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06月19日 15:16 信息時報贏周刊
——臺灣傳統產業轉型的思考 80年代的美國,管理學以“多元化”及“跨國企業”為主流,各個企業為求競爭優勢,莫不在本業之外,伸展觸角經營其它產業。這股風潮也吹到臺灣,80~90年代間,有管理科系的大專院校,一定有一兩位教授主講跨國企業與多元化經營。 除了學校授課,臺灣許多企業身體力行,在本業之外轉投資,獲利往往超過本業,引起其它企業仿效,其中最成功的例子當屬臺鳳。 1984年,當時年僅27歲的黃宗宏掌控臺鳳后,臺鳳本業雖然還是有盈余,但股票、轉賣土地,則為臺鳳集團及黃家帶來暴利。 這種情形也發生在建筑業,80~90年代間,房地產隨著股市熱度飆漲,最紅的產業就是建筑業,在當時,一名建筑工人月薪,遠遠超過一名大學畢業生,房價的上漲,讓受薪階級感到一屋難求。 房地產的景氣,讓諸多財團愿意投資建設公司,這卻種下了日后集團跳票危機。 企業集團喜好“一窩蜂”,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成立新銀行。1981年后,臺灣當局開放新銀行政策,財團幾乎都投入了這個金融戰場,在開放分行之后,就連地方性的信用合作社,都想轉型成為銀行,臺北三信升格成為臺北國際商銀就是如此。 信合社想升級成為銀行,集團成立銀行,多半有些“輸人不輸陣”的意味;從另一角度來看,銀行亦為集團舉債最好的來源。 在一窩蜂流行后,諸多財團嘗到了苦果,亞洲金融風暴加上周期性的經濟衰退,使得建筑業不景氣持續至今。 傳統產業的困境,可分為外在與內在兩種。 分析1997年至今,發生財務危機的企業集團,可以發現多半屬于“傳統產業”,也就是建筑、鋼鐵、造紙等產業。早期近幾無限制的放款,讓銀行從業人員害怕,傳統產業的前景亦讓銀行失去信心,因此傳統產業要貸款,比起從前困難許多。 安鋒企業重整律師謝仲瑜就表示,傳統產業失去了產業優勢,再加上投資人、銀行的不看好,傳統企業不僅重整不易,就連轉型都有困難。最要緊的是,這種不看好傳統產業的“預期”心態,導致預期的“結果”,最后就造成建筑業與鋼鐵業目前的處境。 傳統產業所面臨的另一項困境,在于內部人員的心態。現在有許多傳統產業要轉型,但對傳統企業的員工來說,轉型的只是工作方式,企業主與員工并沒有連“心”都跟著轉型。 由于通訊與網絡的發達,電子商務又變成了流行,曾有人說:“搞了電子商務不一定賺錢,不搞電子商務一定不賺錢。”傳統產業便誤以為:要成功轉型一定要投資電子商務。于是,在原來的部門外,又增添電子商務部門,對企業來說,等于又多了一個部門開銷;對員工而言,反有許多時間可以上網打諢。 員工心態沒有跟著轉型可以理解,但多企業主卻又陷入了“流行轉型”的窠臼。以媒體為例,中國時報兩年前整合中國時報與中時晚報,聯合報去年提出優退計劃人事減肥,兩大報并在網上競爭,標榜實時新聞,希望能成功轉型跨足網絡,增加與電視新聞競爭優勢。但在明日報、東森新聞報相繼出刊后,兩大報網絡上優勢不再以外,就連記者人才也被明日報等媒體挖去不少,兩大報只好再重新征人,沒有達成實際人事減肥之效以外,也不算成功涉足網絡。 “轉型”之外,另一項讓企業永續經營的方法,就是處分資產,美其名為“企業瘦身”。學者佩服企業主的勇氣,對企業“瘦身”的成效卻有質疑。 以美國賽蘭斯公司(CelaneseCorporation)為例,該公司為求降低成本支出,不斷出售技術創新的企業,雖然改善財務狀況及股價,但仍無法避免最后被收購的命運(該公司在1986年末,被西德石化巨人赫斯特公司所購并)。 美國資深顧問師羅勃.托馬斯柯(RobertM.Tomasko)在其著作《企業減肥》一書中就提過,很多企業以為“瘦身”就是出售資產,或是大幅裁員,經過許多企業證明,“瘦身”確能為企業節省成本,增加盈余,但若非事前經過仔細評估,集團出售企業或是裁員,對集團整體而言都是負面的。 托馬斯柯認為,企業會膨脹,就是在極盛時代組織過度擴張,中級管理階層太多,也就是同一件事要經過層層管道,換言之就是“冗員”過多,但要如何找出多余的幕僚,達成人事精簡之效?傳統產業的企業主由此思考,相信比盲目的追求“轉型”、“瘦身”,對企業的經營更有幫助。 目前以電子產業為主流,電子產業廠商要向銀行融資,手續過程都不困難,一些產品得過獎項的廠商,融資更加容易,且貸款額度往往會多于市值。但也別忘了,1980~1990年間,建筑業是最熱門的產業,當時建筑業取得融資,和現在電子業一樣容易。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長黎昌意就提醒中小企業,特別是得過獎的廠商,不要以為得獎就是市場保障,銀行會因市場需求作出大于市值的授信,并不代表廠商可以創造更多盈余,要記得,今日的產業新貴,可能到了明天就失去市場優勢。中小企業還是衡量自身能力,以免重蹈部分大財團覆轍。□尚凱豪 【關閉窗口】
| |||||||||||||||||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