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上熱搜的話題基本上都跟人口問題有莫大關系,再一次證明了人口問題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眾多專家也都紛紛建議,這個我們都見識過領教過了。
我們可以先看看這些熱點問題。
出生人口下滑對教育領域的影響是分時間段的,就目前來說,學前教育首當其沖。在未來,中學乃至大學的生源也將受到較大影響,未來不少大學將關停。
不久前,《半月談》發文,未來10年間,我國將迎來史上最大“退休潮”,60后(指60歲退休以后)群體正以平均每年2000萬人的速度退休,其中不少女性在年滿50歲時,就切換到了退休養老的人生下半場。
沒想到的是,頻頻登上熱搜的又是另一個話題,就是有關老人就業的話題。在當下年輕人35歲職場危機泛濫的情況下,老年人也在極力擠進這個圈子。可見,慘狀如何。
這還沒有說到養老問題,就已經有諸多問題暴露出來。
而房地產問題就更有無數專家給過建議了,作為支柱產業,房地產影響著幾十個甚至上百個行業的發展,可以說關聯性極強,影響面極大,如今隨著人口減少,房地產行業也失去了上漲動力。房地產長期看人口,所以,又開始呼吁從生育著手。
可是殊不知,這么多年來,導致生育率低跟房地產有很大關系。
中國人口形勢報告2023顯示:2022年我國人口開始負增長,總和生育率跌破1.1、全球倒數,放開并鼓勵生育刻不容緩。老齡化、少子化、不婚化三大趨勢加速到來。人口因素影響重大深遠,生育政策調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一。
對此,有委員朱列玉建議,為解決人口老齡化、低生育率問題,建議放開生育的結婚限制,放開生育的數量限制,有意愿的母親有權生育三胎以上,上不封頂,建議實行獎勵政策,鼓勵生育,例如提供現金和假期獎勵。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問題應由政府負責解決。
我們就不對此進行評論了,網上有太多的熱議。
我想說什么呢?無論是房地產問題、上學問題,還是養老問題等,都跟當下人口開始負增長有關系。如何解決呢?
我們再來看一個新聞。
近日,上海80后夫妻在社交媒體稱存款到300萬,決定雙雙“退休”,引發熱議。網友吵翻:存多少錢才敢退休?1994年,麻省理工學院學者威廉·班根提出“4%原則”:只要在退休第一年從退休金本金中提取不超過4.2%,之后每年需要提取的金額=總額×(4%+通脹率),即使到過世,退休金都花不完。
說實話,我不知道,過去30年了,而且每個國家情況不同,每個人也有個體差異,所以存多少錢還真不好說。總之,這個問題或許國家會更優先統籌。
2月25日,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表示,未來國家統籌養老金的水平是比較基本的,需要個人賬戶養老金加以支持配合,才能使養老保障達到更滿意的水平。不要認為養老問題還有拖延的機會,以后再做選擇會更艱難。我國現有的養老金基礎并不太好,未來挑戰大,要高度重視,要注意治本,至少治標治本相結合。
未來該如何養老?看來大家都在未雨綢繆并不是多此一舉,因為這已經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問題。有人說以房養老,有人說養兒防老,如何養老我看根本問題還是要解決人的問題,而不僅僅是局限于人口的問題。
很多專家有些本末倒置了,比如說房地產問題顯露出來了,所以要通過人口增長來解決,而不是想辦法解決人們為什么不想生的問題。
住房、教育、醫療甚至養老,哪一個能離開房地產?都綁在了一起。外在表象自然就是推高房價。反過來不僅僅是影響生育率,還包括人民的幸福感。
說一個簡單的例子,在高房價下,人們為了買房盡可能減少吃喝,減少各種娛樂支出,當然另一方面就是不得不加班,多加班倒不是說為了多賺錢,而是為了保住飯碗,如果不是有太大壓力,誰愿意?
在這樣的情況下,誰敢消費?又談何養老?因為年輕人根本就沒有時間陪家里人,當然也就很少有時間陪孩子,所以不想生就很容易理解了。有幾個正當年不在外邊奔波的?有幾個是可以正點下班的?這樣的競爭下,好像又跟人少沒關系。
所以,問題出在哪里?
新華視點也曾評論表示,“生得起、養不起”是顧慮之一。要在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上下功夫,住房、醫療、教育、托幼等方面成本降下來,想生娃才能變成敢生娃。
高房價真的可以說把人都逼瘋了,不少人為了房子,什么都豁出去了,甚至包括三觀。可以理解,好不容易買一套房,所有的積蓄都押在了房子上,試問你哪還有能力去消費去養孩子?養老是必須的,這個改變不了,所以就放棄養孩子了。
對于高房價問題,國家已經出手,過去說了太多,就不多說了,盡管速度有點慢,但還是值得期待的。人口問題,不要把它太當回事,更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從現在的人的幸福感知出發,只要大家壓力小了,一切都好說了。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