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CCTV《經濟半小時》提供
圖片由CCTV《經濟半小時》提供
今年上半年,溫州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投資,被外界稱為溫州購房團,所到之處,把當地的新樓盤訂購一空。浙江金華參展商:“總共拿來100多套房,現在銷售了90多套了,沒剩下幾套,大概有3000多萬元! 武漢參展商表示:“我們現在這個樓盤賣了80%多了,差不多60%都是溫州人投資的!
專家認為大規模投資房地產有可能造成泡沫。先進入的投資者也許能獲利,后來的投資者就有風險了。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剛剛發布的第3季度市場分析報告指出,雖然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房價上漲了13%,但是在升息的壓力下,第四季度房價增速有可能放緩。
這理財市場的熱點,也是風水輪流轉。最近有一個機構進行了一次調查,全國7大城市921個高收入家庭所選擇的理財工具中,股票的排名下滑兩位,儲蓄的排名上升了兩位,而收藏品、黃金珠寶以及國債、企業債券占投資的比重也有所上升。實際上,小到郵票、錢幣,大到房產、期貨、信托,國際上熱門的理財工具,都曾經倍受國內投資者的追捧。國際上,理財市場發展了幾十年,有些什么經驗我們可以借鑒?稍后,繼續關注我們的報道。
前面的節目中,我們看到投資理財進入中國的時間并不長,相比一些發達國家,國內市場還顯得比較稚嫩。其實,我們很多投資理財的觀念,也是從國外傳進來的,像前兩年,有一本外面來的書,叫《窮爸爸、富爸爸》,就曾經在老百姓中間,引發過一陣熱潮。那么,發達國家的理財與國內現在提供的這些理財服務又有哪些不同呢?來看看記者的采訪。
國外情況
在現場記者發現,展會現場也來了不少香港和國外的理財機構,采訪中,他們告訴記者,雖然目前國內各個銀行、各個機構紛紛推出了家庭理財服務,然而,與國外歐美等國家相比,二者之間也有很大的不同。作為家庭理財市場,首先就是不同國家的人對家庭理財觀念的理解的不同。凱德金融集團副總經理王松告訴記者,“對風險的認識,國內人對風險,理解為有風險的不做,沒有風險意識!
調查中,記者發現,國內居民一般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是投資和投機,對理財投資中的風險話題也表現出了強烈的回避態度。對家庭理財風險的不同理解,也使得目前國內居民對家庭理財市場的參與不如發達國家那樣普遍。此外,以及家庭理財剛剛起步不久,因此,目前國內家庭理財機構提供的品種與國外相比也顯得過于單一。王松說:“做對沖基金,我們國內是沒有的,買期指這很多的做法,國內都沒有開放。”
此外,由于國內對金融安全的考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國內家庭理財中投資的范圍,目前國內開展的家庭理財服務基本上只能選擇國內的投資項目,因此,這也是國內家庭理財與國外家庭理財的最大不同。那么這種不同又將給國內家庭理財帶來那些影響呢?王松表示:“國內投資產品,它的靈活性要比較差一點,因為它都是區域性的投資,風險比較高
理財專家說,國內居民理財觀念有偏頗、家庭理財投資范圍有限,以及理財產品的單一,是約束理財市場的幾大障礙。這也讓那些進入中國的外資理財機構,多少會感到有些水土不服。采訪中,我們的記者發現,雖然它們都看好國內巨大的理財市場。但對最后能否在這個市場上淘到真金白銀,它們也做了兩手準備。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