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投資理財 > 正文
 
AT&T轉戰商用市場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01日 09:36 新京報

  季度業績下滑,消費者業務市場份額急劇下降

  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這一名稱在美國家庭里相當于“電話服務”的同義語。但是一個月前,這家著名的美國偶像級企業宣稱,它將停止尋求新的居民用戶,轉而主攻商用市場。

中行抵債資產網上營銷 玉蘭油歐萊雅6折起
雅典猜猜猜千元懸賞 大獎新浪iGame免費抽

  AT&T總裁DavidDor鄄man說:“這是一次歷史性轉折,不僅對于AT&T、而且對于整個行業都是意義深遠的。雖然我們的收入目前有75%來自AT&T商用公司(AT&TBusiness),但是AT&T品牌一直是作為頭等消費者電信提供商而享譽世界的。”

  公司債務評級被調低至垃圾級

  在此次戰略轉型以前,AT&T公布了一組令人失望的季度業績,其中包括與上年同比收入下降了近13%.業績宣布之后,AT&T的債務評級立即被調低為垃圾級(junkstatus),在這家曾經盛極一時的集團的衰落過程中,這或許是最后的恥辱了。

  而在AT&T的債務降級后,在四月,Verizon公司取代了AT&T,成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藍籌股。

  根據一家咨詢公司的調查顯示,AT&T在消費者長話市場的份額已從1993年的76.3%下降到去年的僅僅29.7%,而此前AT&T在消費者業務方面的利潤一度非常高,現在則受到了猛烈的沖擊。在最近一季度的運營中,利潤降到了11.9%,大約為一年前的一半。

  公司繼續提供長途和本地電話服務

  AT&T的戰略轉型突顯了以下幾種情況,即價值7500億美元的美國電信業市場正在經歷的劇變,AT&T在其一度稱雄的市場上與競爭者苦斗時面臨的挑戰,行政管理的變化,以及無線電話和IP電話(通過in鄄ternet協議傳輸語音)等新技術形成的沖擊。

  華爾街分析家認為,AT&T停止向消費者銷售傳統電話服務的決策,將加速消費者投向AT&T的競爭對手。高盛的分析師FrankGovernali稱:“這很可能加速銷蝕消費者基數。”關于停止向消費者銷售傳統電話服務的決策,DavidDorman將其部分歸咎于行政管理的變化。因為聯邦電信委員會(TheFederalCommunica鄄tionsCommission)最近被阻止實施一些規章,這些規章的制定意圖是允許長話公司和其他公司與地區性公司競爭本地電話業務。

  盡管主攻商用市場,AT&T繼續依靠消費者電信業務獲得它的相當一部分現金流,并強調盡管最近轉變了方向,AT&T仍將繼續向其3500萬居民用戶提供長途和本地電話服務,也不會拒絕申請AT&T服務的新用戶。

  公司轉戰商用市場前途難料

  目前,越來越多的美國消費者購買“捆綁”服務,這種服務通常包含本地和長途通話、寬帶互聯網、無線電話服務以及衛星電視或有線電視。現在大約有40%以上的美國家庭購買“捆綁”服務。

  DavidDorman稱行政管理的變化“抵消了AT&T的能力,使我們甚至無法維持一種面向消費者的、具有基本競爭力的捆綁服務。”

  AT&T稱,公司將主營企業用戶服務的銷售,公司今年預期的300億美元收入中,近四分之三將來自此業務。估計AT&T每年花費18億美元促銷消費者話務,削減這筆費用之后,AT&T集團將能支持其商用話務的運營,向包括美國許多最大的公司在內的三百多萬家商業客戶提供高端語音和數據網絡以及電話服務。

  但是,在商用市場的成功并非可以確保。電信服務的企業客戶市場競爭十分嚴酷,MCI公司、Sprint公司等對手都在爭奪市場份額。生產能力過剩和競爭在商用市場觸發了一場價格戰。結果,AT&T在商用市場的運營利潤僅占2%-3%,最近一個季度的銷售則下降了12.7%.大多數分析家認為長途電信市場已進入整合的成熟期。譬如紐約一家名為LeucadiaNa鄄tional的投資集團最近購買了MCI公司5%的股份,并計劃購買50%.本報綜合報道[責任編輯:羅遠行]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2004雅典奧運盤點
議機動車撞人負全責
新絲路模特大賽
新浪財經人物(1500個)
可口可樂含精神藥品?
同學錄開張歡迎加入
二手車估價與交易平臺
出國辦護照完全攻略
張學良的紅顏知己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