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樊宇 華盛頓報道
持續數周的美國財政僵局終于在17日的最后期限之前落幕。債務違約風險暫時解除,政府非核心部門停擺的局面告一段落。
美國政府恢復正常運行,財政部開始照常發債,繞了一大圈,一切重新回到原點。人們不禁要問,這場紛爭中,誰贏誰輸,而代價又如何?
在公眾眼里,共和黨內部缺乏團結,撼動奧巴馬醫改的初始目標未能達成,眾議院議長博納腹背受敵,被弄得有些灰頭土臉,自身領導力也受到廣泛質疑;保住醫改,結束政府關門,調高債務上限,奧巴馬和民主黨的大棒政策占了上風。
政府重新“開門”之際,奧巴馬17日在白宮發表講話,感謝兩黨議員們在關鍵時刻達成妥協,但同時指出這次人為制造的危機給美國經濟增長帶來完全沒有必要的沖擊,影響了美國在全球的財政信譽,也使得美國民眾對美國政治感到厭倦!斑@場紛爭中,沒有贏家!
因為國會兩黨未能就新財年預算決議達成妥協,美國聯邦政府10月1日正式陷入17年來的首次“關門”危機。一時間,白宮和國會山之間硝煙彌漫,國家公園、博物館等景點關門謝客,一些非核心機構張貼“打烊”告示,大批政府雇員被迫離崗休假。
隨著僵局持續,民眾對國會的滿意度降至歷史最低點。而接踵而至的債務上限沖擊波引發更廣泛的連鎖反應,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將美國主權債務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以示警告。
根據標準普爾公司預測,本次為期16天的聯邦政府關門至少已造成經濟損失240億美元。該機構同時將美國經濟第四季度按年率計算的增長率從上月預測的3%調降至2%。
頗為諷刺的是,兩黨在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中始終未涉及與政府開支和稅收相關的核心內容。國會兩黨議員組成的跨黨派小組在17日風波結束后才開始和平協商長期財政改革問題,之前的政治鬧劇驚心動魄,但對解決問題幾乎沒起到半點作用。
根據達成的短期協議,債務上限將被上調至明年2月7日,政府撥款將持續到1月15日,這意味著短暫逃過一劫后可能會有下一難。
標普認為,短期財政協議可能會讓民眾擔心再次出現財政僵局、政府關門的情形而不愿增加消費支出,這會直接影響年底假日消費旺季的表現。
美國眾議院前議長金里奇在《時代》周刊上發表文章指出,當權力相互制衡的不同部門達不成一致的時候,政府關門就成為意見不統一的一種表達方式;饨┚值奈ㄒ晦k法就是帶有誠意的談判。
參議院共和黨領導人麥康奈爾表示,共和黨人已經從這次對峙中吸取教訓,不會再輕易向奧巴馬醫改“開火”,但他們在削減政府福利項目支出的問題上不會妥協。
下一步政客們如何出牌還真不好說,贏家和輸家難以斷定。而從財政僵局造成的破壞性上來說,真正的贏家或許根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