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06月23日 13:53 中國經濟時報
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有所上漲,引來一片叫好之聲。 盡管在通貨緊縮的定義問題上至今仍存在爭執,但消費價格兩年多來的持續下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價格走低與經濟增長速度的滑落相伴隨,成為困擾中國經濟的最大難題之一。在這種情況下,雖然5月份只有0.1%的微增,卻無疑強化了今年以來價格水平的向好勢頭,也因此強化了人們對于擺脫通貨緊縮陰影的信心。 許多經濟學家相信,今年全年的消費價格漲幅有可能轉負為正,商品零售價格也有希望僅略降1%左右。果真如此,那就意味著中國將在今年走出通貨緊縮。似乎還有更多的“利好”消息,可以支持這一結論:經濟增速回升、外貿出口強勁、消費市場趨旺、投資形勢好轉…… 通貨緊縮是否即將結束? 要判斷一種經濟現象的走勢,恐怕得先分析它的成因。理論界對我國之所以出現通貨緊縮的解釋一直眾說紛紜。以往比較普遍的說法是,通貨緊縮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特別是買方市場的形成直接導致了物價水平的疲軟。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傾向于認為通貨緊縮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其中既包括消費需求疲弱、民間投資偏冷、國企效益低下等經濟因素,也包括政府調控手段不力等政策因素。也就是說,通貨緊縮是現實經濟生活中一系列深層次矛盾的綜合體現。 從這樣的角度出發,對于通貨緊縮進一步的發展趨向,需要作更為全面、客觀和冷靜的觀察。我們不妨逐一分析一下影響通縮的各種因素今年以來的表現。 就總體經濟而言,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在保持良好走勢的同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出口盡管增勢較猛,但進口增長同樣較快,今年的外貿順差大概不會明顯高過去年;投資增長仍主要依靠國債支撐,去年的總投資率僅有5.2%,今年想要達到10%的預期目標難度不小;消費方面,受農民增收困難的影響(今年一季度農民收入僅增長了1%),農村消費市場啟動依然緩慢。 再來看看國有企業的效益情況。國企經濟效益的顯著好轉堪稱今年工業運行的頭號亮點,1-4月份,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440億元,同比增長3.5倍。在此帶動下,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01.8,創近年來的最好水平。國企正向著三年脫困的目標沖刺。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國企效益的好轉帶有較明顯的政策性特征。有學者以1999年為例算了一筆賬:去年國企利潤提高77%,但與此同時,銀行接連七次降息為國企減輕了2000多億元的利息負擔,其中發生在去年的不少于200億;“債轉股”上千億,減少利息支出幾百億;出口退稅,比前年增加200億;打擊走私,又使企業減少損失上百億;其他各種減負措施亦減輕企業負擔不下百億。因此,以投入產出的觀點看,說國企效益已獲得徹底好轉還為時過早。 除此之外,下崗、失業職工眾多,經濟結構不合理,潛在的金融風險等若干問題,也是影響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不利因素。 正是中國經濟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提醒我們不應該僅憑物價微升就匆忙作出通貨緊縮已到谷底的判斷;反過來說,價格指數固然是我們觀察通縮走勢的一個重要指標,但卻不應成為我們追求的最終目標。一位知名專家學者最近在京研討時說得好:中國目前面臨的最大課題是體制的轉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不會很快走出通貨緊縮。○車海剛
| |||||||||||||||||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