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從2001年年底開始復蘇以來,失業率一直居高難下,9月份的失業率仍高達6.1%,處于多年來的最高水平。雖然不少美國人聲稱外部因素是導致美國失業人數持續增加的主要原因,但事實表明,美國經濟長期低迷不振才是就業市場不景氣的癥結所在。
把近十幾年來美國經濟的運行曲線和失業率升降的曲線相比較,人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經濟形勢的好壞是決定美國就業市場強弱的最重要因素。這也是世界經濟幾百年來的
基本規律。
但是,一些美國人卻似乎不愿承認這個最基本的規律和最明顯的事實,而是力圖把美國的失業率居高不下歸因于外部因素。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勞工部最近公布的1992~2002年美國勞動市場情況分析報告則有力地證明了內部經濟因素對就業市場的重要影響,從而否定了這些人的觀點。
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就業市場的最大特點是在大量人員失業的同時又有大量人員重新就業,在90年代后期經濟高速增長時期也是如此。由于這一時期經濟形勢較好導致新增就業人數超過失業人數,美國的失業率不斷走低。比如,勞工部的報告顯示,在美國經濟高速增長的1999年第四季度和2000年第一季度,美國失去工作的人數雖然分別高達811萬和813萬人左右,但同期美國新增就業人數更高達906萬和885萬人。
從近幾十年歷次美國經濟衰退的總體情況來看,在衰退結束、經濟開始復蘇以后,失業率往往仍會保持幾個月的上升,然后開始下降。但是,此次美國經濟從2001年11月份開始復蘇至今已經近兩年,失業率仍未出現明顯的下降,這種情況是極其罕見的,足見美國經濟存在的問題相當嚴重,不確定因素很多。
因此,美國不少經濟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失業率在衰退結束后近兩年的復蘇階段仍持續攀升,并在當前仍居高難下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經濟衰退和復蘇乏力導致不少企業倒閉和許多企業裁減人員,從而使大量人員失業;另一方面,經濟形勢不好又使得大量企業因利潤減少和虧損而不愿和不能增加人員,同時也大大限制了新增企業的產生,從而使新增雇傭人員增長速度放慢。這正是美國就業市場長期疲軟的癥結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