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觀點 > 宏觀 / 內容 |
|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03月02日 13:33 國研網
新一輪歐佩克石油生產份額安排及總量趨勢再成全球關注焦點,西方世界更是顯得焦慮不安,國際石油市場遠 期交易普遍看漲。與往年不同的是,主要發達國家的各政府機構,包括一些中央銀行對近期一路攀升的國際油價反應強烈,美 國甚至揚言將動用石油戰略儲備來平抑油價,盡管其有效性最多只能持續到今年夏季。 從直接原因考察,我們不難理解發達國家態度之所以如此強硬。鑒于去年下半年起各國銀根由松轉緊,主要出發 點就是試圖預防過熱經濟下通貨膨脹可能重新抬頭,或抑制經濟復蘇進程中因勞動力市場需求過旺而可能被抬升的通脹。必須 指出的是,盡管發達國家近年來不斷高呼經濟自由化、全球一體化的口號,并向發展中國家施加壓力要求它們大開門戶,但并 不考慮其利率、匯率等核心經濟變量給其他國家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所以,一旦發展中國家的有限可支配資源對發達國家的經 濟有可能造成不利影響時,其立場反應肯定是相當劇烈的,這種不對稱的反應在目前國際油價走勢上的反映,就是以美國為代 表的主要發達國家極不愿意看到其轟轟烈烈的反通脹之舉在短期內因為油價的攀升、因為歐佩克的進一步限產而功虧一簣。 國際石油問題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就一直是一個敏感的國際問題。國際油價的走勢也一直不是一個簡單的市 場問題和純粹的經濟問題。從經濟的角度看,歐佩克是一個包含著國家個體和少數國家集團利益的國際卡特爾,它自成立以來 就一直表現為其高度的不穩定性,但四十余年來它始終成為發達國家眾矢之的,相當程度上就因為它的南方成員構成,以及發 達國家的經濟發展與穩定對歐佩克掌握之中的那部分石油市場份額的高度依賴。七十年代兩次石油震蕩使發達國家痛感石油的 重要性。這次發達國家對油價的反應證明,五十年之內,石油仍然將是“卡脖子”的戰略資源,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 國家,新型能源在開發了數十年后,仍然無法成功地替代目前石油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在不斷加速的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在 新一輪的南—北較量中,作為一個整體,南方國家手中目前可據以同北方抗爭的力量、資源,恐怕主要還是石油。 既然歐佩克、國際油價不是純經濟問題,那么就需要站在戰略的角度看這一問題。發達國家應當反思的是,在不 同程度影響全球各方利益的重大國際政治、經濟事項上,是否也應當像它們近期所竭力提倡的那樣進行必要的、范圍盡可能廣 泛的國際協調呢?在全球經濟復蘇至為關鍵的1999年,發達國家的競相自行調升利率有否考慮他國的利益和他國的承受力 ?例如由此導致的國際資本偏向順動,盯住匯率制國家和地區承受了多么巨大的壓力! 獨享經濟繁榮的美國是否想過應當為復蘇進程中的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體做出些基本的貢獻?作為全球 主導性貨幣的美元,其幣值的高低是否應當適度,適時淡化“美國的利益”?美國政府,包括相對獨立的美聯儲,在匯市的干 預問題上,增加一點國際協調、國際配合并與美國的全球經濟地位相適應的國際責任。 當然,歐佩克并非南方,油價的攀升對諸多發展中國家同樣不利,歐佩克這種壟斷體對全球經濟的發展未必是一 種長期有益的因素。事實上,它本身就是一個不穩定體,這從諸成員國態度迥異上我們已能充分體會到。但是,3月27日之 間的國際油價走向,在去年同期未有結果之后在如今重新矛盾凸顯,至少表明全球主要經濟利益集團之間,特別是南北之間在 一系列的國際會議沖突之后未有結果的情況下,需要彼此調整心態,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為形成全球公平、公正經濟秩序和 長遠利益格局,協調出一個各方都能普遍接受的世界發展游戲規則來。 | |||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觀點 > 宏觀 / 內容 |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