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偉
美國東部時間10月17日凌晨,美國兩黨有關上調債務上限和結束政府停擺的馬拉松式談判在最后時刻,美國國會參議院以81:18壓倒性的表決結果通過了全面恢復聯邦政府運作的議案,隨后眾議院以285:144也予以通過,讓政府重新開門并提高債務上限,從而結束了為期兩周多,在國會上演的一出將美國推向債務違約邊緣的驚悚戲劇,由此啟動了兩黨化解預算鬧劇的最后步驟。
這個協議意味著美國政府在明年1月15日之前仍有錢花,債務上限也被延期至2月7日。由兩黨紛爭而引發的美國債務危機這場大戲暫告一段落,16天前圍繞政府支出和2010年醫療改革法案的政治僵局所引發的政府局部關閉狀態結束。
此前,美國曾100多次提高債務上限,且較少被爭論,但這次提限被廣泛關注,一方面是由于其違約后果的嚴重性,另一方面是美國國內政治形勢微妙。
危機戲碼成常態
“我們只有在狼在門口的時候才能最終達成協議。”弗吉尼亞民主黨參議員馬克·瓦納對美國參議院民主和共和兩黨就延長美國舉債期限和結束政府停擺達成一致戲謔地表示。在最后的時間點達成一致向來是美國政治的經典好戲。
人們最熟悉不過的是2011年的美國債務危機。2011年8月爆發的美國國債危機也上演了戲劇性一幕:民主、共和兩黨在債務上限談判上僵持不下,互不退讓之時,卻在最后一刻達成妥協,令世界為之瞠目。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近幾年,美國債務的增長速度快得驚人:2008年和2009年,美國國債上限分別為10.61萬億美元和12.10萬億美元,分別占GDP的比重為70%和84.1%。而2010年的情況更加惡化:按2010財年計算,美國GDP總額為14.62萬億美元,而債務上限達14.29萬億美元,相當于GDP總額的98%。
彼得森世界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卡門·萊因哈特與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首席經濟學家肯尼思·羅戈夫共同進行的研究顯示,當一國債務總額占GDP比例超過90%后,該國經濟將陷入增長遲滯。鑒于此,自1939年開始,美國債務上限已經上調83次,幾乎平均每9個月就要上調一次。進入21世紀,這一頻率在加快,2001年以來,債務上限已上調10次,其中自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到2010年年底為6次,僅奧巴馬就任總統以來就已上調了3次,總額達近3萬億美元之巨。
2013年年初的債務上限為16.39萬億美元,已于2013年1月1日被技術性突破。美國財政部仍可通過騰挪支付政府的賬單,但只能堅持到2月中旬。此后政府已決的開支將超過稅入,如果不能借到更多的錢,財政部將沒有足夠的現金為政府買單。
在此背景下,美國國會眾議院于1月23日表決并通過了一項各方翹首以待的法案,該法案允許美國聯邦政府在2013年5月19日之前繼續進行必要的舉債活動,以防發生債務違約。
華爾街力阻違約
接下來的幾個月,形勢愈發不妙。當時高盛的貝蘭克梵、摩根大通的戴蒙以及其他頂級銀行家憂心忡忡地坐上了一輛大客車,經過短暫行程抵達白宮。他們的任務是就聯邦政府“關門”以及隨之而來的圍繞預算問題的政治較量不失時機地向總統提出“忠告”。
因為如果國會屆時仍不能提高債務上限,國庫將無錢可花,政府債務將違約,其負面效應甚至會讓全球經濟重蹈2008年金融危機的覆轍,極大動搖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華爾街金融大亨還要減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如果美國政府出現債務違約,美國經濟將再次陷入衰退,全球也將再次陷入重大金融困境。
沸沸揚揚的美債違約危機終于在最后時刻以美國參議院兩黨達成協議而暫時緩解。在議案簽署后,政府將立即恢復運轉。奧巴馬說:“我們將驅散籠罩著企業和美國人民的不確定性烏云和不安情緒。”
事實果真如此嗎?有識之士指出,預算之爭以及為期16天的政府停擺已經消耗了美國經濟的增長動能,也令亞洲經濟前景蒙上陰影。對于中國而言,美債違約警報的解除并不意味著美債頑疾的長期風險就此消失。
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7月,中國持有1.28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占海外投資者所持美國國債總額的約23%。在中國目前總規模為3.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僅美國國債就占到35%以上,各類美國證券總計接近一半。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一個媒體吹風會上稱,中方對華盛頓的政治僵局甚感不安,“我們自然關注美國財政僵局的發展狀況,理所當然地提出美國要確保中國對美投資的安全性的合理要求。”
“我們不是一個賴賬不還的國家。”盡管美國總統奧巴馬言之鑿鑿,但作為美國的第一大債主,中國對美債危機的擔憂和關切是理所當然的。據悉,美國政府長期依靠借債度日,每花一美元中有40美分都是借來的。金融危機爆發后,為刺激國內經濟,應付龐大日常開支,美國政府除了大量印鈔票,就只有借債一條出路了。美政府一味地借下去,勢必要違約。凱西研究所董事長、職業投資者凱西說:“美國應該違約,如果不違約的話,那么美國未來幾代人都需要不斷償還父輩或祖輩欠下的債務。”
“債務上限只是象征性的標志,問題在于美國債務規模如果過大,美國可能會通過摧毀美元,即通過讓美元貶值來減輕債務負擔。”全球各地的經濟民族主義者義憤填膺地將美元和美債視為美國“綁架”和“勒索”全世界的一種“陰謀”。
不管這種看法是否偏激,如果想要擺脫這種被動不利的局勢,長期而言,中國只能降低美元及美債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雖然美國債務危機并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樣,是一場“掠奪世界的貨幣戰爭”,因為它首先傷害到的就是美國自己。但不管怎么說,只要中國不能降低在金融和商品兩個市場對美國的嚴重依賴,就不可能擺脫被動地淪為美國國內政治斗爭犧牲品的命運。如果美國政府無法償還到期債務,可能會在金融市場上引發災難性的連鎖反應,并同時使美國政府和國會成員淪為千夫所指的對象。美國若真的發生違約,將使中國所持的美國國債大幅縮水,并通過重創美元,對中國所持的其他在美投資造成連帶損害。
從表面看,美國的債務危機是由“錢荒”導致的財政危機,但它本質上是一場政治危機,它反映的是美國國內日趨兩極化的政治格局。股神沃倫·巴菲特則將這種持續到最后一刻的談判比作揮舞“一種大規模殺傷性的政治武器”。提高債務上限的談判本是一場政治游戲,而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大佬們都是有著幾百年經驗的游戲高手,不到最后一刻,“答案”是不會揭曉的。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國債違約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自從1971年以來,國會已經80次批準提高債務上限。國會大佬們都很清楚美國國債違約的災難性后果。 沃倫·巴菲特指出,如果國會真的造成一次債券償付上的技術性違約,破壞“美國237年的良好行為記錄”,那將是一次“純粹的愚蠢行為”。由此觀之,美國國債違約這一局面將不會出現,這一點絲毫都沒有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