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丹平:有車的窮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0日 14:57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毛丹平 老家的鄒叔叔來電話:“丹平,我在北京讀大三的兒子今年暑期準備來深圳看看。” “是嗎?”我有些猶疑,這已經是第三個要我安排孩子暑期生活的電話,我不知如
善解人意的鄒叔叔感覺到我的為難,說:孩子媽媽有個同事也在深圳,他們也發達了,今年買了車,說歡迎我們來看看。 他提到了車,這使我想起很久以前的那個夜晚,我第一次到那個城市求學,走下火車,意外地發現寫著我名字的路標,順著指示牌,我們一行來到一輛軍隊的小車旁邊。當時真的無法相信這確實是一輛來接我的車,也無法形容我的驚訝、快樂、榮耀和得意。原來,鄒叔叔在軍區開小車,而那是在1980年代,小車對國人來說就是權利、金錢、地位、成功的代名詞。 將近20年過去了,不知道退休在家的鄒叔叔有沒有意識到,現在,很多有車的人,只能稱為“有車的窮人”,別看他有車,其實他是窮人。我對這種“窮人”的定義是:他們“使用汽車的成本”>可支配收入-生活必要支出。 使用汽車的成本=汽車折舊(如果你是一次性支付貨款)+貸款還款(如果你是分期付款)+保險費+養路費+車船使用稅+汽車裝飾費+油料費+停車費+路橋費+洗車費+定期保養費 一般來說,一輛20萬以下的車,養車的平均費用會大于每月2500元。 如果你的日常收入與支出結余大于使用汽車的成本,而且預留了足夠的機動費用以應付其他可能需要的開支,那么,你可能還不必列入有車的窮人的行列。不過,有很多的都市人,因為買車,不得不節衣縮食,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的品質。或者,因為買車,不得不短期內(比如在還貸期內)節衣縮食,或者至少不能瀟灑揮霍,這個時候,他們也只能自封為“有車的窮人”了。 在我們這個時代,車再也不是權利、金錢、地位、成功的象征,它回歸了它本來的面目:代步工具、個人愛好和生活方式的選擇,就像買冰箱和電視機的人曾經是富人但也許不過是窮人。車成了日常生活用品的一部分,也許這家人省吃儉用,但他家三口有兩輛車,這種現象在國外很普遍,在中國的一些城市(比如深圳)也不算反常了。 一個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人,他的理財目標有哪些呢?在中國的大學生,不是手機和電腦,可能是兩套得體的衣服和單身宿舍的各類電器。在國外的大學生,可能是換掉用了幾年的舊車,買一輛鐘意的新車,從這個區別來講,中國有車的窮人還可以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