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斯和巴菲特的預言又一次應驗。12月3日的紐約外匯市場上,歐元兌美元比價一度突破至1比1.21,這是繼5天前歐元兌美元匯率首次越過1比1.2,創下歐元自1999年啟動以來最高記錄后,歐元又一次搶眼的表現。目前,歐元兌美元的匯率水平比2000年低谷時猛增近一半,與去年的平均匯價相比,上漲約有三成,即使光看今年的歐元曲線,兌美元匯率也是加速度向上,累計已上升14%。更有甚者,美林證券預計,今后一段時間內,歐元可能升值至1歐元兌1.33美元。我們不得不感嘆:歐元,牛!
然而,在歐元走強達到歷史新高峰的時候,在歐洲人的民族自豪感迅速膨脹的時候,現象背后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卻好似澆下一盆冷水———歐元區差強人意的經濟表現使歐元升值來得“不明不白”,這種沒有依托的升值“弊大于利”。
硬歐元軟經濟
歐元表現搶眼不是一天兩天了,歐元區經濟在泥沼中掙扎更不是一月兩月了。兩者大相徑庭的走勢頗耐人玩味。
今年初,歐元區還滿懷信心地預測,經濟增長率可能高于1.5%,接近2%。然而,事實卻十分令人沮喪。一季度,歐元區經濟增長為零,二季度,歐元區12國的GDP更是萎縮了0.1%,說整體經濟形勢“瀕臨衰退邊緣”一點也不過分。10月29日,歐盟委員會發表的秋季經濟報告說,雖然歐元區下半年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比上半年有所增強,但全年經濟增長預計只有0.4%,歐元區經濟已連續三年處于潛在經濟增長率之下,其中,德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為零,法國和意大利的增長率將分別只有0.1%和0.3%。
從報告中還可以發現,歐盟15國,沒有加入歐元區的英國、瑞士、丹麥,日子似乎好過些,歐盟委員會預估,加上這三國,歐盟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0.8%。不算小的反差不免把我們引向這樣的揣測,歐元匯率多多少少要為歐元區的經濟低迷負上責任。
歐盟委員會似乎也不否認匯率給歐元區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其11月26日發布的2003年經濟回顧報告中,歐元兌美元匯率的直線上升和伊拉克戰爭造成的地緣政治動蕩、股市下滑等因素一道,被歸結為嚴重打擊正在與經濟停滯作斗爭的歐元區經濟的原因。
一塊毒蛋糕?
歐洲媒體喜歡用“歐元復興”來形容歐元近一年來的表現。不過,金融分析人士卻不這么樂觀,他們普遍認為,歐元選擇在歐元區經濟“病懨懨”的這個當口飛漲,顯然不合時宜,就好比在一個人肚子非常饑餓的時候奉上一塊毒蛋糕。
“毒”首當其沖體現在對出口的沉重打擊,這將使本已止步不前的歐元區經濟雪上加霜。目前,歐元區的出口占其經濟總量的20%,在世界經濟整體形勢低迷、商品需求放緩之際,歐元的大幅升值令以歐元計價的商品更為昂貴,直接結果就是“歐元區產品”競爭力下降,歐元區今年出口增長率約為0.1%的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而根據世界經濟合作組織的預計,歐元升值10%,那么升值第一年的經濟增長率將因此減少0.8個百分點,之后一年中經濟增長率將減少0.1個百分點。梅里爾林其銀行認為,歐元升值將使歐元區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縮水1%。難怪德國總理施羅德和法國財政部長梅爾公開抱怨,歐元升值是個消極因素,并已經成為經濟復蘇的一大障礙。
歐元區的廠商也是叫苦不迭。據報道,今年一季度,德國十大上市集團的營業額因歐元升值總共損失100億歐元,世界上最大的化學制品廠商巴斯夫,8月曾表示歐元大漲導致其二季度收益下滑了61%,大眾汽車公司也將三季度利潤不及去年同期一半的罪責歸咎于“強勢歐元的負面影響”;法國幾大上市集團如家樂福、達能、米其林、歐萊雅等都證實營業額下降,并認為多半是匯率變化的結果。許多大舉投資海外的公司也傷得不輕,投資回報匯回國內折合成歐元后大幅縮水,直接影響了收益,公司的股價也受到波及,從而致使公司在投資和增雇人員方面更加裹足不前。
此外,歐元匯率的上升等于變相提高利率。美國美林證券公司的一項研究表明,歐元從去年11月份開始的漲勢相當于將利率提高近2%,而歐洲央行同期的降息幅度僅為0.75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在經濟下滑時歐元區的利率水平仍在提高。利率的變相提高無疑會起到抑制消費和投資的作用,歐元區的經濟增長陡增了新的變數。
當然,歐元升值并非一無是處。歐委會負責經濟與貨幣事務的發言人托馬斯就表示,歐元的升值是因為前幾年歐元被市場嚴重低估,強勢歐元可以降低石油和其它進口產品的價格,有助于抑制通脹,因此歐元升值符合歐元區利益。
這樣的理解也不是沒有道理。西歐資源相對匱乏,對進口依賴程度很大,石油就是歐元區最大的進口商品,在國際市場,石油是用美元標價和交易的,多數礦產品也是如此,因而美元貶值就意味著歐元在國際市場上的購買力相應提高,初級產品的進口價格下降了,生產成本也自然下落,消費物價更趨穩定。
美國明抬實壓
在美元兌歐元下探歷史低點的同時,美元兌日元、對英鎊、對瑞士法郎的比價也全線下挫,美元對澳大利亞元和新西蘭元的比價更是分別一度跌至近6年來最低水平。聯系歐元和美元之間的起起落落,我們很容易地理解了這樣一個事實———在匯率演繹的一幕幕情節中,美元才是永恒的主角!∨c其說是歐元升了又升,倒不如說是美元貶了又貶,很多專家都認同這樣一個觀點:美元貶值導致歐元“被迫升值”。美元這輪貶值的因素很多,金融、技術層面的分析多集中于美國經常項目的高額赤字以及歐元區利率高于美國利率等方面,然而,也有部分專家一針見血指出了美國人的“別有用心”。
9月20日,在美國的主導下,西方七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發表聲明,敦促各國采取更靈活的貨幣政策,減少對市場的干預。受此影響,美元又一路“跌跌不休”。美國財長斯諾雖然嘴上一再重申繼續執行強勢美元政策,但同時表示并不特別擔心美元匯率下跌,不經意間,美國政府的美元政策一覽無余,即聽任市場決定的中性美元政策。把這種政策置于當前的美國政治經濟背景下剖析,可以看出,美元一路走低絕非偶然。2004年是美國的大選年,國內經濟是布什的“軟肋”,在這時候不失時機地打出“美元貶值”這張經濟王牌,既能有效平衡外貿赤字,避免通縮,又能提高美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進而奪回更多的市場份額,刺激經濟復蘇,還能打壓歐元區經濟,在其經濟復蘇的進程中,歐元區經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巨人的肩膀”。(記者陸綺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