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觀點 > 宏觀 / 內容 |
|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03月21日 08:53 中國經營報
九十年代,中國經濟增長出現了新的一輪景氣周期波動。GDP年增長率從1990年3.8%的“波谷”迅速上升 到1992年的14.2%的“波峰”之后,連續7年平穩回落,大致每年回落1個百分點,1999年經濟增長率為7.1 %。近幾年,經濟學界不斷有人判斷經濟景氣波動已經達到或超過“谷底”,預測正在或即將出現“拐點”。但這種判斷和預 測至今并未被經濟運行的結果所證實。 中國經濟景氣周期波動規律 對于中國經濟增長的景氣波動,筆者認為,從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的經濟增長景氣波動所呈現的周期性現象,其 形成機理,一是計劃經濟體制在經濟運行機制上的反映,即“投資饑渴癥”和預算軟約束與資源供給硬約束交替成為矛盾的主 要方面;二是非經濟因素的周期性影響,如隔幾年來一次政治運動,每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時投資項目趕“班車”,以及各級黨 委、政府換屆等。 改革開放以來,近21年中國經濟增長雖然仍未擺脫周期性的景氣波動,但波動幅度比改革前明顯要小,而且呈現出 逐漸縮小的趨勢。從各個五年計劃期GDP年增長率的峰谷差來看,“六五”為10個百分點(最高為1984年15.2% ,最低為1981年的5.2%),“七五”為7.8個百分點(最高為1992年14.2%,最低為1991年的9.2 %),“九五”為2.6個百分點(最高為1996年9.6%,最低按今年計劃目標7%設定)。值得注意的是,“九五” 時期并未像以往的幾個五年計劃期那樣出現新一輪投資高潮及與此相應的經濟增長加速。盡管近兩年政府運用積極財政政策擴 大內需的力度相當大,但社會投資和居民消費未見跟進,人們期待的景氣“拐點”至今沒有出現。即使一兩個月或某個季度經 濟增長率有所回升,也未必能判定為拐點,因為隨后經濟增長率又有下降,從全年看并未回升。 經濟新拐點有何表現﹖ “九五”時期經濟運行軌跡出現的上述新情況,筆者認為基本原因在于:第一,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的初 步建立,市場需求約束強化,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那種需求擴張沖動明顯弱化,企業預算約束逐漸硬化,非經濟因素對短期經 濟運行的影響也趨于淡化。加之政府的宏觀調控總結了過去的經驗教訓,在制定“九五”計劃時強調各地不要攀比速度、不要 盲目爭上投資項目,這正好與改革深化引起的經濟運行機制變化相吻合。但目前新體制還很不完善,很不成熟,特別是國有企 業改革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性高速尚未就緒,經濟結構高速進展緩慢,市場創新能力明顯不足。第二, 世紀之交,由于體制條件、供求格局和國際經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增長潛力相應發生了變化,近幾年正 處于由八九十年代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長向21世紀初期年均7%左右的適度快速增長過渡的階段。 如果上述觀點能夠成立,那么,中國經濟增長這一輪景氣周期的新“拐點”,很可能不是表現為重新恢復到8%~1 0%的高速增長,而是表現為不需要依賴擴張性的宏觀政策、經濟運行自身即可穩定地保持在7%左右的適度快速增長。這也 正是當前宏觀調控在經濟增長方面的政策目標。如果硬去追求以更高的經濟增長速度為標志的“拐點”,不但不現實,還可能 帶來一系列負面效果,如盲目生產、盲目重復建設、金融不良資產進一步增多,等等。鑒于過去諸多方面的平衡關系都是建立 在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長基礎上,而現在只能建立在7%左右的適度加快增長基礎上,就必須下大力氣明顯地提高經濟增長 的質量和效益。 以上看法,并不是說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永遠結束了。如果21世紀初期能夠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和經濟結構優化升 級上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也有可能若干年后再現一輪高速增長。美國最近一輪經濟周期尚且能夠打破“奧肯定律”,出現所 謂“新經濟”現象,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為什么不能期待再現一輪高速增長呢?但這不是近期內就可 辦到的,而且要看21世紀初期我們在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上究竟能取得多大的實際進展。作者為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宏觀經 濟研究院院長 | |||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觀點 > 宏觀 / 內容 |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