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設計新的經濟體制與市場以進行大規模的風險管理和減少收入不均;指數調整和通貨膨脹,社會安全,資產評估(包括金融資產和不動產),資產價格的時間序列特性和市場心理等,而今天他以對“資產價格的實證分析”獲得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希勒在金融市場、行為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不動產、統計方法及市場道德判斷、公共選擇等方面貢獻良多,他長于運用數學分析和行為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研究投機市場中的價格波動;分析投機泡沫,尤其是證券和房地產市場泡沫;分析金融、保險、公共財政在普通民眾未來生活中的廣泛影響等。
希勒教授認為,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面臨許多實體經濟風險,例如經濟增長緩慢、失業率提高、通貨膨脹率升高乃至個別地區或工業部門的衰落,而目前的金融體系安排對于這些風險幾乎是無能為力的,因此希勒提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高級金融理論來化解這些實體經濟風險:在他的設想中,一個包含各種風險信息并能對這些信息進行及時處理的數據庫系統構成了金融新秩序的物質基礎。在這個超強數據庫的幫助下,全球市場中的所有交易風險以及各種獲利機會都會及時得到反應,并從此創造出新型的金融工具。然后人們通過在金融市場上交易這些新型工具來分散和化解這些實體經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