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個月七大工業國( G7)財長會議敦促亞洲主要國家使用更富有彈性的匯率政策,市場解讀為G7希望美元貶值,而亞洲貨幣應單獨或與歐洲貨幣共同承擔其后果(即是升值)之后,包括日元、港元、韓元在內的亞洲貨幣兌美元紛紛往上漲。
日元升至三年高位108.30,港元一度上漲7.70,連多年來一直穩定的人民幣也被波及,雖然即期匯率沒什么變化,100美元兌人民幣銀行買入價仍然保持在826.44水平,但人民幣遠
期匯率已大幅升值,1個月的遠期匯率為825.65,12個月的匯率已達821.84,遠遠比即期價高。
一個國家的貨幣若升值,對它的出口將產生不利的影響。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經濟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經濟建設需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幣值波動過快,對其經濟的發展將產生負面作用。日本、韓國、中國香港地區等地的經濟也處于初步復蘇階段,匯率波動若偏離基本面,對這些地區的經濟也相當不利。同樣的,在歐洲方面,德國經濟研究機構I FO景氣判斷指數連續5個月都成長,該指數是歐元區成長前景的重要指標。歐元區經濟復蘇在望,而市場對此意見不一,I FO報告對歐元區有正面影響,但可能被上漲的油價及歐元(兌美元)走強相抵消掉。近期歐元上漲已經令德國制造業者受到重創,并令歐元區經濟復蘇放緩。
歐洲央行(ECB)委員雷貝舒上周五表示,并預計歐元區本季將開始溫和復蘇,并將于2004年加速。不過如果美元持續大幅貶值,相信無論是歐洲還是亞洲,經濟均難以出現突飛猛進的局面,對美國也不見得是件好事。美國財長斯諾上周五重申華府支持強勢美元政策,金融市場應當扮演決定匯率的主導角色。長期而言,美元的過度貶值對各方都沒有好處。近期美元可能會獲得短暫支撐。(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江壯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