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金條要被冷藏? 專家稱炒金不一定能賺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1月01日 11:47 新華網 | ||
新華網北京1月1日專電(記者朱旭東 湯澗)投資型金條在北京一面市,就受到廣大市民的瘋狂追捧,并且屢屢出現脫銷。有關專家提醒,雖然黃金兼備保值和投資的功能,但如果從炒金的角度出發,并不意味著只要投資黃金就一定能賺錢。 有關專家分析,在黃金市場正式放開初期,國內金價估計會出現較大波動,但短期內上升空間不會太大。一方面,由于金價上升的部分動力此前已通過購買金飾品、金幣等途徑 但出乎意料的是,專家的這些提醒,并不影響市民的購買熱情,因為這批“小黃魚”大多成了購買者收藏的珍品。僅2002年12月18日一天,北京發售投資型金條的四大商場就賣出200多公斤。接下來的幾天中,不管商場進多少貨,金價如何堅挺,市場都“照單全收”。許多北京市民表示,他們并不出于投資的目的購買黃金,而純粹只是為了收藏。 在成都日前舉辦的一次拍賣會上,兩塊總重6公斤的金錠分別以32萬元和30萬元的價格,成功拍出。這兩塊金錠,是我國黃金市場開放后,上海黃金交易所交割的“第1號”和“第2號”黃金。買家同樣表示,他們并不打算做炒金的生意,而是把它作為一份珍貴的紀念品永久收藏。 藏金于民,本身就符合我國的文化傳統和百姓的投資習慣。以前黃金作為國家的戰略資源進行開發,由國家統購統銷,個人根本不能經營與黃金有關的業務。現在投資渠道層次多了、投資需求也全方位了,但黃金在老百姓眼里,依然是雷打不動的“硬通貨”。 由于國際局勢緊張,紐約市場黃金期貨價格目前已經漲到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國際上許多投資者繼續購買黃金以求避險保值。現在我國金價已經與國際市場接規,北京各大商場的黃金飾品的價格也從原來的每克92元漲至96元左右。但中國百姓并不完全是為了避險,更多是延續了傳統的觀念,為了保值。還有一些人則把首批投資型金條作為新潮的禮品,用來饋贈朋友。 看來,由于受傳統文化的影響,這批被稱作“投資型”的金條,大多成了中國百姓家里的珍藏品,最起碼短期之內,是不會在市場上流通交易的,也不一定會形成人人炒金的熱潮。更何況,相比香港地區人均收藏黃金8克來說,內地目前人均黃金收藏量僅有0.28克,所以,我國黃金市場開放之初,百姓對黃金的需求將非常之大,而這批“小黃魚”估計大多要被民間“冷藏”起來。 專家認為,如果純粹只為收藏,購買黃金同樣也有缺陷,因為人們自己儲藏黃金并不能帶來利息。因此,黃金儲藏者必須另有穩定的現金收入來源以支付日常開支,否則就會因不能賣出而難以實現其投資“初衷”,甚至因“高買低賣”而招致虧損。 不管是為炒金而投資,還是為收藏而投資,南京一錢幣收藏愛好者的分析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他原來準備了二三十萬資金,打算全用來購買50克的金條。但細細盤算一陣后,還是決定放棄購買。“在目前這個價位買太不劃算,而且從專業的角度看,象‘羊年賀歲金條’過了羊年肯定很快就退熱。”他說他做這一行時間也挺久了,所以能理性地看待市場。他還說:“至于收藏嘛,也可以等一等再買,沒必要在高位買進啊。”(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