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際財經 >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 > 正文
在美國的壓力下,《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會議最終妥協,在案文中增加了一些選擇項,但這也給全體會議制造了更大的障礙
李虎軍 發自哥本哈根
由于特設工作組會議進展不順,太多問題被留給氣候變化大會的全體會議。這也為哥本哈根談判增加了更多的變數。
當地時間12月17日凌晨近7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稱《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會議終告閉幕。
由于美國也被包括在《公約》軌道之下的這一談判之中,特設工作組會議產生的案文將成為哥本哈根談判成果的重要基礎。
會議比原先的日程安排推遲了差不多十個小時。其中,美國談判代表團節外生枝,對工作組主席提交的草案表示不滿,在最后時刻提出多項修正要求,是會議被延遲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直到17日凌晨4點50分,《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閉幕會議才得以開始。美國代表團首席談判代表喬納森·潘興(Jonathan Pershing)在會議開始就發言要求,對案文進行重大修改,試圖弱化其減排責任。
例如,潘興要求對其減排責任中關于“法律形式”(legal form)的描述變為選擇項,也就是說,希望對此描述進行討論。此外,潘興希望對案文的修改,讓發展中國家承擔更多的溫室氣體減緩壓力。
在潘興之后,主要國家代表紛紛發言表明自己的立場,或者提出修改案文的要求。中國首席談判代表蘇偉也發言還擊,并強調案文應為哥本哈根談判成果奠定最重要的基礎。
最終,各國提出的部分要求被接受,案文中增加了一些選擇項。一位環保組織成員對此感到失望:“(他們)談了兩年,卻還有這么多選擇項。”其矛頭所指,顯然是在關鍵時刻節外生枝的美國。
這意味著,案文中懸而未決、留待全體大會解決的內容隨之增加。哥本哈根談判的時間越來越短,談判難度卻未見減少。■
此文來自胡舒立·我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