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sina.com.cn
新浪首頁 | 免費郵件 | 用戶注冊 | 網站地圖

財經縱橫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觀點 > 宏觀> 新聞報道















點擊此處體驗
摩托羅拉6188手機
愛立信R320sc手機
西門子3518i手機
上網遨游之樂趣


專論:世紀之交我國工業發展特點、矛盾和對策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06月13日 15:00 中國經濟時報

  一、90年代以來我國工業發展特點

  1.工業增長速度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速增長,工業經濟規模和實力有較大提高。

  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工業規模迅速擴大,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持續上升,工業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37.0%提高到1998年的42.2%。一些主要產品如鋼鐵、煤炭、水泥、電視機、布的產量連續幾年位居世界第一,發電量、化學纖維等連續位居世界第二。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規模總量的擴大和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進入90年代中后期以后,工業增長速度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速增長。如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從1992年的21.2%,下降到1998年的8.9%。

  2.工業結構整體上朝合理化方向轉換。

  90年代以來,尤其是90年代中后期以來,包括部門結構和產業組織結構在內的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并從整體上朝著合理化方向轉換。主要特點是:具有結構高度化特點的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迅速發展,家電工業和服裝業的國際競爭能力不斷提高;而冶金、化工等基礎工業適度發展,原材料工業的數量制約轉變成質量和結構制約;煤炭、紡織等傳統工業的調整、改造與重組步伐加快;但是,與國內需求結構變動和產業升級要求不相適應的是,盡管機械設備需求增長很快,但機械工業的發展步伐緩慢,機械裝備對進口依賴現象十分嚴重。

  3.90年代中期以來買方市場的形成標志著以數量協調為主階段的結束,工業發展進入以提高質量和競爭能力為主的新階段。

  在生產方面表現為大部分產品生產能力利用率低、生產設備開工不足。如根據1995年全國工業普查結果,10O種主要制成品中生產能力利用率在80%以上的僅占31%,其中加工組裝業重復建設嚴重、開工率最低,如攝像機、彩色膠卷、電影膠卷、印染布、耐火材料、家用空調、復印機械、載貨汽車、輪胎內胎等生產能力利用率都在40%以下;而化工、冶金、電子元器件等中間產品的設備利用率較高。在市場銷售方面,根據國內貿易局提供的材料,目前工業產品基本上不存在供不應求的商品,絕大部分產品供過于求。

  4.非國有企業成為推動我國工業增長的主要力量,國企改革進入實質性階段,所有制結構有了很大改善,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的格局已經形成。

  一是非國有企業成為推動我國工業增長的主要力量。1991-1998年間,按現價計算約有87%的工業新增產出是由非國有經濟所貢獻的。

  二是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取得全面進展并進入實質性階段,把國有企業推向市場的改革已基本實現,相當一部分國有大型企業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多數國有小型企業進行了多種形式的產權制度改革。

  三是國有經濟的結構調整也取得一定進展。從增加值來看,國有工業占有絕對比重(所占比重超過50%)的行業,除煙草加工、石油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外,主要是屬于公用事業的自來水、電力、煤氣和屬于資本密集程度較高的采掘業,如石油天然氣開采、木材采運、煤炭采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等。而在加工工業和勞動密集型的采礦業中進行調整、退出比較快,如1997年與1995年相比,國有企業比重減少最快(比重減少超過10個百分點)的行業是食品制造、造紙、食品加工、化學原料、非金屬礦,其次(比重減少5~10個百分點)是醫藥制造、橡膠制品、非金屬礦物制品、黑色金屬礦、飲料制造、有色金屬、化學纖維、專用設備、石油加工、儀器儀表、交通運輸設備、普通機械、電力、紡織、木材加工、印刷等行業。

  四是國有經濟有進有退,非國有經濟迅速發展,使我國所有制結構有了較大的改善,國有、集體和其它經濟呈現三足鼎立的狀態。如在全部工業中,國有工業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54.6%,下降到1998年的28.5%;集體工業所占比重由35.6%,上升到1998年的38.3%,城鄉個體工業則分別由4.8%、12.9%,上升到18.9%,其它類型經濟由4.4%,上升到19.9%。但是,國有企業仍然在大中型企業中占主導。如在大型企業中國有企業占單位數的66.69%、總產值的68.18%、增加值的73.94%、資產總計的74.69%,中型企業則分別達到60.47%、49.63%、53.59%和62.41%。

  整個所有制結構的布局調整是與其比較優勢基本一致的。數據分析表明,國有企業主要在冶金、石油天然氣開采和加工、供水、煤氣等基礎工業,及煙草加工和飲料制造行業具有競爭優勢;集體工業和其它工業主要在其它一般加工和礦業開采方面具有競爭優勢;而三資企業在交通運輸制造、電子、機械設備制造、醫藥制造和化學工業等技術、資本密集程度較高的行業具有競爭優勢。值得指出的是:三資企業的結構特點,一方面說明了它在我國產業升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三資企業盡管在機械設備制造領域具有競爭優勢,但并未積極推動我國該行業的迅速發展,也就是說,單純依賴三資企業是否能夠全面推動我國的產業升級,尤其是推動具有戰略意義的裝備制造行業的發展,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5.在需求約束和市場競爭加劇條件下,企業分化和重組步伐加快。

  一是一批具有競爭能力的企業集團的形成和發展,使產業集中度得到提高,在家電生產領域表現尤為突出,汽車制造行業也開始顯現。二是企業聯合、兼并、破產的推行,使企業優勝劣汰機制開始發揮作用。一些優勢企業憑借其資金、品牌和規模優勢,市場份額不斷擴大。而一些處于相對劣勢的企業,由于缺乏競爭能力,市場份額逐漸縮小,生存難以為繼,有的被優勢企業兼并,有的不得不關門停產。三是開始重視創造和改善小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一些為大中型企業提高專門化協作和配套的“小而專、小而精”的“小型巨人”企業開始形成。

  6.我國工業發展與國際聯系加強,出口結構得到初步改善。

  盡管由于國際環境的變化,90年代末出口增速大幅度下降,但是,90年代我國對外貿易仍保持了較快增長勢頭,使得我國經濟的貿易依存度穩定在較高的水平上。我國外貿依存度高于H.錢納里和Y.庫布等人的大國平均模式中工業化中期階段的水平。國際競爭力也在逐步改善,進出口產品中制成品比重繼續上升,在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紡織服裝、鞋帽、雜項制品等方面保持著國際競爭能力的同時,機電產品(主要是機電及音像設備、運輸設備)取代紡織服裝成為我國第一大出口產品。反映對外競爭力的具有較高生產率上升率和需求彈性的機械及運輸設備占出口的比重我國為27.34%,比90年代中前期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我們也應看到,我國出口中一般貿易比重和內資企業比重下降,出口的增長,尤其是機電產品出口的增長和出口結構的升級對三資企業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大。

  7.地區之間工業結構盡管還存在較大雷同現象,但地區分工趨勢加快,同時,地區之間工業發展差距也在拉大。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地區產業結構呈現出分工不明顯、結構趨同和重復建設等現象,這主要表現在一些主導產業和新興產品方面。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地區工業結構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向產業分工加強轉化的趨勢。與80年代中期相比,大部分省市區的結構差異系數是擴大了,表明了我國地區分工加強的趨勢。在行業一級的工業結構相似系數,1985年在0.90以上的有19個省市區,小于0.8的只有4個;而到1995年相似系數在0.90以上的由19個減少到10個,小于0.8的由4個增加到11個。地區分工加強的還具有由自然資源稟賦決定的資源型分工向專門化決定的加工型分工轉變的特征,主要表現在食品、紡織、造紙、家具制造及非金屬礦物制品、塑料制品原來地區分工很弱的加工業分工有所加強。

  二、當前我國工業增長與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在產品結構層次上,生產能力在低水平上過度擴張,導致有效供給不足。

  “當前我國工業發展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產品的供給與不斷升級變化的需求不相適應。由于傳統的粗放經營增長方式的影響,經濟增長的內在質量不高,形成了一些低效或無效供給。如據對大中型企業的統計數據的分析,機械加工的廢品率、原油加工的損失率90年代普遍高于80年代,而電爐煉鋼合格率、軋鋼材合格率、機械工業鋼材利用率、平板玻璃一級品率、鋸材出材率、膠合板一二等品率90年代普遍低于80年代。這種現象在縣鄉一級更為嚴重,新建了一大批技術水平很低、缺乏規模經濟的“十小”企業,導致企業產品合格率低,產銷率低,產品積壓嚴重,經濟效益差。1998年一季度企業產品抽查合格率,大企業為93.3%,鄉及鄉以上小企業為70.2%,依此計算,僅僅小企業不合格產品就占我國工業總產值的20%。

  一方面是大量的生產能力過剩和產品積壓,另一方面,我國工業產品的品種還不多,質量還不高,更缺少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和被消費者廣泛認可的名牌產品,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還不強。市場需要的冷軋薄板、鍍錫板、鍍鋅板等優質材,還大量需要進口。工業發達國家石化產品達到幾千種,我國大型石化企業的產品品種只有1800種。我國合成纖維差別率只有10%,國外達到30%~40%。

  由于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和企業在低水平上的過度競爭,工業經濟效益低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扭轉,企業資金利稅率持續下降。如1980年工業企業資金利稅率為25.20%,1991年為11.88%,1997年和1998年則僅分別為6.92%和6.3%。

  2.在工業結構層次上,低水平的加工工業過快增長、而生產率提高較快和附加價值較高的加工工業增長緩慢,產業高度化不足。

  這首先表現在我國原材料工業比重很大,不但大大高于發達國家目前水平,而且也高于重化工化高潮時期(與我國目前所處階段相近)的日本和韓國。如我國1997年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在制造業中所占比重1997年為31.9%,1993年曾高達35.6%,而日本重化工化高潮時期的1953年和1965年原材料工業在制造業中所占比重分別為32.0%和26.6%。1971-1979年是韓國向重化工業高度傾斜時期,1971年和1979年原材料工業占制造業比重分別為29.1%和24.1%。

  第二是我國高加工度產業發展的不足。如輕紡工業中的服裝與紡織的增加值比例,我國1997年僅為0.42,不但低于美、日、德、英、法1992年的平均水平(0.64),也低于韓國(1991年為0.44)和巴西(1989年為0.58);重工業中的加工程度差距更大,如機械類工業與初金屬(鋼鐵和有色金屬)比例,我國1997年僅為3.54,不但大大低于上述5個發達國家9.28的平均水平,也低于韓國(1991年為4.69)。

  第三是部門內部的加工深度不足,使得在相同的產業部門內,我國的附加價值偏低。如我國和日本主要工業部門增加值率比較,勞動力密集型的食品、紡織等輕紡工業增加值率,我國略低于日本;加工程度高的金屬制品、機械工業、運輸機械工業、電子電氣機械、儀器儀表等增加值率差距更大,比日本低5~16個百分點。

  3.在技術結構方面,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水平較低,產業升級步伐不能適應需求快速變化的需要。

  國際經驗表明,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并大力消化吸收和改良引進技術是后起國家加快技術進步的主要途徑。但在我國,企業技術創新機制尚未健全等因素,導致技術開發投入低,技術創新動力不足,制約了產業的升級和競爭能力的提高。一是技術創新機制尚未建立,研究與開發投入不足且持續下降,是導致技術儲備不足、企業自身素質難以提高、供給結構難以適應需求結構變化的重要因素。以研究與開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為例,我國不但遠遠低于發達國家,也大大低于韓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而且所占比重還在逐年下降,1990年為0.70,到1997年減少為0.46。二是我國工業企業更新改造投資不足問題不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更加嚴重,制約了企業競爭能力的提高。80年代末尤其是進入90年代以來,設備更新改造投資與基本建設投資的比例還呈下降的趨勢,如“七五”時期固定資產投資中更新改造投資與基本建設投資之比為0.54,“八五”下降為0.46,1996年和1997年再分別降至0.42和0.39。

  4.裝備制造業的落后,成為我國工業增長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制約因素。

  我國國內市場對機械設備的需求增長也一直很快,但機械設備制造業發展步伐緩慢。80年代中期以來,機械工業固定資產、勞動投入和產出在全部工業中的比重都呈下降的趨勢。由于對機械工業的實際投入不足,機械工業的自身裝備非常陳舊和落后,產品質量較差,缺乏競爭能力。全國大中型機械工業企業中具有國際水平的設備(價值量)僅占13.75%,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也只有17.33%,機床工業兩者也只有17.42%和20.93%,也大幅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兩者分別為25.95%和28.06%);全國大中型機械工業企業產品中優等品率(價值量)僅9.36%(優等和一等品合計39.35%),而充當裝備工業的裝備的機床工業產品優等品率僅1.66%(優等和一等合計32.5%),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優等品率為23.03%,優等和一等合計為63.26%)。也就是說,機械工業不但沒有起到帶動和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作用,反而它在經濟中的比重還持續下降。

  裝備制造業的落后,一方面造成機械設備對進口的強烈依賴,另一方面也制約了我國產業升級的實現。據估算,國內投資用設備約有60%需由進口來解決。這樣就導致推動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陷入困境,要么是繼續對進口設備的依賴,但這樣帶動的是國外市場;要么強制實行機械設備的進口替代,但很可能是以犧牲企業的競爭能力為代價。

  5.忽視市場定位和市場細分化、多樣化的形成,營銷能力滯后于制造能力。

  我國經濟進入新的階段,產品開發、品牌競爭和市場開拓成為企業制勝的法寶。但是,在產品開發、生產制造和市場開拓過程中,我國企業呈現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兩頭弱、而中間(加工制造)大的特點。在國內市場,沒有根據市場細分化特點來組織生產,對中西部市場和農村市場開拓不夠。從收入來看,農民消費已經穩步進入了“千元級”階段。剛剛進入“千元級”消費階段的廣人農民家庭對家用電器等一些耐用消費品有著迫切的消費需求,但我國企業在經營決策中,并沒有重視市場細分化特點,絕大部分企業只是把針對城市消費特點或者純粹依賴進口圖紙的機電產品原封不動地銷往農村,很少專門研究農村市場、根據農村市場的特點開發適應農村環境和消費特點的產品。

  在國際市場上,盡管出現了重視國際營銷的趨勢,但國際市場開拓能力明顯偏弱,出口結構嚴重滯后于生產結構。由于我國低水平加工工業比重大與外貿依存度高并存,而比較優勢產品的需求彈性小、附加價值低。如果仍然保持上述分工格局,將使我國站在不利的貿易地位,特別是一些低層次產品我國已占世界市場相當份額,大規模出口,不但面臨進口國限額的限制,甚至會遭到傾銷指控;即使不限額,也會出現各省、各企業自相競爭,造成增出不增收。在國際上,泰國、馬來西亞等發展中國家利用勞動力更加低廉的優勢已成為我國傳統產品的強勁對手,在我國傳統出口市場將展開低價競爭的局面,也迫使我們必須提高出口結構層次。

  6.由于國有企業改革的滯后,外資進入在提高了產品檔次和競爭程度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擠壓內資企業的發展。

  不可否認,外資的進入提高了我國產品的檔次和競爭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工業水平的提高。但是,從產業競爭的角度來看,三資企業在成長性行業(具有市場潛力的行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就等于它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了有利的地位。目前三資企業不但在資本技術密集型如汽車制造業、交換設備和其他通信設備制造業等行業,和發達國家逐步轉移、我國剛剛興起或正在興起的家用電器如錄像機、攝像機、復印機、冷凍設備、洗衣機、電動工具和摩托車等行業占據優勢,而且在日常用品類中需求增長較快的一些行業,如啤酒、飲料、方便食品、洗滌用品、新興紡織品等中,三資企業也在國內市場成為重要角色。外資企業挾其技術、營銷、管理和資本等方面的優勢,也在擠壓內資企業的市場。特別是在內資企業改革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的情況下,內資企業難以形成有效的國際競爭能力,在檔次較高的城市市場上市場份額不斷下降,逼迫不少內資企業只好退而求次轉向農村市場,使得內資企業在中、低檔較狹窄的市場上展開激烈的競爭。

  7.產業組織結構不合理狀況沒有根本轉變,在一些規模經濟要求較高的行業,企業規模小而分散,多數企業沒有達到合理的經濟規模。

  近一時期出現的產業規模集聚,還只是出現在個別行業、個別企業。在相當一部分具有規模經濟特征的行業中,企業規模仍然偏小,在生產、市場開拓和產品開發等方面都無法利用規模經濟的優勢。而大量的規模不經濟的企業,經濟效益低、產品質量較差,相互之間進行過度競爭,不利于整個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由于地方保護主義和企業信用不足,專門化協作發展水平還很低。

  8.在市場化、國際化等方面的競爭中,國有企業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國有企業改革進入攻堅階段。

  盡管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從企業內部機制創新和外部結構調整等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以現代企業制度為特點的適合市場競爭的企業機制尚未真正建立起來,國有企業量大面廣、戰線過長、分布過廣、布局不合理的現象還比較嚴重,國有企業競爭能力和經濟效應偏低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至今尚未找到使國有企業擺脫困境的有效途徑,國有企業的改革和戰略性調整進入攻堅階段。

  9.市場環境有待改善。

  市場秩序混亂,抑制了正常的需求和生產。主要表現在大量的假冒偽劣產品,嚴重沖擊了市場,妨礙了正規企業的正常成長。同時,地方保護主義在一些地方還比較突出,使企業處于不平等競爭狀態。一些政府部門在社會經濟管理方面一些管制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一些消費品市場和服務領域的擴張。

  三、促進我國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

  1.新時期我國工業發展要把提高國際競爭力作為首要目標,以加快工業結構升級為中心任務,把大力發展裝備工業作為突破口,把體制創新、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和投融資體制改革作為中心環節,繼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把技術創新作為推動工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支撐條件。同時,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提高政府宏觀管理水平。

  2.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需要加快企業和宏觀兩方面的改革。在企業層次加快建立比較完善的企業激勵和有效約束機制。在宏觀層次要強化依法治國,完善企業兼并、破產制度,建立健全資本市場,加快優勝劣汰機制的建立,促進資源的合理流動,建立起以優勢企業為龍頭的產業組織。

  3.正確處理基礎設施投資和產業升級投資之間的比例關系,重點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產業升級的內容要由過去強調結構比重升級,轉向技術體系升級,建立起企業創新的機制,并通過政策引導推動企業加大技術開發和技術改造的力度。一是建立重點產業快速折舊制度和促進企業現代化政策,重點支持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如對一些骨干企業或重要行業的設備投資貸款進行擔保或貼息,并建立國產化設備推廣的風險基金。二是制定更加有利于企業增加技術開發創新投入的政策,并實現技術開發由政府主導型向企業主導型的轉變。三是加快技術創新中心的建立和風險投資機制的形成,制定技術引進和技術推廣政策,加強引導,減少重復和低水平引進;組織消化吸收和改良攻關,通過利益誘導等經濟手段促進技術轉移。四是建立技術服務和技術人才網絡。五是加強各部門之間協同攻關能力,政府要在資金、技術上給以支持,并出面組織重點技術的消化、改良和重點設備的國產化。六是通過加速折舊和將無形資產投入計入成本等措施,支持發展新興勞動—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特別是要培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

  4.通過企業兼并、企業分解等方式進行資產重組,促進產業組織的合理化。支持具有一定實力的大企業或企業集團拓展跨國經營,在世界范圍內發展中國企業自己的國際生產和服務網絡系統,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建立和完善小企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對一些個合理的“大而全”型企業進行分解,積極引導小企業進入大企業的發展體系,推動小企業向“專、精、特”方向發展。

  5.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促進多種所有制的共同發展。按照發揮國有企業對國民經濟保持控制力的要求進行結構調整。國有經濟在支柱產業、高技術產業、裝備工業方面,集中資金和技術力量,通過消化引進技術和技術開發,爭取有突破性發展,同時逐步從低技術的一般消費品工業、初級加工的原材料工業退出。規范競爭秩序,放寬對民營經濟市場進入的限制,打破對市場的分割。盡快建立為個體、私營企業服務的金融和信用擔保機構。鼓勵私營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對已經形成規模、并且已具備相當技術和資金實力的民營企業,為其成長壯大創造條件。將國家的一些行業優惠政策從所有制傾斜轉向面向所有類型企業的產業傾斜。

  6.充分重視外資對中國工業發展的作用,在技術變化快、與國際有較大差距的工業領域,鼓勵外資投資,并放寬對外方股份比例的限制。同時,國家要有預見性地及早采取措施,防止外資控制或濫用其優勢造成國內市場的混亂。應拓展民族資本的投融資渠道,盡量避免外國跨國公司在合資企業中不斷擴大其股份比例的趨勢,要保證在一個行業內至少要有一個內資主導的企業。

  7.適應國際競爭和加入WTO的要求,加快外貿體制改革,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加快出口升級。如賦予更多企業特別是高技術企業、民營企業外貿經營權;完善進出口配額的管理辦法,允許有出口實力的民營企業參與招投標。深化進口體制改革,完善反傾銷、反補貼、反不正當競爭等法律法規。同時,堅持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戰略,調整出口結構,加快提高出口商品質量和附加值,努力擴大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出口。通過形成具有國際國內營銷網絡——開發、創新、設計中心——生產基地的分層網絡,推動國際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8.加快城市化步伐和住房制度改革,盡快清理、取消、調整一些不適宜的限制消費的政策,加強城鄉電網、路網改造,改善消費環境。同時,規范競爭行為,阻止地方保護,長期不懈地堅決打擊走私和假冒偽劣,維護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王岳平(作者單位: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產業發展研究所)


發表評論】【關閉窗口


網站簡介 | 網站導航 | 廣告服務 | 中文閱讀 | 聯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幫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