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調高準備金比率別有一番意味?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25日 13:16 人民日報 | ||
就像去年6月23日國務院在周日決定停止通過國內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一樣,中國央行趕在8月23日(星期六)宣布了一項重大決定:從2003年9月21日起,提高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即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6%調高至7%。而目前,整個世界都仍在一種低利率水平的時代徘徊。 但是,此前,一直有一種說法是,為了推進商業銀行的貸款,央行可能要降低存款準 對于這個決定,市場或許首先感受到的就是突然性,盡管今年央行曾經暗示要調高準備金比率。但是,直到8月22日星期五的時候,央行對準備金比率是否上調還諱莫如深。 央行6月份時表示,它將選擇“適當的時機”上調準備金比率,以減緩中國貨幣供應量的增長。 從央行的解讀來看,之所以上調商業銀行的準備金比率,是要防止貨幣信貸總量過快增長,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提供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 誠然,中國經濟特別是房地產等行業存在過熱,一直是央行密切關注的焦點。這種經濟過熱體現在商業銀行貸款上就是貨幣供應量大幅增長并且超出央行所要控制的目標。今年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0.5萬億元,同比增長20.8%,比經濟增長速度加消費物價漲幅之和還要高12個百分點。而今年前7個月金融機構貸款總額已經增加18872億元,但是去年全年貸款也只有增加18475億元。 不過,中國外匯儲備持續增加也是促使央行調高準備金比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截至6月末,外匯儲備余額達到3465億美元,外匯儲備增加在央行嚴格控制外匯流動的制度下,必然造成了市場人民幣供應大幅上升,從而沖擊央行的控制貨幣供應的政策。 當然,從央行的角度來講,因下半年農村信用社改革,未雨綢繆,適當控制一下貨幣供應量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這種政策出臺是否就像是人們所說對于市場的貨幣供應量有著重大的影響,或者如央行所說,不會引起貨幣信貸總量的下降,因為目前金融機構1.6萬億元的存款準備金余額,在上調1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后,大體上只會凍結商業銀行1500億元的超額準備金?或者說,是否能夠抑制中國當前經濟中的過熱? 對于經濟過熱的現象,央行一直表示出了高度的關注,而且不止一次提出甚至出臺政策以對于這種泡沫有所控制。但是,由于市場的巨大反彈,甚至某些人士對于經濟過熱存在諸種截然相反的態度,就像6月出臺的121號控制房貸的文件,因為市場的某些反對聲音一直再沒有下文。那么這種調高準備金比率的方法或許是因為針對商業銀行不直接和市場發生沖突而更為迂回。 但是,這種調高準備金比率的方法是否真正能夠如愿達到控制過熱的效果呢?其實,細細想來,仍有很大的疑問? 其實,這種包括房地產過熱現象在內的經濟過熱引致的貸款增加,許多是由于銀行本身違規貸款造成的,有數字披露,去年下半年,央行對部分城市商業銀行的房地產貸款情況進行了檢查的結果是,發現違規貸款和違規金額分別占總檢查筆數和金額的9.8%和24.9%。造成商業銀行貸款形成呆帳風險的很大一部分恰恰是他們自己本身的制度所造成,而并非是市場過熱使然。其實,房貸的控制制度不是沒有,但是,商業銀行在放貸時,往往自己就繞開制度本身。比如,有些商業銀行對“四證”不齊全的項目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或逃避“四證”規定,以流動資金貸款替代房地產開發貸款等等。 當然,如果這種提高準備金比率的辦法如果真能使得貨幣供應緊縮,也可以使商業銀行在今后的貸款活動中有所收斂。 但是,還有一點,央行沒有提到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中國存在準備金比率作用鈍化問題。 準備金本來是商業銀行為保護客戶避免存款風險以及作為重要的一項貨幣政策等需要存在中央銀行的款項,或者說是中央銀行要求商業銀行必須要繳存的資金。但在中國很奇怪的一個現象是,雖然中國人民銀行到目前為止還有6%的法定準備金的規定,不過可以完全相信,即使沒有這一規定,商業銀行也會自愿地向央行繳存準備金,不但有法定準備金,更有大量的超額準備金。 2001年的數字也已充分說明了這種“咄咄怪事”。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01年末,中國商業銀行存款110860億元,其中繳存法定存款準備金6652億元,另有超額存款準備金高達7568億元。 為什么中國商業銀行對準備金要如此“情有獨鐘”呢?原因就在于中國的商業銀行一直把存在央行的準備金作為一種利潤的重要來源,因為,中國商業銀行存在央行的準備金是需要央行付出利息的。目前,中國的準備金利率為1.89%,而經過第8次降息后,活期存款利率為0.72%,三個月定期存款利率為1.71%,半年的也才1.89%。這樣,貸款利率雖然要比準備金利率高,但是,在貸款風險較大,而中間業務又未獲得充分發展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為什么不從事風險為零、成本最低的這一中央銀行存款“業務”呢? 因此,這種準備金比率的調高只是把原來的超額準備金的一小部分挪動了一下帳戶而已,而對于整個銀行的貸款形勢并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但是,這次央行如此大費周折地推出調高準備金比率的政策,顯然也是經過了一番精心考慮和策劃。 早有消息說,美國財長下個月要到中國來,其中他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和中國的領導人討論人民幣的匯率。 人民幣幣值現在已經在美國的制造業成為一個焦點話題,甚至更被美國的議員們升格到政治的高度。那么,中國對于這種越來越強大的國際升值壓力,不應該是簡單說不升值一句話就能把美國人的嘴堵住的。 現在,已經有報道說,中國準備調降出口退稅率來抑制一下中國的出口,以避免外匯儲備在外貿出口方面的增長。但是,現在的外匯來源不僅是一個外貿出口的問題。 由于人民幣預期升值,大量的游資涌到中國,許多商人和機構也出于避險的需要而紛紛增持人民幣,這些無形中都給人民幣造成了很大的升值壓力,也使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大幅增加。比如,隨著越來越多的境外金融機構申請QFII資格,海外資金涌入的規模將會不斷增大,而港臺游資也不斷透過個人攜入、匯款接濟親友及其它各種渠道進入大陸。今年以來,境外進入大陸的國際游資高達200多億美元,這些美元是以1比8.27的匯率向大陸外匯管理局兌換成人民幣1600億元,這些資金不是流入股市,就是房市,只有少部分存在銀行。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央行調高準備金比率不僅是要關注房地產過熱問題的一項措施,或許更多的作用還是在于應對國際升值人民幣的壓力的一種應對措施。而且,這一政策不僅是著重于當前的貨幣市場的規模和質量,更多的是要稀釋和消化因為升值人民幣預期所帶來的不斷涌入的海外資金,而這種海外資金不僅是因為這種預期而增多,而且也因為中國投資環境的改善和與國際更加接軌以及經濟地位的提升而增多。(慧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