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際財經 >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 > 正文
條件是主要發展中國家也作出減排承諾并愿意接受透明監督,這也是美國首次正式表態愿加入長期援助計劃,但環保組織敦促美國進一步提高自身減排力度
張瑞丹 發自哥本哈根
12月17日上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貝拉中心發表演講,警告說談判時間已經耗盡,并承諾美國愿有條件加入1000億美元援助計劃。
希拉里表示,只要發達國家和主要發展中國家都承諾采取切實的減排行動,并愿意在透明性方面接受國際核查,美國就愿意和其他發達國家一起,在2020年之前,建立一個每年1000億美元的氣候援助基金。
此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波爾曾公開呼吁,從長期來看,發達國家每年要提供100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才能幫助發展中國家有效地應對氣候變化。
在此次哥本哈根氣候大會開幕之前,中國、印度等主要發展中國家都先后公布了減排目標。中國確定的減排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單位GDP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到45%。
但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一直強調,中國的減排目標為自愿性質,因此沒有必要接受國際監督核查。因此,中國是否愿意如希拉里所言,接受國際核查,仍是一個疑問。
此外,希拉里在演講中,并沒有具體公布美國愿意在1000億美元中承擔的份額,也未具體說明這些資金中到底多大比重來自政府援助,又有多大比重來自私人投資等市場機制。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經理楊愛倫表示,美國第一次宣布愿意向發展中國家提供長期援助,顯然是一個進步。但是,美國仍需要做得更多,包括進一步提高減排目標等。
按照美國目前制定的法案,到2020年,希望把碳排放總量下降到比2005年低17%的水平。但與1990年相比,僅下降了大約1個百分點,遠遠低于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訴求。
中國希望,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到2020年,應實現碳排放比1990年至少下降40%以上。美國現有的承諾,顯然與這一目標相去甚遠!觥
此文來自胡舒立·我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