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總理的樂觀顯然在一瞬間打動了不少代表,大家報以熱烈掌聲。”這一幕令在現場的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總編輯張力奮印象深刻。“溫家寶充滿自信的演講與本屆年會悲觀的氣氛形成鮮明對比。”《金融時報》的一篇報道稱。
憂郁的歐洲人感受到了振奮
離開達沃斯蔚藍色的會議廳后的第二天一早,溫總理出現在位于德國總理府九層的餐廳,這是德國默克爾總理舉辦私人宴會的地方。
“默克爾邀請溫家寶在總理府共進早餐,這表現了德國對溫總理來訪的高度重視。”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如是說。
整個餐廳的布置很簡潔,最引人注意的是溫總理背對著的墻上的一幅油畫,畫風抽象。餐桌上,果汁、面包、還有水果,一頓典型的西式早餐。在餐具之間還有黃色為主的鮮花裝扮。
賓主雙方談論的話題還是有關信心。
“溫家寶為憂郁的柏林人作出了榜樣,即如何能在艱難時期也看到積極的一面。”德國《商報》稱。
德國之聲記者馮海音注意到,溫家寶僅在柏林逗留了20個小時,而其中就有6個小時是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度過的。一位常駐柏林的中國記者說,默克爾如此長時間地陪同一位外國領導人,這在以前德國首腦外交中非常罕見。
其實,德國人最為關心的,不外乎德國企業是否可以參與中國的刺激經濟方案、希望中國不會用貿易保護主義對付德國企業等等。
顯然,這些期待都沒有落空。
溫總理與默克爾會談后傳出消息,中方決定盡快派采購團赴德,增加進口德國商品、技術和設備。而“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也明確寫進了《中德關于共同努力穩定世界經濟形勢的聯合聲明》。
“我希望我們的訪問,給德國人民帶來希望、勇氣、信心和力量。”溫總理在柏林說。
在溫家寶訪歐過程時,中國不久前通過的4萬億刺激內需計劃不只被德國媒體提到。來自英國的天空新聞網稱,“英國首相布朗也想從中分一杯羹。”
這種說法或許過于直白,但英國首相布朗的確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一樣,在屬于自己的私人場所——位于白金漢郡的首相官邸——一幢山邊別墅設晚宴款待于1月31日抵達英國的溫總理。
英國《每日電訊報》專欄作者庫格林則直言,“英國應該在周末歡迎中國總理——我們的未來依賴他們。”“在金融危機中,我們把中國視為朋友。”BBC資深新聞分析人麥杰弗林表示,英國經濟當下正處于異常艱難的時刻,因此官方和民間都希望能夠加強與景況較好中國的合作。
而中國外交部官員早已表示,“信心之旅”的主題將貫穿到這次對英國的訪問。
分歧無損中歐關系大局
作為“信心之旅”的重要一站,溫總理訪問歐盟總部的舉動也引起了國際高度關注。美聯社稱,“此次會談是自中國去年12月取消中歐峰會以來的中歐首次高層接觸。”
“歐盟各國受金融危機影響比較厲害,他們急需與中國展開合作。上次中歐峰會被迫推遲主要責任在歐方,因此,溫總理此次能夠訪問歐盟,已經給足了歐盟面子。”一位常駐布魯塞爾的中國記者說。
“在記者招待會之前,巴羅佐很尊重地征求我的意見,說明他要談些什么。我說,你完全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談。”1月30日,溫總理在結束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一個多小時的會談后,在出席聯合記者招待會時作了這樣一番開場白。
“我們只堅持一點,那就是要互相尊重,完全平等。在這個基礎上,什么問題都可以談。”溫家寶接下來講到的這句話,在德國之聲記者發自布魯塞爾的報道中,被稱為“溫家寶在布魯塞爾的名言。”
事實上,除了中國在經濟危機中將扮演什么角色,歐洲媒體關注的另一個重點就是涉及西藏和人權的問題。無論是默克爾,還是巴羅佐,都在中國客人面前談到這些敏感的問題。甚至在“信心之旅”的路上,還有少數所謂“援藏人士”制造干擾。
對此,中方并不否認分歧的存在,而且指出了如何在分歧存在的情況下進行合作。“特別是彼此照顧重大關切,不提出、不挑起爭端和矛盾,避免中歐關系大局受到損害。”溫家寶同巴羅佐舉行會談說。
溫總理訪問歐盟總部時,傳出了中歐領導人會晤將盡早舉行的消息。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和德新社異口同聲,認為“中歐雙方捐棄前嫌,同意合作應對全球經濟危機和氣候變暖問題。”
“應該說,溫總理的訪問對雙方重拾發展雙邊關系的信心非常重要。”一位中國記者說。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