人數居高不下,將繼續抑制消費支出。同時,美聯儲認為美國的通貨膨脹水平和預期并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因此,在較長一段時期內,美國經濟依然需要超低利率的支持。
美國經濟在過去的三個季度里一直呈現擴張之勢。美國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經通脹調整后美國經濟年增長率為3.2%。令人鼓舞的是,占美國經濟總量70%的消費支出,在連續多月的低迷后,第一季度年增長率為3.6%,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因素。經濟學家希望這一消費勢頭能夠持續下去,從而使復蘇更具可持續性,但認為由于經濟擴張并沒有帶來就業市場的改善和個人收入的增加,消費者支出仍處于謹慎狀態。
由于美國經濟復蘇的力度超過預期,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不排除美聯儲在今年內提高利率的可能性。然而,制約這一可能性的最大因素仍然是就業市場。自經濟衰退以來,美國已新增800萬失業大軍,累計失業人口1500萬。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需要連續數年保持5%的經濟增長率,才能消化如此龐大的失業人口。
刺激增長——
利率絕對水平仍在高位的部分國家持續采取降息措施
經歷此前多次降息后,部分國家利率絕對水平仍在高位,它們日前繼續降息,以刺激經濟增長。
羅馬尼亞央行4日決定將基準利率從目前的6.5%下調至6.25%。這是該國央行今年以來第四次下調基準利率。
俄羅斯央行決定從4月30日起將基準利率從8.25%降至8%。這是俄央行今年第三次降息。去年俄央行10次降息,將基準利率從13%降到了8.25%。俄央行在解釋再次降息的決定時指出,這一舉措旨在刺激銀行系統發放貸款的積極性,減少實體經濟獲得貸款的難度。
俄國內通貨膨脹的情況有所好轉,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俄央行降息的信心。但俄央行不排除下半年俄通脹加劇的可能,屆時將視情決定如何調整利率。有專家認為,雖然俄實體經濟開始恢復,但總體上俄經濟恢復的過程仍不穩定,恢復強勁增長尚需時日,仍需擴大國內需求。俄羅斯目前的貸款利率對中小企業來說仍然很高。為刺激經濟增長,俄央行可能再次降息。
(本報駐澳大利亞記者李景衛、駐印度記者廖政軍、駐巴西記者吳志華、駐美國記者馬小寧、駐俄羅斯記者張光政)
點評
景學成(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研究員):各國現行利率政策上的差異是由全球金融危機前的經濟金融基礎、危機進程中的緊急應對策略和當前全球經濟復蘇的不平衡、不同步決定的。各國應對金融危機策略中的關鍵變量——寬松貨幣刺激政策是否退出,以及退出的程度和時機需要各國央行根據自身經濟狀況自主決定。
從形式上看,一些國家央行陸續做出的利率政策選擇無非有三種——加息、減息和按兵不動,但從政策實質上看,不外乎兩種:要么收緊貨幣政策,抑制物價過快上漲預期和經濟趨熱勢頭,要么繼續維持寬松貨幣政策以期穩固復蘇、增加就業。美國和歐盟等發達國家雖然維持超低利率不變,這與采取減息的政策效果是一致的。
各國政策取向上的差異,客觀上加大了國際上貨幣政策協調和各經濟體自行抉擇的難度。但是,應該看到,協調并不意味著要掩蓋差異,也不意味著要看美國貨幣政策動向行事。最好的政策協調是各國從本國實際出發,選擇最有利于維持本國穩定增長的利率政策,在此基礎上,考慮和維持各國政策間的相對平衡,營造有利于全球穩定增長的政策氛圍。
當前,全球經濟略見起色,但復蘇的基礎仍不穩固,主權債務等風險凸顯,全球經濟前景錯綜復雜。各國央行應密切觀測、研判經濟形勢,靈活、審慎實施宏觀調控,同時應該提高政策的前瞻性,打好提前量,做宏觀調控的“弄潮兒”,而不是市場預期的“跟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