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消息面可謂風起云涌,管理層的監管行為令人目不暇接:證監會查處億安科技股票操作案,加大金融結構監管力度;PT水仙被勒令退市;項懷誠表示國有股要減持;上港集箱公布首份季報。與此同時,上周三、周四股市出現了大幅下挫。一時間,仿佛行情大有見底的意味。但仔細想想,雖說任何有關大海的傳說都是由風浪組成的,而且迄今為止好像還沒有只刮“一種風”吧!節后由于持幣觀望的節日情節將有所緩和,估計將是上述消息進一步消化的過程。因此筆者認為,節后基本面將會把中心集中到“監管、國有股上市、完善退出機制”上。
市場短期的下跌行為是符合邏輯的,但中長線振蕩向上的趨勢是不容置疑的,例如:每當市場提起國有股減持之時就“空穴來風”,好像股指因此會走上漫漫熊途。國有股減持的初步時間表是用五年時間完成其上市流通,但顯然國有股減持對市場影響不可能長達五年之久。要真如此,別說投資者不答應,就是國家也不會接受,畢竟每天兩個多億的印花稅是實實在在的,更何況國家經濟改革、產業升級、上市公司的制度建設與發展,哪樣離得開一個健康繁榮的證券市場呢?
加大市場監管力度,這是近期影響市場走勢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尤其是打擊莊家操縱股價行為,對市場影響巨大。筆者認為,過度的莊家行為是肯定不利于市場長期、穩定的發展,莊股橫行天下的狀況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助長了投機氛圍的滋生,使得很多價值型股票長期受到市場冷落。隨著WTO的臨近,資本市場的大門遲早會打開,到那時,沒有一個成熟的證券市場的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加大監管力度,培育機構投資者,開放式基金的適時推出,都是證券市場發展到今天的必然選擇,這也表明了我國證券市場向著一個嶄新的層面邁進,說明管理層不但要看到一個上漲的證券市場,更要看到一個穩定的證券市場。綜觀各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史,加大監管力度無疑不是發展的基石,是一個中長期的利好。
此外,PT水仙的退市,標志著越虧越光榮的歷史終于結束,退出機制作為證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終于成為了現實。這無疑會成為一把懸掛在上市公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成為上市公司發展的助推器,它的意義是深遠的。可以預見的是,上市公司間的重組、并購會越來越頻繁,資產重組板塊將成為投資者一個長期關注的板塊。
綜上所述,大盤短線的調整只是上漲途中的正常回調,隨著近日來利空消息的逐漸明朗,在下跌過程中成交量始終也沒有放大,說明主力機構尚在其中,周三、周四的下跌對于大盤短期技術指標的修復也是十分有利的。(華夏證券 劉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