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07月18日 09:10 和訊 homeway
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接軌已成定局,國內油價受國際原油價格影響暫時高企,日后將逐漸回落到理性的價位。 一問:油價什么時候可以降下來? 二問:收購加油站問題會不會影響油價? 三問:外資進入油品流通能使油價降下來嗎? 油價什么時候可以降下來?答案是有望在8月份以后。 自從6月5日成品油價格大幅提高以后,消費者幾成驚弓之鳥,7月5日是傳媒所說“油價每月一調”的臨界點,在此之前,詢問油價的電話不斷打到國家計委價格司、國家經貿委石油化工局、中油和中石化,答復幾乎都是“不知道”。人們在忐忑中度過7月5日,又提心吊膽的等待下一個“臨界日”——8月5日。 由于油品價格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成品油的供應和定價也成為關注的焦點。 我國成品油大體有兩種供應方式,一種是直供,一種是批發零售。直供油的價格是成本加上管理費用,油價很便宜,但是不許流出本系統,否則取消直供。批發零售的油價是根據國家計委制定的中準價上下浮動,例如北京93#汽油賣2.92元/升的時候,廣東就賣到3.00元/升,而深圳則是3.20元/升。廣東是全國耗油大省,每年1300萬噸成品油,占全國消費總量1/8。這個價格是上浮5%后的零售價,而省批發價就是最高批發限價。7月14日全國93#汽油調整為3.06元/升。 我國《公路法》出臺以后,費改稅的主旨之一就是把公路管理費用打入油價中去,但是引起不使用公路的成品油消費者的不滿。因為打魚的、種田的既不享受直供又不使用公路,讓他們負擔這部分稅不盡合理。在香港是用“紅油”的辦法,即在非公路用油里摻入紅色素,以示區別。但是內地出現走私紅油的現象,后來成品油價格波動較大,也給費改稅帶來變數,國際原油價格又漲又跌,國內的稅率是否也隨之調整都是問題,因此迄今為止,能適應目前狀況的方案仍未敲定,不過在此次整頓中,加油站安裝加油槍加稅裝置是一個重點,可見國家實施費改稅的決心不變,但目前還不是影響油價的主要因素。 從1993年以來,我國已成為石油凈進口國,所以國際油價的走勢對我國油品價格的漲落至關重要。 現在國際上認為眼前影響油價的因素有三個,一是國際能源機構報告,目前世界原油日消耗量7700萬桶,而產量卻只有7500萬桶,全球原油庫存已經降到最低點,供不應求。二是美國燃油價格猛漲,除燃油附加稅和實施新環保條例有關外,美國原油戰略儲備下降及人為投機因素,也有借機哄抬油價之嫌。三是伊拉克6月減產,直接造成油價上漲。 從國內油價體系來看,在1998年以前,原油是由中石化調配經銷,后來中油也參加這項工作,中石化的主要職能之一是計劃分配國內原油消費。1992年,中石化與國家政策相配套實行三級定價系統,分配給大型煉油廠的原油價格實行國家定價并由國家補貼。煉油廠可以在國內外市場購買額外所需要的原油,1993—1994年作為開放價格的一部分,國家不再以國家低價出售原油,并許可企業出售國家計劃以外生產的原油,而且放松了對原油的進口。在這樣的政策下,中石化雖然對原油的分配控制更加緊密,但是原油價格卻很快向國際市場價格靠攏。1997年國際原油價格下跌,而國家定價卻上漲,高于國際市場生產價15%,這給原油加工企業帶來極大壓力,同時導致嚴重的走私狂潮。 1998年6月,國家進行價格系統改革,使得國內原油價格直接與國際價格接軌,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價格的變化每月一調,這就是現在傳媒炒的很厲害的“油價每月一調”的緣由。成品油的國內市場改革與原油同步進行。 國家計委出臺的《原油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認為國際成品油市場波動超過5%時,我國汽油柴油價格就應該調整,由國家計委根據國際市場價格制定原油和成品油基準價,每月調整一次。但是每月調整一次基準價并不是每月成品油價格都有變化。 我們從油價變化的曲線大致可以看出,國際油價在2—3月份時29.5美元,3—4月份是25.17和24.77美元,大幅下降,但國內油價仍在上調,據說是因為在1998年油價改革時,沒有及時將油價與國際市場接軌,現在利用國際油價下跌的時機上調,逐步與國際價格靠攏。國際油價5—6月大幅上揚到29.19和32.02美元,意味著8月5日這個臨界日還將使消費者提心吊膽。那么此次調價的幅度有多大呢,業內人士認為成品油汽油每噸上調200元,柴油上調180元,這樣就基本與國際市場價格接軌了。但是,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預測,今后幾個月世界平均原油價格每桶將下降4—5美元,國際原油價格將逐步回落在25—27美元左右,這樣我國的成品油價格也將在8月以后回落到汽油2800—3100元/噸,柴油2500—2800元/噸的水平上。 國家計委宏觀研究院的王鍵認為這是美國人企圖控制全球經濟的一個步驟,由于美國的新興產業對傳統能源的需求不高,而傳統產業則離不開傳統能源,但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正在從亞洲金融危機中復蘇的國家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所以斷定這里有陰謀。 另外還有人認為,依靠油價高企的機會,從抬高運輸成本入手拉高零售物價,使持續走低的通貨緊縮得到緩解,是政府樂于見到的事實,所以政府并不急于改變現狀。 國家經貿委的官員趙先生反駁了上述言論。他說,油價高漲使得企業生產成本增加,效益下降,國家經貿委也很著急,一直積極想辦法解決,但是油價一直歸國家計委價格司管理,具體的解決辦法還要由國務院統一協調。他認為,燃油的價格生成機制和流通機制以及整個石油工業體系都應該改革,用市場機制來規范價格、流通和油品供應體系的運作。靠兩大集團的自律來控制成品油的流通,值得懷疑。商家搞價格聯盟會被人批評,那么搞價格壟斷,豈不更過分。事實證明,國家通過石油儲備來平抑油價的辦法是失靈的,應該像糧食、棉花那放開,因為企業可以通過燃油期貨的方式來規避油價風險,而企業規避價格風險的動機不會比政府更差。他特別強調,這種計劃體制會大量產生尋租現象,成為阻礙市場經濟改革的腐敗力量,影響整個石油工業的發展。 國家計委外資司鄒先生認為我國燃油的價格生成機制和成品油流通體制的改革只有一個辦法—市場化,凡是市場能解決的,都來讓市場去解決,政府不要包打天下。 收購加油站問題會不會影響油價?答案是會的,因為成本是剛性的。 成品油的流通體制一直是老百姓關注的焦點。原來石油這一塊一直是由石油部歸口管理。1983年,根據國務院的指示,籌建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這次改革的目標是把石油這塊兒資源集中用好,當時的口號是“用好1億噸原油”,大部分煉油廠歸中石化,后來成立了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這時候國家又把石油部撤消成立了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后來又改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油)。 原石油部副部長李人俊根據國際方面的經驗提出一個新方案,認為石油行業里中下游產業一體化有利于發展,把石油和石油化工結合為一體。中油和中石化按照這個思路,基本劃分了勢力范圍,大致是沿東北的山海關到西南劃一道斜線,南邊的歸中石化,北邊的歸中油,成為南北兩大石油公司。 我們在大街可以看到,有的加油站是打出中石化的品牌,有的打出中油的品牌。國家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曾經開放過油品的專營權,然而,由于成品油的需求和價格上的暴利,各地私自建立的加油站如雨后春筍,紛紛冒頭,打出的旗號也各不相同,連華潤公司這樣專做進出口油料的單位也開始進軍加油站行業,大家都看中了這塊攫取高額利潤的肥肉。 現在廣東的加油站的售價一般都在500萬元左右。近日中石化與中油暗中較勁,收購加油站,于是把價格推高,有的加油站賣到了1000萬元,深圳皇崗的加油站已經賣到5000萬元。 偏偏此時,國務院5部委又出臺文件,要求清理全國的加油站,同時要求所有的加油站必須與中石化或中油簽訂供油合同,否則將予清理。據說此舉是為了打擊走私進口油,壯大我國國有石油企業以迎接加入世貿組織的挑戰。傳媒形容這是中國羊喂養中國虎,其實應該說是中國的牛虻吸中國牛的血。保定一個個體加油站投資100萬元,數月后賣出500萬元,凈賺400萬元。 中石化老總宣布計劃兩年內花100個億收購、聯營、劃轉、新建加油站。在現有12000個加油站的基礎上再擴充8000個,達到20000個。全國88000個加油站中,兩大集團只占14000個,連20%都不到,社會辦的加油站大約占到70%。廣東境內105、106國道加油站星羅棋布,從化境內有63個加油站,從街口到溫泉,14公里竟有15個加油站。 這么多加油站要被兩大集團網羅,那得花多少錢?為什么兩大集團樂于斥巨資收購呢?據中石化綜合計劃部有關人士解釋,目前我國煉油企業生產能力過剩,開工率60%。如果大量進口成品油,將對國內的煉油企業造成很大沖擊。但是背后還有一個玄機,不開成品油進口的口子,原油自己煉,整個油源被兩大集團控制,自己產油自己賣,不亦樂乎?但是這種新的壟斷行為能否造就強大的國有石油企業,令人懷疑。這些居高不下的管理成本肯定要攤進油價里,到那時國際的油價跌下來,恐怕國內的油價也會一路走高,難以下探,因為成本是剛性的。除了勘探、開采、煉油、管理這些費用,還有收購加油站的錢。 外資進入油品流通能使油價降下來嗎?答案是只要公平競爭應該可以。 中國石油工業與世界石油巨頭的差距,在許多重要的環節表現出來。 一是管理結構仍然官僚化,機構龐大。二是內部管理問題比較多。三是職工教育水平低下,因此對他們的激勵機制相對薄弱。四是在開采和生產低成本的原油和天然氣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不高。五是在中等技術的勘探與開發方面有國際競爭能力,但在采用最先進技術進行油田開發方面的能力相對薄弱。六是高成本油氣儲量的比例偏高。七是油氣儲量幾乎都處于內陸,缺乏國際巨頭公司擁有的地域平衡。八是煉油廠與石化企業缺乏經濟規模,而且地點分散,缺乏整體性。九是石油與石化產品質量低,附加值低的產品比重過高。十是銷售網絡的后勤保障能力極弱,成本太高。十一是在質量和客戶服務方面的品牌效應或名聲幾乎沒有。 劍橋大學的彼德·諾蘭斷言,如果中國的石油化工公司與國際巨頭公司直接進行面對面的競爭,很難獲得生存。 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副局長陳耕表示,中國入世以后,將對原油、天然氣進口實行零關稅,在1—2年內,各種燃油、成品油的關稅將降到6%。再看看煉化企業的情況,新加坡一家年產800萬噸成品油的煉油廠用員工500人,同樣的企業在中國則用50000人,人工是人家的100倍,成品油的成本是人家的3倍多。目前殼牌石油公司已經在南京建成他們在中國第38家加油站,阿莫科石油公司要花100億美元打入中國油品市場,計劃3—5年內在中國的油品零售量達到500萬噸,最終達到2000萬噸。新的經濟八國聯軍不光是站在家門口叫陣,而且先遣小分隊已經不聲不響的近來了,真刀真槍的和人家競爭,會使我們真正認識到市場的厲害,那時候沒人再保護了,公平競爭會使老百姓獲得實惠,油價也是如此。(《財經時報》記者沈小雨)
|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