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國際財經 >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 > 正文
12月7日:開幕式
12月9日: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
10日-11日:非正式團體會議
16日-17日:國家發言、高級別會議
12月18日:結束,通過決定和結論
"已經沒有時間了。氣候談判已經持續了17年,還從來沒有如此多的國家在一起做出如此多明確的保證。我知道有兩件事是肯定的。首先是,世界在通往一個安全的氣候未來的道路上必須采取更多的步驟;其次,轉折點已經不多了,而哥本哈根大會必須成為這樣一個轉折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博埃爾
綜合新華社報道 當地時間7日10時40分許(北京時間7日17時40分許),被稱為“拯救地球最后的機會”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開幕。有分析指出,全球氣候變化談判的三股力量目前仍就關鍵議題爭論不休,表面上各國是就溫室氣體排放量討價還價,實際上卻是全球能源創新和經濟發展空間的博弈。
110國領導人出席
本次會議的正式名稱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5次締約方會議”。本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討論在2012年《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后的溫室氣體減排安排。丹麥首相拉斯穆森介紹說,截至目前已有110個國家的領導人表示將出席本次會議,這為哥本哈根會議取得成功提供了重要機遇。拉斯穆森表示,全世界都在指望此次大會能夠保護全人類,為未來傳遞希望。
據大會組織方提供的數字,全球約1.5萬人將出席此次會議,其中僅媒體記者就多達5000人,如此龐大的規模史上罕見。
三方博弈能源經濟
氣候變化問題已不僅僅是一個限于專業領域的問題,而是全球每一個國家都需要面對并承擔各自責任的問題。出于各自利益的不同,當前的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分成三股力量——歐盟、傘形集團(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日本等)、發展中國家(77國集團+中國)。
實際上,以“碳排放額”為核心的博弈的背后是政治和經濟利益。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楊潔勉指出,氣候談判表面層次是關于溫室氣體排放額度的談判,更深層次則涉及到各國競爭能源創新和經濟發展空間。歐美發達國家氣候談判的實質就是試圖占有未來新型能源技術和市場,壟斷環境容量劃分,最終實現對低碳經濟的控制,這就是從巴厘島會議到哥本哈根會議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根源。
三大熱點
第一 能否達成一份新協議
當前各方擺在桌面上的減排量總和,與有效減緩氣候變化的目標要求還相去甚遠,這個缺口應該由誰承擔,正是各方爭論的焦點。
在資金方面,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各國都承認,發達國家因為負有歷史排放責任,應該為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資金幫助。但這個資金數額應該是多少?由哪些國家以什么方式分擔、提供?
第二 要不要繼續堅持《京都議定書》
一些發達國家近來提出拋開《京都議定書》,另外簽署一份新協議。這個提議遭到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一致反對,指出2012年《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按道理應該續簽第二承諾期,繼續根據相關原則確定減排方案。
第三 重量級領導人會不會作出新的表態
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內,已經有幾十個國家的領導人表示出席這次會議。他們是否會作出新的表態,也是人們猜測最多的問題之一。
●各打算盤
歐盟缺乏誠意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的制訂通過,與歐盟的積極推動有密切關系。但金融危機暴發后,歐盟的談判態度走向消極,在資金和技術轉讓問題上,歐盟尤其缺乏誠意。
美國僅擺姿態
美國等傘形集團國家的立場類似,中期減排目標低,且以一些發展中國家參與減排為前提條件。其中,最不積極的美國在奧巴馬上臺后態度有所轉變。不過,美國實際上是“高姿態、低承諾”,迄今拒 絕接受《京都議定書》,減排目標也比其他國家低得多。
發展中國家抱團
中國、印度、巴西等國家11月底在北京發表聲明,宣布各方堅持《京都議定書》應繼續有效,要求發達國家承擔第二承諾期減排指標。此外,哥本哈根會議成果應涵蓋長期合作共同愿景、減緩、適應、資金和技術轉讓等內容,并應考慮最不發達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和非洲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特殊需求。
發達國家VS發展中國家
發展中國家反對在它們經濟增長期間,限制碳能源使用。
歐洲VS歐洲
雖然歐盟提出整體排放目標,但成員國間卻就碳配額產生分歧,尤其是依賴煤發電的東歐國家。
島岸國家VS時間
小島嶼及鄰岸國家正受到水位上升威脅,解決暖化問題刻不容緩。
產油國VS潔凈能源
產油國擔心新氣候協議會減少國際對石油的依賴,要求與會國提供補貼。
碳征稅VS碳貿易
從經濟角度減排,可通過征收排碳稅或推行排碳配額市場,后者在峰會上稍占上風。
迫在眉睫VS危機未至
有專家主張暖化危機已迫在眉睫,但也有專家唱反調,認為可通過其他方法改善暖化狀況。
主要國家2020年減排目標(■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
■美國3.5%■歐盟30%■俄羅斯25%■日本25%■加拿大3%■澳大利亞24%■挪威40%■新西蘭20%■韓國30%(2020年預測)■中國45%(2005年)■印度25%(2005年)■墨西哥50%(2000年)■巴西39%(2020年預測)■印尼26%(2020年預測)
●注:主要發達國家提出的202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是以1990年為基準計算的,但美國及加拿大等國則提出個別標準,為方便對比,已將所有發達國家的減排目標按照1990年為基準計算。發展中國家括號內的年份則表示按照該年排放量為基準計算。
中國責任
大幅減排抗暖化 中國告別Mr.No
被稱為"拯救地球最后的機會"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7日召開。此前,中國宣布了碳排放減少40%至45%的中短期目標,向世界展示了對抗全球變暖的"中國決心",為全球對抗氣候變化的行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北京專家認為,為實現這個"跳起來才能夠得著的目標",中國或付出占GDP1%左右的高昂代價;但與此同時,節能減排也為中國改革帶來一個新契機,更可擺脫以往Mr.No("說不先生")的形象。
中國減排指標標準高
多年研究國際氣候外交的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研究員張海濱表示,關于量化減排指標,國內相關組織已開展了半年的論證,各方都提出基于自身研究模型與參數而得出的方案,從20%、25%到40%都有。最后確定的40%至45%,確實是一個較高的標準,但越難才越能體現中國的誠意。
須犧牲GDP1%作代價
擔任中國人民大學"能源與氣候經濟學項目"負責人的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鄒驥教授,其團隊主要是分析中國實現碳減排30%和50%目標所需要的增量成本,也就是經濟代價。其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將中國的碳減排目標設定為30%,那么只要把現在的節能減排政策措施、現有的技術都堅持下去,不多做也不少做就可以實現;但如果設定為50%,則額外增量成本每年約需800億美元左右。
"現在中國確定的目標是40%至45%,從經濟和技術可行性分析,即以占GDP1%左右的代價來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目標。"鄒驥說,這是一個需要"跳起來才能夠得著的目標"。即使是40%的減排目標,也并不是很容易就實現的。因為許多容易的減排都已經做到了,未來會更難,減排潛力會越來越小。但同時這是一個很有勇氣的目標,將對哥本哈根會議產生相當積極的影響。
符合中國戰略發展方向
國際輿論認為,這反映出中國在國際氣候變化談判中的立場和政策發生了顯著調整。隨著國力提升并成為全球碳排放總量最大的經濟體,中國不再單純地抵制國際減排壓力,而是以更大的氣度與行動尋求自身發展與國際義務的微妙平衡,彰顯敢于擔當的大國形象。
張海濱對此表示贊同。他說,縱觀中國在國際氣候變化談判中的立場和政策,初期以強硬為主,后來又逐漸體現出柔性合作的一面,現在則是兩面同時發力:軟的更軟,硬的更硬。
他說,所謂的軟,就是積極改變氣候談判中"Mr.No"的形象,開始主動向外界宣傳在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新能源發展方面的工作成效,努力體現合作的誠意和責任意識。
所謂的硬,就是堅持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必須在聯合國框架下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不會在現階段承擔超越發展階段、應負責任、實際能力的義務。 (據《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