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巖陰影:150年來英國首次銀行擠兌事件發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 01:48 第一財經日報
陳達 本周二在英國政府內的一次聽證會上,眾多下院議員嚴厲指責北巖銀行的高層狂妄自大并且沒有能力,認為他們在銀行出現危機的時候,仍然“坐在辦公室里” 當成千上萬的英國北巖銀行的儲戶在兩天之內提現接近20億英鎊的時候,9月份,這個古老的金融中心開始反思100多年以來英國的金融健康以及未來之路。 “這是從1866年以來我們第一次碰到這類事情,所以你說發生這樣事情的頻率是多少,我想說這是150年一次,那么我們的經驗是什么呢?我想說我們從1866年以來沒有經驗,因此現在金管局、英格蘭銀行以及財政部一起在討論這個事情。”倫敦金融城第679任市長史達德在市長辦公室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根據英國專業研究機構——經濟和商務研究中心本月8日公布的報告,由于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倫敦的經濟增長率可能從今年的3.6%放緩至明年的1.4%,房價漲幅會從16%降至1.6%,金融城的就業崗位也會減少6500個。 倫敦國際金融服務局(IFSL)總裁愛德華·威特利(Edward Whitley)告訴記者:“英國北巖銀行是這個國家做住房按揭貸款最好的銀行之一,它們的利率也是最吸引人的,也許正是因為倫敦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所以會很快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 英國維珍集團上周末宣布,該集團已組建一個財團,計劃參股英國北巖銀行,而北巖銀行負責人早先透露,目前正在與多方買家進行洽談,未來何去何從尚無定論。 靈活和創新背后的風險隱憂 史達德告訴記者,英國金管局(FSA)所遵循的是一套基于風險的監管措施,它們不會阻止企業開展新業務,除非有風險問題的存在,于是金融機構非常喜歡在這種監管下進行創新,這也是倫敦近幾十年繁榮的重要原因。 他進一步解釋,英國的金融監管是這樣的,它不可以阻止一個企業虧錢,這是一個自由企業系統的概念,在這個系統企業可以賺錢也可以虧錢,企業不可能不承擔風險而賺錢,就像用1000萬去投資一個項目,可能賺也可能賠,所以監管者不會去阻止一家企業虧錢。 事實上,英國的金融系統,尤其是它的金融監管系統與美國嚴格的基于規則的系統不同,它更加自由并且鼓勵創新,在這樣的金融環境下,失敗的案例也時常出現,而此次北巖銀行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 “北巖銀行的戰略是,完全依靠全球的金融批發市場以及流動性,這在三四年前被大家認為是非常成功的商業模式,因為它發現了一種很聰明的賺錢和融資方式。”史達德說。 于是,利用這種創新并且成功的商業模式,北巖銀行目前成為英國主要的住房按揭銀行之一,一位普通的英國居民告訴記者,北巖的按揭利率是全倫敦最優惠的,吸引了很多中低收入人群。 根據北巖提供的按揭計劃,假設貸款人的房產價值為10萬英鎊,那么他可以得到最高9.5萬英鎊的按揭貸款,另外還可能得到最高3萬英鎊的不保障貸款,這3萬英鎊貸款視客戶自身需求情況而定,相當于現金儲備,利率統一。于是,該按揭計劃可以使貸款購房者得到相當于房屋價值125%的貸款。 然而,倫敦金融城政策委員會主席斯耐德也向記者談到,北巖銀行的資金來源只有5%是存款,而其余的錢資金是靠公司債,它們把短期借款放到長期的按揭貸款當中,而當美國的次級債按揭問題爆發之后,會即刻影響到全球的公司債市場,這就是為什么會出現這個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巖銀行董事會主席里德利(Matt Ridley)近日稱,公司此前充分預見到信貸市場的緊縮風險對公司業務模式的影響,但公司認為穩固的信貸平臺將幫助公司應對這一局面。 北巖銀行過去較長一段時間依靠向其他銀行借款和在金融市場上出售抵押貸款債券進行融資,市場充足的流動性為它提供了豐富的“養料”,然而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信貸市場萎縮,市場流動性下降,銀行間的同業拆借大幅減少,拆借利率隨之上升,北巖銀行面臨資金短缺,再加上儲戶擠兌,北巖銀行陷入了困境。 史達德告訴記者,當美國出現次貸危機的時候,這其實是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問題,點燃了市場流動性收縮的導火線,使流動性出現緊縮,所以北巖銀行所依賴的商業模式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危機四伏的東西。 誰的錯? 事實上,本周二在英國政府內的一次聽證會上,眾多下院議員嚴厲指責北巖銀行的高層狂妄自大并且沒有能力,認為他們在銀行出現危機的時候,仍然“坐在辦公室里”。 北巖銀行首席執行官亞當·阿普爾加思告訴議員,銀行董事會非常驚訝于這次的信貸危機,不得不向英格蘭銀行借款130億英鎊來渡過難關。 但是這并沒有平息議員們的憤怒,因為北巖銀行的高層到現在還沒有承認對這次的事件負有責任。這些銀行家越堅持他們是這次無法預計的全球流動性緊縮的受害者,這些議員們的斥責聲就越響。 其中一位議員認為,北巖銀行的高層太過自大,在追逐這種激進的商業模式時否認了風險的存在,他指責該銀行的風險委員會主席并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 北巖銀行董事會主席里德利堅持,該銀行的商業模式是非常好的,此次事件完全是因沒有辦法預料的事情而受到沖擊。然而議員們則回應,銀行的董事會沒有對今年4月英格蘭銀行關于全球信貸市場緊縮的紅色預警信號作出足夠的反應。 事實上,當此次北巖銀行事件爆發后,一下子把銀行高層、英格蘭銀行、英國財政部以及英國金管局四方推向了最前臺。 “英格蘭銀行出面對銀行注資,財政部出面來對儲戶的存款作保證,”史達德告訴記者,“所以監管系統是做得不錯的,這個事件的結果不能說是一個危機,這里沒有危機,沒有損失錢,存款者沒損失錢,相反存款者還把錢放回這家銀行,沒有銀行倒閉,所以這是一個事件而非危機。” 他談到,每當一個事件發生的時候,人們總是會學習到一些東西,所以現在英格蘭銀行、財政部和金管局三者之間經常在討論這個事情,如果這個事情再次發生,他們會做什么,這是他們討論的重要事情。 英國金管局主管Hector Sants近日表示,如果英國央行在更早的階段向市場投入流動性,北巖銀行擠兌風波本可通過提供流動性避免,當一家銀行的融資發生問題時,對其提供額外的流動性是至關重要的。 然而,當記者走訪英國金管局想要求得他們對北巖銀行事件直接的看法時,他們拒絕對此事件作出評論。事實上,有關于金管局在此次事件中的對與錯以及英國金融業長期所遵循的原則正在被廣泛地討論。 政府的角色 本月9日,英國金管局承認,他們對北巖銀行的監管不充分,暴露出了英國金融系統監管的一些問題。 英國保險業者工會高級國際顧問雅瓦利(Susan Yavari)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英國金管局應該監控到全球市場,應該對全球市場上的信貸緊縮有判斷,畢竟現在倫敦的眾多機構是全球市場的重要一部分。” 然而有專家指出,盡管現在有關于監管的問題還沒有完全暴露出來,但是對于流動性的監測或者保證都是很難的,尤其是限定于一家小銀行的監管上。 事實上,當北巖銀行事件出現后,英格蘭銀行、財政部以及英國金管局被外界看成也應該承擔一部分的責任,而這三者之間的互相協調并沒有發揮很強的作用。 英國《金融時報》對擠兌事件的評價是,英國財政部對儲戶存款的保證有所延誤,同時英格蘭銀行作為英國央行在1997年開始脫離了對英國銀行業的監管,似乎割裂了與市場的關系,導致在事件爆發后,與英國金管局之間產生搖擺。 另一方面,英國的存款保險制度非常無效,該報提出,對于大筆的存款應該給予100%的存款保障,與此同時,當有危機發生時應該迅速把存款從這家銀行轉移到另一家銀行,同時改革破產法,把存款者的利益放在銀行其他不安全的債權人的利益之前。 當英國政府在反思這一切的時候,人們在問,下一個受到次貸危機影響的又會是誰呢? 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訂閱電話: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廣州) 各地郵局訂閱電話:11185 郵發代號:3-21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