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高管解讀財報:直播在銷售額中占比貢獻非常小 在雙11主要發揮預售功能

阿里高管解讀財報:直播在銷售額中占比貢獻非常小 在雙11主要發揮預售功能
2022年11月17日 23:01 新浪科技

  相關新聞:

  阿里巴巴2023財年第二季度營收2071.8億元 調整后凈利潤338.2億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7日晚間消息,阿里巴巴(NYSE: BABA;HKEX: 9988)今日發布了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2023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注:阿里巴巴財年與自然年不同步,從每年的4月1日開始,至第二年的3月31日結束)。財報顯示,阿里巴巴第二季度營收為2071.76億元(約合291.24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2006.90億元相比增長3%。凈虧損224.67億元(約合31.58億美元),而上年同期凈利潤33.77億元。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凈利潤為338.20億元(約合47.54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285.24億元相比增長19%。

  財報發布后,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CEO張勇,執行副董事長蔡崇信及CFO徐宏出席了隨后召開的電話會議,對財報進行了解讀,并回答了分析師提問。

  以下即為本次電話會議分析師問答環節主要內容:

  高盛分析師Ronald Keung:?一個關于公司客戶管理收入的問題,管理層對于銷售總額和營收轉化率如何展望?管理層提到今年雙十一的銷售總額同去年持平,那么就是相較于9月份單位數下降的情況有所好轉,但同時我們看到郵局的包裹數量在11月還是出現了同比下降,所以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些趨勢?隨著疫情和宏觀情況的趨于穩定,公司的銷售總額和客戶管理收入能否在未來幾個季度內恢復增長?

  張勇:我在前面的開場白中詳細介紹了對于客戶管理收入的分析,我知道投資者非常關心這個問題。公司銷售總額受到疫情,以及電商運營和銷售方式變動的影響,特別是像直播等銷售方式的迅速發展,會對平臺的退貨率產生一定影響。對于客戶管理收入的討論,我們通常會把客戶管理收入和營收轉化率一起去看,但實際上這兩個因素還有點不一樣:第一,營收轉化率在客戶管理收入中有一部分跟商家退貨以后的銷售傭金有關系,跟退貨率有高度的關聯;第二,廣告業務的收入在客戶管理收入中的表現,還是跟廣告主的投入意愿,以及商家整體的經營情況有關系。

  從我們自身來講,還是積極地把客戶管理收入作為一個結果,最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商家在平臺上經營他們的消費者和用戶。無論是大家都熟悉的付費搜索,還有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推薦,以及最近高速興起的直播等銷售方式,經營活動能夠高度的相關,都是幫助商家更好地經營消費者和用戶的一種方式,最終來實現阿里客戶管理收入的增長,這方面我們的道路和前景是非常清晰的。

  杰弗瑞分析師Thomas Chung:張勇剛才提到了影響雙十一銷售額的因素,第一就是物流的影響,我們看到廣東和全國的疫情都比較嚴重,管理層如何看第三財季不同因素——物流,直播和消費者情緒——對于銷售額的影響?如果這幾個因素排序,對于銷售總額和客戶管理收入構成的影響,哪個因素更大?第二個問題,公司中國商業業務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實現了6%的增長,短期內客戶管理收入所受到的宏觀影響,是否會傳導到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的增長上?

  張勇:第一,對于阿里的零售平臺來講,我剛才提到的這三個情況的影響是動態變化的,如果做一個排序的話,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宏觀經濟的大環境當中消費者的信心,消費者的需求和愿望,這是最基本的一點,這一點不僅適用于阿里,而且適用于整個消費行業,不僅是線上,也包括線下。第二,疫情政策的調整對物流的保障應該會正向作用,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局部的進展,雖然此時此刻還是會有一些地區的物流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甚至有所中斷,但是我們覺得情況會出現改善。第三,關于直播的問題,這是銷售方式變化所產生的對退貨的影響,對阿里來講,我們所受到的影響跟我們的競爭對手相比,特別是跟以直播為主的電商平臺或者全靠直播的平臺相比,我們所受到的影響會小得多,因為阿里的銷售額中直播占比貢獻相對而言非常小,而且在雙十一期間,直播主要發揮的是預售功能,在大型活動期間可能直播的比重還大一些,但平時只是商家的一種銷售方式和經營方式,而不是經營的全部,阿里會努力地平衡好多種銷售方式的組合,商家最終選擇的還是既受消費者歡迎,同時經營成本可接受的方式來經營他的業務,阿里作為一個綜合電商平臺,會永遠用好新的技術,同時保持消費者體驗,商家持續經營和成本可接受度的平衡。

  徐宏:關于第二個問題,每一個板塊收入的下降都會對利潤產生一定的影響, 但正如你看到的,中國商業零售板塊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同比出現增長,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對于所有業務在投入上的控制以及投入效率的提升,包括繼續提升原有盈利業務的盈利,縮窄原有虧損業務的虧損,最終實現了整個板塊差不多6個點的提升。

  美銀美林分析師Eddie Leung:假設疫情管控方向有比較大的調整,管理層覺得對我們不同產品類型有怎樣或好或壞的影響?作為一個公司來講,我們有沒有為此做好一些準備工作?

  張勇:非常好的問題,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盼望疫情盡快結束,社會經濟生活都恢復正常,我想如果疫情緩解,社會經濟活動和生活節奏都能恢復正常的話,肯定整體不僅對阿里,而且對所有人都是一個好消息。對阿里而言,我們是由多個業務組成的一個團體,所以每個業務在疫情下的情況不太一樣。對消費領域來講,最重要的疫情緩解以后,當生活恢復正常,特別是工作恢復正常,就會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消費信心的增強,我認為對中國經濟也好,對包括像阿里這樣的企業也好,都是一個正面的作用,消費還是非常重要的推動經濟發展的引擎,對消費者來講,對未來要有信心,對未來要有穩定的預期,對自己的收入要有穩定的預期。疫情的改善一定會對這方面的心理預期和信心起到正面的作用,也能夠促進消費。

  當然在消費結構上會發生一些變化,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由于疫情或者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剛性需求的部分,像食品,干雜貨,日用品出現了囤貨的需求,因為大家擔心會不會突然之間出現供給上的問題,或者說正常生活的中斷,所以有儲備的需求。如果疫情得到緩解,這方面的需求就會減少,而非必需品的需求會增加。隨著生活恢復正常,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應該是歷史大趨勢,對非生活必需品,以服飾時尚類為代表的一些品類銷售,會有更好的幫助。

  像云計算這樣的to B業務,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所有的企業都看到了,也希望積極參與到這個前景,但是企業對未來的經營是否能夠實現增長,也會極大的決定他們對于數字化投入的程度,所有企業都會量入為出。整體上來講,如果更多的企業在疫情緩解后能夠經營更正常,更有發展,那對于數字化的投入和云計算也會是一個好消息。我們永遠要面向未來,這是面對疫情結束以后的一個憧憬,其實都是需要做積極準備。比如在消費品類方面,阿里的消費品類非常完整,所以在滿足疫后的消費方式上,我們要積極準備,不僅是包括商品,還包括服務,旅游等行業。云計算方面,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是要積極圍繞著產業數字化的進程,形成針對不同行業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使客戶能夠把產生的數據用好,用好他們自己的數據,增加客戶用好數據的能力,我想這是我們必須準備好的。

  摩根大通分析師Alex Yao:管理層提到說阿里巴巴同國家的長期目標是緊密一致的,我們會積極參與到國家的數字化發展進程中來。基于目前的政治和監管環境,您覺得中國未來5年的數字化進程是什么樣的方向和節奏?在這個大的進程里面,阿里巴巴可以做些什么?怎么看財務方面的回報?

  張勇:對于宏觀前景,我想我們還是表達得非常清晰,阿里巴巴自身的戰略圍繞著云計算,消費和全球化的戰略,認真學習國家大的戰略發展,特別像20大提出來的走向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一個發展目標,其實是高度吻合的。我在前不久的烏鎮互聯網大會上也提到,對阿里來講,我們23年來做的事情。第一說做了流通領域的數字化,推動流通領域的數字化,讓實體經濟能夠建立全數字化的流通市場,流通渠道,去服務消費者,服務最終的客戶。為了做好這件事情同時又做了數字化為支撐的物流體系,讓整個供應鏈更高效流轉,推動貨通天下的實現。今天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快遞最發達的國家,無論是包裹的數量上,還是經營質量上,都是全世界最發達的。第三是近5到10年來,我們積極投入到云計算,因為我們堅定相信,實體經濟走向數字化的未來,是各行各業的共識,無論從中國的數字化防疫,還是到各個產業走向全部的數字化,無論從公共服務領域,到城市管理,到各個企業、各個產業的數字化競爭,都體現了我們高度的共識。所以我們對于阿里發展的未來,服務好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數字化,用好數字化的技術,進一步實現長期發展,是我們的一個堅定的信心所在。同時我們也通過技術能力的不斷提升,以云計算為載體,服務于實體經濟,服務于產業數字化的進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對于國家大的發展目標,阿里能夠參與其中,做出自己的貢獻,發揮作用,這一點我們有充分的信心。我們也看到近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推動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和一些判斷,我們也受到非常大的鼓舞,希望能夠在這個過程當中進一步發揮阿里的作用,為國家的發展,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助力實體經濟做好我們的自己的工作。

  瑞銀分析師Jerry Liu:公司在流量變現策略方面是否會有什么調整或者改進?

  張勇:其實對于流量變現商業化的進程,投資者一直很關心,但對阿里來講,我們還是一直不會去單獨看變現這件事,而是認為所有商業化的產品要能夠為商家經營消費者,經營他的生意提供價值,只有他們能創造價值,有好的投資回報,我們才能夠得到很好的分享,這是我們的基本宗旨。第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看到,消費者在以手機淘寶為代表的消費陣地上的消費行為多元化,包括我剛才講的多種消費貢獻交叉,包括原來的在目的消費性需求下的搜索行為,包括近年來高度發展的推薦流,包括今天直播和短視頻類的內容,形成這樣的一種消費方式。我們還是會順應這個消費場景,隨著這個場景內的消費者集中度的增加,頻率的增加,或者流量的增加,來有計劃和有步驟地進行一部分商業化,當然這個商業化的過程,也是希望能夠為商家提供在這個領域去經營消費者的能力,不論在原來的搜索,還是推薦,還是視頻內容方面,我覺得都是這樣的一個進程。我們也看到發現領域的消費者習慣和瀏覽量,也出現了一些結構性的增長,我們會更好地去把握這樣的變化,審視整個商業化的進程,最終還是為消費者,為商家提供經營消費者的服務。

  花旗銀行分析師Alicia Yap:想跟進一個問題,對于整個大品牌跟長尾的商家,對于在我們平臺上做廣告預算的分配行為,在最近這幾個月,同疫情之前相比,有沒有改變或者是有什么樣的變化?比如他們會把多少的營銷預算分配給搜索或者推薦?大的商家和長尾中小商家的區別是什么?疫情前和現在比有哪些改變?另外,管理層講到直播是其中一個營銷的模式,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平臺直播的變現率是不是會比搜索和推薦內容要低一點?

  張勇:第一,我覺得疫情中品牌廣告的營銷預算行為,無論大中小商家,在疫情環境下,在經營不確定的環境下,營銷投入更加謹慎,沒有所謂的大中小之分,總體上都會更謹慎,所有商家從經營上來講,營銷預算的支出一定是預計收入的一個百分比,無論按季度按年都是這樣,所以在收入預期存在不確定性的時候,營銷預算一定會慎之又慎。第二,其中最大的變化還是商家對于效果的追求,對于營銷效果的追求,比以往有更高的要求,純品牌類的投入,純曝光展現類的投入,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商家會更加謹慎,對效果類廣告的回報率要求會更高,這也是符合商家在疫情環境下,從經營上尋求更好的確定性。在這個問題上,對阿里來講,我們既是消費媒體,又是商家的經營陣地,已經形成了商家持續經營,而不是脈沖經營的方法論和盈利模式。商家同淘寶天貓的結合,我們已經成為商家一個重要的經營主陣地,這樣的一個定位,在疫情環境上更加重要。商家也許會去探索一些新的平臺,或者新的通路,因為大家都想去挖掘增量,但是大家都會考慮這中間的付出所帶來的產出是不是穩定和可持續的,在疫情環境下所有商家都會做更謹慎的判斷。

  關于第二個問題,也就是直播的變現率。對阿里來講,我們的直播有兩種,一種是作為店家,他本來在我們這里就經營著網店,他的雇員或者他請的第三方人員,以店鋪的身份進行直播。第二種是我們獨有的方式,也就是通過達人,作為一個純粹的推廣者,在達人自己的直播間為不同的店鋪直播。這兩個方式下我們都有不同商業協議,進行收入的分享。從這個角度來講,直播本身占我們整體業務比重的大小,跟阿里作為一個平臺,我們商業化收入的高低并沒有直接關系。

  巴克萊分析師Jiong Shao:菜鳥這個季度表現非常好,平均單價也增長30%多,管理層也介紹了原因,能否請管理層展開談談強勁增長的原因是什么?另外,目前菜鳥73%的收入已經是來自外部,請問公司如何看剝離菜鳥成為獨立公司的問題?

  徐宏:關于菜鳥收入的增長,這個季度整體收入增長了36%,增長最主要有兩部分原因,一是境內的消費物流服務上比較大的增長,同時也包括了跨境物流的收入增長,其中最主要的增長來自消費物流服務,其中最重要的一塊是在整個服務模型的提升,在這個服務過程當中,我們通過購買服務商的服務,直接服務最終的客戶,我們會承擔更多的責任,包括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體驗,也會創造更多的營收,另外一方面也滿足了相關的監管要求。

  張勇:從菜鳥2013年成立到現在,是一家阿里巴巴控股的,獨立運作的子公司,不僅因為它有外部的客戶,更是因為它有外部的股東。我們在年報里有披露,現在阿里巴巴占菜鳥差不多66%,67%的股份。無論在跟消費者接觸點的末端,包括城市,鄉村,社區驛站,校園驛站,鄉村驛站,到整個物流供應鏈,從國內到國際,我們都在積極地探索,希望能夠推動菜鳥更好的獨立成長,并反哺阿里巴巴數字商業的業務,無論是國內的商業,還是國際的商業,無論是零售商業,還是這個B2B的商業,這是阿里巴巴集團不同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應,但是菜鳥肯定是獨立面對市場,獨立發展來服務到市場的客戶。(完)

阿里巴巴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