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觀點 > 經營 / 內容 |
|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04月17日 08:59 中國商務在線
國內IT業的龍頭老大--聯想集團在香港股市籌集28億港幣,作為進軍互聯網的“糧草”。聯想對外宣布,上市 公司集得的16億港幣中的45%將用于“投資及收購網上華人供應商,或購買內容版權等!甭撓氲臉酥揪W站--FM36 5最近加緊招兵買馬,據稱其目標是“年底要超過新浪”。有消息說,聯想已經開始批量收購小網站以使FM365能“滿足 80%的人的80%的需求”。基于聯想的一系列大動作,外界甚至替聯想定位為中國版的“美國在線”。楊元慶說:“用戶 關心的是資訊更豐富,生活更方便,而不是主頻是多少,內存是多少!薄奥撓脒^去是一個技術和產品供應商,現在要轉變為 一個信息服務與信息技術并重的供應商”。人們的感覺是,老成持重的聯想,在網絡的泡沫繁榮面前終于也把持不住了,F在 ,最可能兌現的“大預言”就是“網絡泡沫(其實是網站泡沫)在半年內破滅”。難道一向穩健的柳傳志真會“老夫聊發少年 狂”?有人分析,柳傳志即使賭,也不會把寶押在網站上,他看中的應該是互聯網中最穩定的利潤源--互聯網接入設備和網 絡基礎設施建設。 柳傳志不會去追王志東 主持人:最近,聯想集團進入互聯網時代的步伐快得驚人。先是在香港股市融資28億港幣發展互聯網業務;后又聯 姻盈科數碼建設寬帶網絡,導致股價暴漲;據傳,聯想科技公司將更名為“神州數碼”,準備用互聯網業務包裝后單獨上市; 4月份,被聯想寄予厚望、揚言要超過新浪的聯想超級門戶網站又要問世。 劉九如:我認為,聯想矚目的并非網站。因為這不是聯想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所在。搞網站僅是聯想跨入網絡時代的序 曲。對于聯想來說,其網絡時代的核心業務既不應是建網站,也不應是完善在線銷售的電子商務模式,而是如何根據網民的要 求,提供方便實用的網絡接入設備,并在網絡基礎建設上取得突破,因為這兩塊業務才是最賺錢的,尤其是后者。聯想的目標 應該是IBM、CISCO或者ORACLE那樣的網絡建設巨頭,它們為全世界提供互聯網技術、設備及服務。不管網站賺 錢與否,網絡基礎建設企業總是賺錢的。嚴格意義上說,這才是真正的互聯網企業。以聯想的綜合實力,應該做別人做不到的 ,也只有別人做不到的才最有價值。這對聯想本身也是一個提升。 劉韌:我也持這種觀點。因為互聯網增值服務譬如說ICP領域,現在模式商業滿天飛,沒有人能準確預言3個月后 的情況,盈利更是遙遙無期。但從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則不同,它是互聯網上最賺錢的業務?梢栽O想,聯想如果給海爾或者 是一汽這樣的企業完成整個電子商務的方案,包括軟件、硬件和網絡建設,那收獲的是什么樣的名和利。因此,聯想的業務重 心應該放在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上,聯想的優勢也在這里。甚至和國外的那些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巨頭相比,聯想也有自身的 競爭優勢。比如在熟悉國情方面、在提供更好的服務方面、在價格方面以及它已經擁有了龐大的客戶網絡等等。當初華為等本 土公司在和國外公司進行通信領域的市場份額爭奪時,主攻就是服務加價格。至于建立一個門戶網站,也未嘗不可,如果最終 能上市也不錯。但是否要“超過新浪”,我看并不重要。很顯然,經營網站對于聯想來說,還是一門全新的學問。因此,我把 FM365看成是聯想進軍互聯網的一支“伏兵”,而“大部隊”還是聯想的互聯網軟硬件產品及系統集成產品。從聯想的做 法來看,它給自己的定位是全方位的網絡企業。首先,在網絡基礎建設方面,傳統PC仍要做下去,這是客戶端的互聯網接入 設備;在服務器端,將涵蓋軟硬件產品以及系統集成。在信息服務方面,即將開通自己的門戶網站--FM365,而且這個 網站是其規劃中的網站群的旗艦產品。聯想并不排斥擁有像YAHOO!這樣的增值服務。迄今為止,應該說國內還沒有一個 傳統企業像聯想一樣徹底轉向互聯網。 劉九如:我認為,聯想現在全面進軍互聯網,既抓住了一個很好的時機,也是一種必然的選擇。因為據我了解,聯想 的合作伙伴及用戶希望聯想邁向互聯網的呼聲很高。雖然聯想此前經過15年的努力,已成為國產PC行業的巨人,但事實卻 在不斷向我們證明,新世紀是互聯網世紀。主營業務不與互聯網結合的大型企業將成為“恐龍”。以往聯想的成功在很大程度 上是基于其對客戶的了解,以及為顧客提供良好的服務。但在網絡時代,客戶的選擇會出現新的變化,如果聯想不抓緊時間向 互聯網靠攏,提供給客戶基于互聯網的增值服務,就很可能會失去客戶的信任。 主持人:IBM的電子商務廣告滿天飛,但誰看到過IBM的門戶網站?誰又看過 SUN公司的網站呢?但這些網 絡基礎設施和服務的供應商卻實際上把住了網絡時代的錢袋。國際上與IBM同類的、規模相近的企業,其市值都是一千億美 元以上。前幾天,思科的市值一度超過微軟。我想,讓聯想眼饞的是這些企業而不是亞馬遜和雅虎,更不是王志東和張朝陽。 聯想推出一個網站,無論速度上,還是影響上,都要比開發一種網絡產品更有力地說明,聯想不僅是國內PC時代的龍頭老大 ,也想做互聯網時代的巨人。 在網絡時代,穩健可能不是一種優勢 主持人:柳傳志給人的印象,一直是非常穩健的企業家,信奉“不熟不做”。當時的倪、柳失和,其中一個起因就是 柳傳志不讓倪光南在看不到前景的研發上多投入。但英特爾的總裁葛魯夫曾說,IT時代的金科玉律是“狂者生存”。以前, 柳傳志顯然不是“狂者”,也生存得很好。而現在,柳傳志似乎被網絡大潮所改變,要用10倍速來沖刺了。 劉九如:柳傳志以往的“保守”或者說穩健,一定程度上源自于其早期發展的艱難。那時候不允許犯錯誤,因為一個 決策錯誤就可能會斷送了整個企業的前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企業的傳統或者說文化--只賺看得見的利潤。這種文化在開始 面對虛無縹緲的網絡大潮沖擊時,反應遲鈍或者說不屑一顧也在情理之中。作為國內最大的IT企業,聯想在行動之前自然要 十分謹慎和小心,想好了再走。在風云變幻的互聯網上,風險肯定要大得多,何況聯想又是以穩健著稱的。但互聯網的發展史 可以說就是一部技術冒險的歷史。在互聯網時代,聯想以往的節奏顯然并不合拍,等想好再走可能就太晚了。聯想集團目前正 在進行的調整顯然和柳傳志以往的行事風格不同,但此舉確有互聯網時代的風范。 劉韌:聯想15年走過的道路,是一條穩健之路。聯想對于利潤的追逐非常執著。熟悉聯想的人都知道,在早期,聯 想的英雄就是銷售能手,所謂“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因為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容不得半點閃失。柳傳志曾說過,聯想做 事的原則是鋪上一層土,夯實了,再踩上幾腳;然后再鋪上一層土,再夯實,依此類推。他的這種風格成了整個聯想的企業風 格。聯想不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因此聯想輕易不會賭博。即使是現在,我們看到,聯想決定轉型到互聯網,但它還是有所保 留。譬如在聯想的一些舉措里,我們可以看出它希望通過戰略合作來規避風險的意圖。 主持人:但現在流行的理念是,在IT時代,最大的風險不是做什么而是什么都不做。柳傳志的穩健,使聯想穩步發 展為國內PC行業的老大,但同時也導致其在互聯網業務上一直裹足不前。例如,聯想雖然最早進入系統集成領域,但卻偏偏 沒有做互聯網的系統集成。結果亞信這樣的企業捷足先登,占領大半市場份額,并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 劉九如:在美國,康柏(COMPAQ)受到戴爾(DELL)的巨大沖擊,就是很好的前車之鑒。戴爾創立的基于 互聯網絡時代的經營方式,反襯出其他PC廠商的落伍。當然,不是說康柏可能就要跨掉,但在以速度取勝的互聯網時代,傳 統業務的轉型就變得非常關鍵和緊迫。聯想的轉型,也是迫于自身發展的巨大壓力。聯想今年的銷售目標定在80億美元,我 相信這個目標是經過科學論證確定的,但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下,完成這個目標會有不小的難度。只有借助互聯網,適應網絡背 景下的用戶新的要求,聯想才能實現跨越。 聯想轉型并非坦途 主持人:銥星的教訓告訴我們,高科技和高投入、高風險是伴生的。聯想在PC時代如魚得水,但在網絡時代的表現 怎么樣還很難說。 劉九如:我認為,聯想從一個以PC為核心的傳統IT企業,要升華為一個以INTERNET為核心的互聯網企業 ,這確實充滿了挑戰。其觀念、管理、組織結構都要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進行徹底改造,還要有很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因為I NTERNET比PC具有更高的技術含量,而且風險也更大。如果調整得好,聯想將如愿以償地走向世界,并成為百年老店 。 劉韌:可以說,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中國IT企業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如果說以前我們的PC產品一直受制于 人的話,那么在開放的互聯網時代,就要爭取擺脫控制。聯想過去賣別人的機器,后來攢別人的機器,現在整個行業面臨產品 升級的問題,這里面有很大的趕超機會,正所謂“重新洗牌”。邁入網絡時代的聯想,其創新能力將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戰。聯 想恐怕要面對這樣的風險:大量投入人力和財力搞網絡時代的研發,結果國外的新技術、新產品一問世,產生全部覆蓋效應, 自己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這不是聯想一家的問題,而是所有中國的IT企業都面臨的問題。只不過聯想要大投入,就冒比別 人更大的風險。 劉九如:因此,我認為聯想還應該建立自己抵御技術風險的機制。分散風險就是一個好辦法。這次銥星項目失敗,但 摩托羅拉此前已經很好地分散了風險,所以損失可以承受。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價值觀的轉化問題。原來聯想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就是看你能創造多少利潤,是很確定的標準。但在技術為本的網絡時代,更需要想象力和大膽創新,這個時候如何判斷一個 人的價值?這方面有時也需要“賭”一把。我強調,聯想的戰略調整,絕不應該是在原有企業基礎上打兩塊標著互聯網的補丁 ,而是對企業的全面徹底改造,是一次鳳凰涅磐。而即將推出的門戶網站FM365,就是聯想網絡化的象征,但也只是其戰 略中很小的部分。依我看,聯想至此基于互聯網的戰略調整應該重點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從觀念、組織結構、人才等角度 全面建立基于互聯網的商業運作模式;二是戰略調整培育和提升聯想技術創新的能力。 聯想會“禍生肘腋”嗎? 主持人:最近,聯想集團正進行著15年來最大的一次結構手術。據傳郭為將率領聯想科技公司脫離聯想集團,重組 為以互聯網業務為主的“神州數碼”;而剩下的業務仍留在聯想電腦公司內部,由楊元慶領銜。如果這種說法屬實的話,這次 聯想一分為二,是否是為全面進軍互聯網進行的組織及機構鋪墊? 劉九如:應該說兩者之間有很大關系。按照聯想方面的說法,這次機構變革是因為聯想電腦和聯想科技的業務之間出 現了交叉,并由交叉而產生了一些摩擦。也就是說,拆分的主要目的還是想理清原來稍顯混亂的業務,在互聯網的氛圍中,兩 者能更高效地運作。但良好的愿望是否有良好的結果還有待觀察。因為聯想的互聯網業務似乎并沒有完全劃歸一方,而是將信 息服務劃給了楊元慶,將網絡基礎建設劃給了郭為。這種客觀上的割裂,到底會導致什么后果,現在還難下結論。 劉韌:我的看法是,如果不分,聯想所能提供的網絡產品應該更全面一些,F在網絡企業之間的聯盟及合并是一個趨 勢,但聯想恰恰在這個時候將一整塊業務分開,起碼從產品提供的完整性上來說,是相當不利的。這其實降低了各自的競爭力 。更進一步講,將來“神州數碼”一旦上市之后,與聯想電腦之間的關系就是兩個實力極強的上市公司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 在雙方業務交叉的情況下,極有可能演變成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對巨大而誘人的市場,聯想電腦會不會做神州數碼的系統集成 業務?而神州數碼又會不會做聯想電腦的PC及網站業務?我看雙方在能力上都沒問題。 主持人:合并應該是企業增強競爭力的一招。戴姆勒·奔馳與克萊斯勒合并,現在又收購了日本三菱34%的股權, 以及波音與麥道合并,還有大的銀行合并成超級銀行等等這些例子,都反映了在競爭激烈的今天,跨國公司要盡量把對手“融 化”掉,這些企業“巨無霸”要靠成為更大的“巨無霸”才能生存。聯想在自體內培育競爭者的做法,很難說是不是“敗筆” 。 主持人:劉世輝嘉賓:《計算機世界》主編劉九如《計算機世界》專欄記者劉韌 相關報道:特別報道:聯想分家網上弄潮相關報道:聯想重組新方陣 柳傳志無班可交 相關報道:聯想欲投38億涉足風險投資 相關報道:誰是中國電腦業的龍頭老大?--聯想集團? 請您點擊此處就本文發表您的高見 | |||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觀點 > 經營 / 內容 |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