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前四個交易日,大盤連續(xù)跌出四根中陰線,累計跌幅近4%。特別是周四收于2094點,跌破2100點大關,也跌破1999.5.19(1057點)、1999.12.29(1341點)、2001.2.22(1893)點這三個低點連成的上升趨勢線,直逼年線2070點,牛轉熊的擔憂頓起。
此次下跌的導火索緣于周二公告的四只新股發(fā)行。市場原來預期國有股減持的細則在十月份之前不會出臺,未料想伴隨這四只新股的發(fā)行,國有股減持已宣告正式展開,減持的價格與新股的發(fā)行價完全相同,完全超出心理預期,給市場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周四公布的茅臺酒發(fā)行又給人發(fā)行速度加快的感覺,其實是為了避免再次審計趕時間的緣故,還有一批給中國石化讓道的新股近期也將陸續(xù)公告發(fā)行。與此同時,已有124家上市公司公布增發(fā)新股計劃,在輿論一片指責聲中,增發(fā)預案公告一家跌一家,投資者不敢隨便買股票,害怕掉進增發(fā)陷阱。還有,基金二季度投資組合顯示,基金毫不手軟地大幅減持重倉持有的科技股,令尚存幻想的投資者紛紛加入瘋狂拋售科技股的行列,調整一年多的科技股再度破位大幅下挫,科技股神話徹底破滅。以上這些,都成為大盤大幅下挫的助推劑,大盤籠罩在一片空頭氣氛之中,市場甚至出現(xiàn)一些過激反應。
那么,調整一個月的大盤還有多大下跌空間,何時出現(xiàn)止跌反彈?是否下半年大盤就一蹶不振了呢?
我們先判定市場供求關系是否發(fā)生重大變化。從基本面來看,中國經濟依然一枝獨秀,GDP保持在8%以上增長,申奧成功和加入WTO都將推動經濟更快的發(fā)展。從政策面來看,管理層旨在維護市場基本穩(wěn)定的前提下,加強監(jiān)管,并逐步解決國有股減持問題。從資金面來看,上半年新股籌集資金約400億,若按下半年首發(fā)和增發(fā)新股分別籌資500億計算,國有股減持金額僅90億,對市場的沖擊和壓力都有限,而開放式基金、保險基金,甚至社保基金的入市將使市場供需達到大致平衡。因此,大盤并不具備大跌和走熊的基本條件,影響大跌的主要原因還是技術面的惡化和心理面的壓力,以及提前消化傳聞中的一些利空消息。
既然市場仍處于牛市的格局中,10%的調整幅度應該是一個極限。去年8月以來的二次中級調整幅度都在10%左右,時間大約為21個交易日。始于6月下旬的這次中級調整累計跌幅已達7%,時間已超過21個交易日,調整時間基本充分,而下跌空間雖不夠,但也不大。一旦利空出盡,短線隨時可能出現(xiàn)技術性反彈。另外,B股市場在抄底盤的推動下,已率先走出反彈行情,將對A股市場產生積極的影響。
如果再看遠一點,下半年大盤運行的格局呈現(xiàn)平衡市特征的可能性較大,大漲大跌的可能性都較小。在股價結構調整的同時新的熱點和機會也在不斷孕育,局部牛市依然會出現(xiàn),當然,若選股不當,依然難以跑贏大盤。在上半年未盈利的機構也會積極制造機會,尤其在三季度,是機構奠定全年業(yè)績的主要季節(jié),因此,個股的崛起與板塊的衰落將形成鮮明對比。
操作策略上,增發(fā)股將股本結構徹底打亂,送股預期蕩然無存,在增發(fā)前逢高堅決離場。科技股籌碼已從集中到分散,相當長的時間仍難以恢復元氣,不要去搶反彈。次新股如同一張白紙,主力仍會揮墨涂鴉,可中線參與。重組股無增發(fā)之虞,有烏雞變鳳凰的想象,可適量參與。世貿和奧運概念個股,仍會時時即興蹦出,可短線參與。(梅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