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際財經 >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 > 正文
一個平均高度達400米、最多可容納20萬人的“立體城市”,能否真正實現節約土地和能源的雙重目標?
李虎軍 發自哥本哈根
在丹麥這個童話王國,來自中國的房地產商馮侖講述了一個近似于童話的設想:建造一個平均高度達400米的“立體城市”。
當地時間12月8日晚,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在“中國商界氣候變化國際論壇”上闡述了他的“立體城市”計劃:在大約兩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一個建筑面積600萬至1000萬平方米,可容納15萬至20萬人口的高密度建筑群。
這個建筑群的平均高度預計約為400米,最大高度為500米,而容積率高達5。人們在這里居住和工作,城市所需的功能在其間都能得到體現。
馮侖向在場聽眾展示了“立體城市”其中一種設計概念:一個個巨大的綠色圓錐體建筑高聳入云,就像是一個個巨大的山體。圓錐體建筑的表面看上去很像梯田,可以開發成綠地,甚至可以養豬。當然,圓錐體內部是很難通風和采光的,也就不會用來建造房屋。
這位在中國頗具知名度的企業家還對記者透露,項目已經在北京附近取得土地;財務上也大致做了估算,帶精裝修的房子售價不會超過每平米8000元,這一價格在北京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
他希望明年拿到政府審批文件,并于后年開始建設“立體城市”,讓夢想盡快變為現實。
實際上,三天前(12月5日),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從布魯塞爾開到哥本哈根的“氣候列車”上,馮侖就專門介紹了他的“立體城市”設想。
目前,北京萬通立體之城投資有限公司已經成立。其招聘啟事有這樣一段介紹:“立體城市”采用先進的新能源技術和復雜的智能管理體系,是一個高密度的綠色智能建筑,擁有居住、工作、教育、醫療、休閑等大部分城市功能,建筑內部高速電梯縱橫交錯,居民“足不出戶”即可滿足大部分工作生活等需要,是一座舒適便捷的宜居社區。
而一個名為“立體城市:未來中國”的國際建筑設計展覽也正在北京舉行。來自荷蘭、美國等地的前衛建筑師們所展示的,正是如何在一兩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造可容納一二十萬人口的“立體城市”。
馮侖稱,到2020年,約3.5億中國人將從農村遷移到城市,從而導致城市用地的極度緊張。因此,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很難按照低密度模式發展,這也正是他提出“立體城市”計劃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他看來,“立體城市”能夠同時節省土地和能源。
但是,這一計劃也注定充滿著未知數。且不論“立體城市”是否宜居,超高層建筑本身究竟節能還是耗能,爭議實際上就非常大。上海陸家嘴已經建成高達492米的環球金融中心和420米的金茂大廈,632米的上海第一中心則正在建設之中。但有建筑專家認為,摩天大樓其實都不節能,像上海第一中心僅電梯就需要上百部。
面對記者關于“立體城市”能否達到建筑節能要求的追問,馮侖表示,目前正在組織相關的設計和技術研發。
但他強調,與上海的環球金融中心等摩天大廈不同,“立體城市”具有規模效應,通過廢物循環利用等措施,可以帶來節能的效果。
馮侖的“立體城市”計劃能否實現,尚未可知。而在未來應對氣候變化之戰中,中國企業家們將扮演何種角色,也充滿懸念。■
此文來源于胡舒立·我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