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1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1日報道,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一波三折,最后在大國推動下勉強達成協議,這使聯合國的作用受到質疑。
聯合國要求,氣候協議的達成,必須建立在與會193國一致同意的基礎上。這迎合了發展中國家的要求,但因各國的情況和要求迥異,大會陷入無止境的磋商和調停,有關框架協議最終未能達成。
為避免該會議徹底失敗,美國和四大發展中國家領導人聯合介入,最終勉強給大會提呈一項協議。由于該協議幾乎是在聯合國架構外達成的,這似乎標志著聯合國在氣候問題上的重要性遭到降低。
有歐洲官員認為,受大會結果沖擊最大的,不是氣候問題,而是聯合國系統本身。美國科學家梅耶也表示,會議結果凸顯多邊機制的脆弱,并認為,聯合國會議不是解決氣候問題的最有效途徑。
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國際氣候政策協調人萊特更建議,各大國可考慮通過G20峰會等機制達成氣候協議。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執行秘書德波爾則堅持多國機制正確,他說,雖然G20成員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85%,但在G20機制下,那些溫室氣體排放少,卻深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小國將被忽略,這并不公平。
巴西氣候大使塞拉也表示:“雖然某些情況下,少數國家可以對其他國家起推動作用。但因缺乏合法性,這些國家難以自己達成協議,聯合國理應在氣候問題上繼續發揮中心作用。”
小島國聯盟主席威廉姆斯也表示,聯合國的機制是安全的,人們應在大會結果基礎上重塑信心,并繼續圍繞這一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