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與謊言--沈陽文物市場現狀調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0日 11:51 華商網-華商晨報 | ||||||||||
收藏是一種時尚,是時下市民投資的一個熱點。本報的"鑒寶"活動推出以來,先后收到了500多位持“寶”市民積極參與。 從某種層面來說,這500件"寶貝"可以折射出整個沈陽文物市場的現狀。 這些“寶貝”是怎樣流入收藏者手中的?品相如何?價值幾何?大多匯集于哪個朝
本報記者對這500件“寶物”進行了調查,得出的結論令人瞠目。 調查·人:誰讓文物收藏更艱難 問題 “您所收藏的這件瓷器是怎樣獲得的?是祖傳的還是從文物市場上購得的?” 現狀 每當記者如此發問,持寶人總會回答:“是祖傳的”,或是“某某親戚給的”。 500余位持寶人中近400位稱其“寶物”來自直系親屬,另有50多位稱“寶貝”來自旁系親屬或朋友,只有40多位說是買自文物市場(見表一)。 “祖傳貨”咋這么多?遼寧省博物館一位長期負責文物征集工作的副研究員告訴記者,絕大多數持寶人說他們的“寶貝”是祖傳的,是因為他們害怕一旦說出文物的真正來歷,就有被收繳的可能。 曾有一位讀者持一件銅印來本報鑒定,他說,他的曾祖父曾是張學良的部下,在征戰中,一向不貪財的祖父偶然間獲得了這件寶物。 可專家鑒定的結果卻是:這枚銅印其表面有著明顯的做舊痕跡,是當代的仿制品。 發現了現代工藝痕跡的“祖傳貨”為數頗多,參與本報鑒寶活動的文物專家估計:在數百件“祖傳貨”中,至少有一半購自當代文物市場。 日前,在北站門前的一家古玩城:一個南方來的“文物”商人拿著一件“遼瓷”對記者說:“這是我剛從地下挖出來的好貨,你要是誠心買,200元賣你,只當是交個朋友了。” 面對這個故事,記者只能在心底一笑。因為記者竟在器底發現了“款識”。事實上,在明代永樂帝以前的數千年里,有款識的瓷器寥寥無幾。 分析 事實上,正是這一個又一個“真實的謊言”,使文物收藏愈發變得艱難而又充滿風險,文物市場的誠信狀況更加慘敗不堪。 文物交易中有一個“行規”:不說文物的真假,只研究文物的價錢,其潛在含義是“文物有真假,用價來區分,眼力若不夠,就得教‘學費’”。 收藏家詹洪閣認為:“目前沈陽文物市場混亂狀況十分嚴重,我們渴望誠信制度的回歸。” 調查·物:收藏者都藏了啥“寶貝” 問題 在參與本報鑒寶活動的500件民間收藏品中,真品究竟占了幾成呢? 現狀 以首期“鑒寶”活動結果論:在10件“寶物”中,真品僅4件,不到一半;第二期鑒寶活動中,12件“寶物”中當場鑒定為真的只有4件。從目前掌握的這500件藏品情況來看,真品的數量可能不會超過100件,也就是說尚不到20%。 而“寶物”中的贗品也可謂五花八門, 市民邱亞東曾持有一件“祖傳”的圣旨前來鑒定,但是專家們發現,上面所有寫有邱氏先祖“邱文玉”姓名的地方有被涂改過的痕跡。 分析 事實上,市民的持寶狀況反映了整個文物市場的流通狀況:贗品充斥市場,民間收藏難度極大。 一位文博界的資深專家曾被邀請前往參觀一家私人博物館,面對數以千計的館藏,當時他未敢作出一句評價,事后他不無感慨地表示:“這家博物館里收藏的絕大多數文物都是贗品,我怕我一說出真話,那位收藏者就得暈過去……” 另有業內人士稱,如今人們文物保護意識很強,一些文物有價無市,誰會舍得輕易將“寶貝”賣掉? 問題 在參與本報鑒寶的為數不到1/5的真品中,各種文物的品相如何。 現狀 參差不齊可以概況這個問題。在這不足百件的真品中,品相上乘者僅占五分之一,品相居中者為五分之三,下乘者為五分之一(見表二)。 以吳奉生先生所持有的那對紅釉花瓶為例,雖然從“偽滿”到現在,才不過70多年的時間,但是能夠保存完整并成對出現的花瓶數量卻不多,因此這對“寶物”的價格也就要相應的高一些。 張博文先生所持有的“偽滿洲國總理”鄭孝胥的字,遒勁有力,就連這幅字上的掛繩都是當時的產品,專家斷定這是鄭氏一生中的精品之作之一,其價自然要高出同類很多。 與張先生的收藏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市民李先生收藏的一對清代晚期的瓷瓶,因其品相上的問題,從而在價格上大打折扣。 分析 既然在廣大民間收藏者手中,其所持有文物的品相大多居中,那么,想要拿這些“寶貝”在市場上賣一個好價錢,并非易事。 問題 收藏者手中的“寶貝”大多是哪個朝代的? 現狀 報名參與本報鑒寶的500余件藏品大多集中在紅山文化、清朝、民國、“偽滿”等四個時期,其中清朝晚期作品最多,“偽滿”次之。收藏品的門類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清代末期出產的瓷器最多,達到82件;“偽滿”時期的瓷器和書畫,達69件;先民的頭飾、首飾、掛件居第三位,達53件(見表三)。 收藏者們對于漢、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的瓷器、銅器也很熱衷,尤其是元代的“釉里紅”,但經專家鑒定,無一為真品。 在所有收藏者中,有兩類特殊的人群。一類是紅山文化玉器的收藏者,他們大多對藏品文化背景了解不深,有一位讀者來電直接就說:“我收藏的是‘紅山’”!事實上,這些“紅山”玉器往往為當代偽造,目前在沈陽市場上販賣的,通常產自遼西北、內蒙古赤峰等地區。 另一類為古幣收藏者。這類收藏者基本都不是專業收藏古幣人士,他們收藏的古幣大多集中于北宋時期和清代晚期,其市場價格都非常低廉。 分析 有關專家認為,整個沈陽文物市場上較有號召力的也不過是紅山文化玉器,清、民國時期瓷器,清代書畫,銅器等幾類文物,這與我省的歷史文化背景有關。 據介紹,沈陽市整個文物市場上賣得最多的是清代瓷器。瓷器并不是一個好仿造的對象,隨便一個款識就可能“露怯”,但是由于清文化對這座城市根深蒂固的影響,以及這個王朝與當代不算遠的時間距離,都使得沈陽人對它“寵愛有加”。 沈陽路上的一家著名文物商店經營的大多為清代中晚期產品。該店老板是一位江蘇人,他說:“其實我手里也有很多其他時代的東西,但是沈陽人就認清文化,沒辦法。” 有關專家指出,與全國的文物市場比較,沈陽市文物市場可以說是既有特色又有差距。所謂特色,是像紅山文化、“偽滿”等歷史時期出產的文物,這樣的“寶貝”只可能在東北出現,是獨一無二的。 所謂差距,沈陽文物市場與北京、天津、西安、成都、長沙、廣東等地的文物市場幾乎不可同日而語,沈陽文物市場不僅沒有形成規模,而且所販賣文物的品種還很單一,主要集中在瓷器、玉器、銅器上,很多卓富文化內涵的東西在這邊都見不到。可能是地域所限,所以沈陽文物市場流通較多的是遼、金、清、民國時期的文物,而三代(夏、商、周)、漢、唐的文物卻極為少見……這些恰好是沈陽文物市場的“軟肋”所在。 調查·內幕:造假,一個盛世的悲哀 問題 既然在500件被調查“文物”中,有4/5是假貨,那么這些假貨都從何而來呢? 現狀 下面的四個故事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故事一:造假之“產業” 遼寧省博物館的一位副研究員講述:“我們曾經去內蒙古赤峰暗訪假文物,發現當地幾乎造假成風,甚至有很多人家因此蓋起了小二樓。” “這種假文物制造廠往往是‘夫妻店’,大多一樓開酒店,二樓當造假窩點。造假手法非常高明,拿仿造一件遼代瓷器來說:先去盜掘一座沒什么文物價值的遼代古墓,將從該墓葬周圍遼代地層挖到的土進行發酵,按照遼代的工藝去制造瓷器。這樣的假瓷器,可以聞到腐尸的氣味,而且由于土的埋藏年代恰好是在遼代,所以即便用科學儀器進行碳-14測量,也未必能得出正確結論。” 造假者的造假依據材料也令專家驚訝。一般認為“遼瓷”上只能有兩個猴,四個猴的是假貨。但造假者卻拿出“偽滿”時期日本人出版的考古發掘圖錄告訴專家,70年前,已發現有四個猴的“遼瓷”。 故事二:造假之“隨意” 一位支援遼西北志愿者講述了另一個事實:“由于遼西北的各種化石受到了滅絕性的開采,很多人就打起了造假化石的主意。” 假到了什么樣?那位志愿者介紹說,將一塊魚骨頭拍在水泥里,晾干了,就算“文物”誕生了。 假化石甚至還騙倒了一批世界級的專家。本世紀初,世界頂級自然科學雜志———英國《自然》雜志曾發表署名文章,稱在中國遼西地區發現了一種特殊的“恐龍化石”。謊言很快被戳穿:這塊“特殊化石”竟是用多塊普通動物化石拼接而成。 故事三:造假之“專業” 每一種假文物背后都有一整套復雜的工藝。 一位曾拿著件元代“釉里紅”來本報進行鑒定的“行家”信誓旦旦地說:“我這件瓷器,當代人無論怎么仿制,都絕對達不到這么高的水平。”當代人過度地夸大先賢的工藝技巧,卻藐視今人的鬼斧神工,就正是很多“行家”栽跟頭的根本所在。 專家介紹,在遼寧文物市場上見得最多的假文物,莫過于是仿紅山文化玉豬龍了。一般造假者通常采用熏、烤、燒、煮、炸、蝕、沁色、酸蝕等工藝做舊,由于玉器石料本身就是“老”的,因此鑒別難度很大。 故事四:買假之悲慘 事實上,中國的文物造價之風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有個故事曾盛傳于文博界。一位河南商人曾高價買到一塊“戰國玉璧”,認為“撿到寶”,從此事業荒廢,專心要收藏“古玉”,并表示該玉的價值將超過300萬元,如再收到一塊,那后半輩子就夠活了……但很快這塊玉的“戰國”身份就被否定,身價一跌再跌。第二年,這位先生已是生活潦倒,那塊古玉已跌到了20萬元。這位老兄婚也離了,房子也賣了,租了一間農民房住,再問那塊玉,“別提了,你要喜歡就拿去給孩子玩吧。” 這個故事看似玩笑,實際上卻是很多假文物收藏者的內心剖白。一些收藏者往往省衣節食,只為買到個好物件,有時真的是傾家蕩產。 分析 為何造假之風會刮得這么兇呢?有關專家認為,主要是當代人浮躁的心態、造假的暴利誘惑讓一些人不惜鋌而走險。 如今渴望能夠一夜致富的人越來越多,并且按照中國傳統觀念,很多人希望能夠給子孫后代留下一些值錢的東西,這就給了文物造價者以可乘之機,以至收藏之風不衰,造假之潮亦泛濫不已。 但文物造假的根本,卻是個別商販為牟取暴利進行的一場技術和智力“賭博”。僅就一個仿清代景德鎮官窯的瓷瓶(高度為十厘米)而論,生產成本不過幾元錢,一旦到了文物市場,開口價就是幾百元,如果品相很好、仿得極像,就可能超過千元,遇到“門外漢”,可能十萬元也打不住。如此之高的利潤,怎么讓人不垂涎三尺呢? 調查·預測:沈陽文物市場何處去 在衣食無憂之后,收藏文物無疑將成為市民理財投資的又一個方向。在本報的調查中,發現逛文物市場次數最頻繁的,并非是什么文物收藏方面的“行家里手”,而是正在極力進修的“學生”們。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為,收藏文物不僅是一件很有文化品位的事情,而且還將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升值”市場,即便最終賠了,也還可以留下個物件,給子孫后代留下一筆“不動產”。 有關專家認為:在未來五到十年內,玉器、掛件仍然是投資者需要注意的領域。書畫、銅器由于造假有一定難度,可以作為投資的參考方向。 收藏家詹洪閣指出,對于收藏者來說,真正重要的是要避免浮躁的心態,踏下心來好好學習與收藏相關的文化知識,變功利為智力,化學力為眼力,這樣摸爬滾打幾年后,才可能培養出一位良好的收藏者來。 詹洪閣認為,未來收藏領域可能被拓寬到近現代的出版物作品,像海報、號外、特刊等的收藏,這些東西往往是一段歷史的見證,是有收藏價值的,隨著歲月的流逝,它們的市場價格必將水漲船高。 當然,最重要的是專家們異口同聲的呼喚———沈陽文物市場的誠信之風。本報記者 何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