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的氣候變化國際談判不同,在此次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期間,中外記者明顯的感覺是,中國除了積極參與談判,也更加勇于表達了。
“這次會議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發達國家開空頭支票,到最后根本就不落實,”參加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第一天的高調亮相讓人耳目一新。一周多以來的吹風會上,中國代表團負責人紛紛出場,解振華的一針見血,何亞非的睿智,蘇偉的幽默,于慶泰的清晰,讓中國“聲音”充分傳遞出來。
此次大會,中國是唯一單獨設立新聞與交流中心的發展中國家,因此該中心的發布廳不僅成為各路記者打探消息的重點場所,也成為中國發表意見的陣地。面對發達國家吹噓的今后3年為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每年提供100億美元援助,蘇偉以調侃的口吻說,“100億美元聽起來很多,但平均到全球每個人身上,也就2美元不到,這是有意義的巨額援助嗎?丹麥物價很貴,2美元還不夠買杯咖啡。咖啡coffee與棺材coffin發音差不多。我們中國常說一句俗話,就是‘連棺材板都買不起’。如果涉及到生死問題的氣候變化繼續惡化,用這2美元我們‘連棺材板都買不起了’。”一席發言逗樂了中外記者,也成為此次大會被中外媒體引用最多的發言之一,它深刻揭露了發達國家所謂資金支持的虛偽性。
中國新聞與交流中心負責人賴興說,中國新聞與交流中心與歐盟及美國的新聞中心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對氣候變化,我們也有話要說。”
中國的高調“發聲”,使人們避免了對氣候變化問題偏信一家之言。例如,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斯特恩此前表示,美國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沒有虧欠世界,也不會向中國提供減排援助。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中國代表團副團長何亞非隨后在發布會上對此提出批評。“我不想說這位先生無知,他受過良好教育,但我認為(拒絕)對中國提供資金的言論是缺乏常識的,既缺乏常識,也極不負責任。”何亞非有理有據的發言,被大會官方網站及許多國外媒體列為頭條新聞。
大會期間,中國新聞與交流中心還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等科研院所院士、專家舉辦了10多場專場新聞發布會。讓外界對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作出的努力有了比較全面、深刻的認識。 新華社記者 楊駿(據新華社哥本哈根12月1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