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顷P鍵
新能源車市場的競爭遠未結束,格局變化頻繁發生。
2022年,華為與賽力斯合作的AITO品牌,接連發布問界M5、問界M7以及問界M5 EV三款車型,累計交付量超過7.6萬輛,讓行業競爭格局再添變數。
品牌發布首年便取得如此交付量,華為汽車業務發展速度之快,足以問鼎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相比之下,“蔚小理”三家發展首年,交付量過萬已屬不易。
然而,僅憑問界一年7.6萬輛的銷量,不足以支撐華為汽車實現盈利目標,“登頂”之后,華為開始調整節奏,進一步“合縱連橫”。據報道,賽力斯之后,華為還在與奇瑞、江淮推進合作打造智選車。
近日,華為智選車業務部總裁汪嚴旻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100萬輛是一個里程碑,作為一個新能源品牌,要和合作伙伴一起盡可能實現規?;?,只有規模化才會帶來更多效率的提升。”
AITO交付首年快速起量
2022年對于車企來說,可謂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汽車芯片仍處于短缺之中,動力電池也迎來漲價。
“供應方面,確實挑戰非常大,經歷了缺芯、高溫、疫情等,除了外部環境,內部也很挑戰,因為我們應用了很多全新技術,這些技術導致汽車推進周期供應鏈比較長,比如說全新的電機系統、智能驅動系統?!睂τ谶^去幾個月遇到的困難,汪嚴旻仍歷歷在目。
銷量是車企關注的重要指標,如果不能通過大規模制造平攤成本,盈利便無從談起。自2022年3月開啟交付以來,AITO累計交付量為7.62萬輛。
對比來看,蔚來2018年6月開始交付,到2019年年末,累積交付3.19萬輛;小鵬2018年1月開始交付,到2019年年末,交付量未超過2萬輛;理想2019年12月開始交付,到2020年年末,累計交付3.36萬輛。
實際上,最初華為和車企的合作主要是HI模式和零部件模式兩種模式。2021年年初,余承東接管汽車業務后,才推出更深度參與造車賣車的智選車模式。
智選模式下,華為深度介入產品定義、整車設計和營銷環節,并將合作車型納入華為的線下渠道進行銷售。
2021年4月,余承東現身上海華為全球旗艦店,宣布華為賣車,首款車型就是與小康股份合作的賽力斯SF5。同年12月,華為在其冬季新品發布會上發布全新汽車品牌 AITO。
一年內,AITO先后發布問界M5、問界M7以及問界M5 EV三款車型,涵蓋增程和純電兩種路線。
市場觀察人士提出,AITO銷量在短時間攀升的核心,是華為的渠道優勢,華為銷售網絡廣、成本低、布局快等優勢使得AITO很快成為爆款車型。
“所有面積超過200平米的華為門店即可申請賣車,短時間改造后即可啟動運營,省去前期尋租、裝修、培訓銷售人員等環節?!鄙鲜鍪袌鲇^察人士分析稱,“蔚小理”門店多集中于一線和新一線城市,而問界憑借華為在三四線下沉市場的渠道積累,形成了不同城市級別的全方位布局,打開了銷量空間。
擴大規模沖擊盈利目標
盡管AITO交付首年便快速起量,但華為汽車依然面臨嚴峻盈利挑戰。
事實上,在通往規模化的道路上,不少新能源車企均面臨著盈利難題。
眼下,早已登陸資本市場的“蔚小理”依然處在虧損之中。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蔚來第三季度凈虧損41.11億元,創下單季度虧損新高;小鵬汽車第三季度凈虧損同比擴大48.99%至23.76億元;理想汽車第三季度凈虧損為16.40億元,上年同期為凈虧損2150萬元。
銷量漲勢不錯的哪吒、零跑等品牌的盈利狀況也不容樂觀。新能源車盈利難,是行業普遍現象。
華為同樣難逃盈利大考。據報道,余承東在內部會議上表示,車BU要在2025年實現盈利。這意味著華為車BU將逐步向商業化邁進。
“主要還是出于成本的考慮?!?月5日,易觀分析汽車出行行業咨詢顧問王珂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華為汽車業務,僅2022年研發投入就高達15億元,直接人員投入7000人,間接人員投入超過1萬人。
對華為汽車而言,在較高人力物力投入情況下,僅憑問界幾款車型難以實現盈利目標,必須要讓自家產品搭載到更多車型上去。
目前,華為汽車業務分為兩個部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下稱“車BU)和華為終端BG智選車業務部。兩塊業務都在余承東麾下,只是由不同的團隊主導,華為車BU的業務牽頭人是王軍,華為智選車的牽頭人則是汪嚴旻。
在華為內部,智選車業務部與車BU是互利的關系。智選車業務部幫車企造車、賣車,與經銷商分食渠道利潤;車BU則通過提供零部件拿到階段性開發費用和零部件費用。智選車賣得好,車BU也可以賣出更多的零部件。
在面向華為終端主要零售商合作伙伴的KA峰會上,余承東提出:“華為店內2024年后能銷售的車型將達到12-13款,零售商伙伴們要敢于去開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門店?!?/p>
汪嚴旻告訴時代周報記者,AITO新一代產品正在緊鑼密鼓的研發過程中,預計在2023年推出。產品功能的亮點主要集中在全場景的互通互聯、全方位的融合感知,以及高階的智能化等方面。
有媒體報道稱,賽力斯之后,華為還在與奇瑞、江淮推進合作打造智選車。其中,華為與奇瑞合作的智選車計劃在3月或4月發布,對標特斯拉Model 3,價格將在20萬元之上;華為和北汽合作的智選車預計2024年上市,也將采用與AITO類似的智選車模式,在華為門店進行銷售;華為與江淮的合作是4家智選車中進度最慢的,發布時間將晚于北汽智選車上市時間。
浙商證券首席科技分析師陳杭撰寫研報表示,從手機業務預測汽車業務,華為將形成低端、中端(AITO)、高端三檔價位產品布局。智能電車將接力智能手機業務,成為華為戰略方向選擇及破局的重要抓手。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