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07月10日 10:41 國研網
一、三大定律 1、供應鏈透明定律。 因特網對于新經濟的主要貢獻,實際上就在于提高商務效率、降低交易損耗、提高供應鏈各環節之間的透明度。 對于電子商務發展過程的粗略觀察后便可以發現,供應鏈透明化的起點,從大部分新經濟實踐者的直覺出發,被人為地定義在供應鏈的最后一個環節,這就是B2C模型。其原因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個:其一,供應鏈末端最具有分散化特征,這給了信息整合一個相當大的空間;其二,從傳統經濟的經驗出發,供應鏈末端的利潤積聚比較大,有可能獲得很高的利潤回報;其三,先期進入電子商務領域者普遍缺乏傳統行業背景,他們只能選擇面向最終客戶的成品銷售方式,而相當一部分后入者在經營思路上受到了他們的影響。 但是,即便有以上理由,我們還是能夠發現此種從供應鏈末端開始的透明化過程有著一些不足:第一,他們將直接面對一些非信息類壁壘,如最著名的三個瓶頸:支付、信用和配送,這對于一個廣闊分散的、信用度難以保證的、支付體系不完善的市場來說,幾乎具有難以跨越的特征;第二,未經組織的客戶需求層次差別巨大、特征凌亂,這不僅對于信息之外的商業環節是一個挑戰,同時信息流本身的處理也相當艱巨;其三,由于位處供應鏈下游,上游生產的低效和不透明使得B2C的經營者的服務改善永遠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無論是比較購物模式還是集體競價模式都只能部分深入供應鏈,而不可能達到完全意義上的信息高效利用——這就猶如將一張黑紙疊在玻璃后一樣,無論客戶端多么透明,從供應鏈的下游看去,整個系統仍然是個黑箱。 B2B模式替代B2C模式成為電子商務主流這個事實本身,實際上符合這樣的一個觀點,即信息流整合應當從供應鏈的上游開始而不是相反。但是由于目前產業環境中存在這樣一個現象:越靠近供應鏈上游的基礎產業,如原料、能源等對于參與新經濟的熱情越冷淡,所以我們目前看到的B2B模式仍然集中在供應鏈的下游。 2、商務流加速定律。 電子商務的特征在于對商務流的高效整合,對于產品(服務)從生產到送達客戶這一過程的簡化和提速將貫穿傳統商務向電子商務轉型的全部歷史。 當然,因特網作為信息傳送通道的全部功能只能限于信息的整合本身。所以對于商業這種在很大程度上基于物質交換的社會行為,網絡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或者說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 這里就存在一個問題,商務的加速是全程的,而網絡對于其貢獻卻是局部的。所以商務重整過程一定是一個多角度重整,其對象群不僅包括基于網絡的信息流,還有一系列與之配合的其他項目,如果沒有這些后臺體系的完善,電子商務就會流于一句空話。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前瞻性的結論:凡是能夠對商務流的加速產生貢獻的行業,必定會在電子商務體系中獲得良好的發展。比如:配送體系、支付體系、信譽保障體系、安全保障體系、跨國流通結算業務等等。 在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三者中,因特網實際上完全能夠解決的就是信息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部分解決資金流,對于物流只有非直接的影響。所以極有可能形成電子商務發展初期的信息整合、中期支付整合和成熟期的物流整合的三部曲。在這三者當中,最終對電子商務的命運起決定作用的是物流整合,這實際上已經脫離了IT技術的層面,而變成了一個管理和經營問題,是從信息革命回歸到傳統商業自我革新的狀態,是一個商業內部的轉變而非外力的重塑(當然不否定外界的影響作用),誰能夠從傳統商業中自發地轉型、提前改造,誰就有可能獲得電子商務的最終果實。 3、中間商擴散定律。 電子商務的扁平化,實際上擠壓的是傳統的中間商。然而由于B2C嘗試的暫時遇挫,使人們認識到必須在傳統商務規則和電子商務理想之間達成某種妥協,這就是B2B興起的一部分外因。對于長長的供應鏈來說,中間環節眾多,理論上每一個層次之間都有形成B2B的可能,然而信息流傳送的高效性使得B2B形態的中間商具有良好的擴展能力,B2B在兩個方向上(向上和向下)的相互吞食最終會形成具有行業特征的、階段性的最佳垂直優化。 這種擴散深度和速度不一定相同,因為不同行業之間的初始條件千差萬別,并且跟電子商務的后臺整合的程度直接相關。我們唯一可以設想的理想狀態應當是,當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接口完全對接的條件下,中間商會退化為唯一的層次,此時交換環節最少、過程損耗最低、商務效率最高。 二、七層境界 1、原始星云狀態(未經信息整合的傳統商務)。 傳統商務模式,依靠古老的信息交流方式進行溝通。供應鏈的中間環節眾多,營運的內、外部損耗巨大,流通周期長,回饋緩慢,甚至完全沒有渠道,生產者依據經驗進行產品生產和開發。市場壟斷形成和緩,小廠商尚有一定的存活空間。從信息層面來看,每個生產者同消費者基本處于獨立狀態,是一些分散的點,猶如原始星云,混沌而基本無序。 2、EDI階段(前電子商務階段)。 有實力的廠商通過建立標準增值網絡(VAN),開始電子商務的最初嘗試:電子數據交換(EDI)。然而由于技術復雜和先期投資巨大,這種專用網絡沒有得到廣泛的推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幸參與使用EDI者已經開始了其信息整合的嘗試,并為它們進入新電子商務時代打下了基礎。 3、廠商發布(正向推銷)。 由于因特網的迅速發展,廠商開始試圖嘗試如何利用此種新興的信息工具。這種嘗試首先開始于最原始的信息發布,對于生產者來說這種發布形式的轉換最為簡單:只不過是將傳統的載體,如:廣告、產品手冊等等信息集束整合上網。所以它們很快形成了以賣方展示為主的信息流。這種整合的過程在橫向和縱向上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此種賣方信息發布已經擺脫了單純信息播報的枯燥模式,走上了以服務為主體的道路。 4、用戶發布(有組織的買方)。 市場永遠具有雙向。在賣方發布產品信息的同時,實際上買方也存在尋找產品的愿望。由于相對于賣方來說,買方的需求一般是零散的、小規模的,所以必須經過組織才能夠形成B2B交易條件。基于因特網的第三方組織者的出現,使得買方的需求通過采購商得到集中,從而構建了具有規模的反向購買流。 5、接口標準化(內部商務流整合階段)。 在初期信息發布渠道構建完畢之后,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同時面臨著一個將自己企業內部商務流程重新整合,使之達到與外部接口匹配的任務。其理由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企業內部尚不能達到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處理,即使外部電子商務的條件再完備也難以保證整個商務流程的順暢。 6、SCM減層(中立性打破)。 當上述調整基本完畢,包括支付體系、信譽保障體系等由線下基本完成上線的轉換之后。第三方便會面對來自廠商和用戶的雙重壓力,由于包括物流在內的電子商務的瓶頸已經被突破,使得買賣過程變得異常流暢,從初始生產者到終極消費者之間的直接溝通成為可能,甚至各個行業內都會出現相當于DELL、或比之在供應鏈上跨越幅度更大的直銷模式,那么還有什么必要養活中間商?即使是B2B模式中間商一貫標榜的中立性,此時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大的直銷者完全可以通過代理競爭對手的部分供應鏈牢固地控制市場,就像現在亞馬遜所作的那樣,因為它不必擔心自己的份額會遭到削減,在市場如此透明的條件下,小企業的容身之地已經幾乎消失,能夠構成競爭威脅的大概只有全新的產品和技術。 7、網絡空氣化(中間商消失)。 這是一個理想化的結果:原來像星云一樣互相獨立的廠商和用戶如今被無限的連接起來,用戶和廠商之間可以通過種種方式進行便利的溝通,個性化服務成為商務主流,信息的傳送如此便捷,使得人們再也難于意識到傳送過程的存在,這就像我們時刻呼吸而很少想到空氣一樣。中間商成為歷史封印,生產者的產品直達消費者而不經過任何倒手環節。全球形成一個大市場,通過電子貨幣免除了兌換的麻煩,當然各國政府也為此達成了共識,否則它們將損失數以千億計的關稅。 電子商務發展至此實際上在消滅了中間商的同時也消滅了B2B這種模式,最終B2C和C2C等有用戶直接參與的商務形式將成為主流。從這一點看,B2B僅是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過渡,其存在的歷史不過是電子商務歷史的一個短短的章節而已。轉載《首都信息化》
|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